基于熵值法的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1-09-14 09:12卢东宁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16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陕西省高质量

卢东宁,庞 超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农业兴则国兴,农民富则国富,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和领域,是解决“三农”发展难题的现实路径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三农”的战略部署,到“十四五”规划时期对农业的新布局可知,未来党和国家在农业领域将会以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主题。陕西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拥有以陕北-关中-陕南为纵线的多样化地理资源以及丰富的物质储备。近年来陕西省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培育出一批如苹果、猕猴桃及奶山羊等产业在国内有影响、在国际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然而在陕西省农业高速发展进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短板,阻碍着陕西省农业高质量的进一步发展,为此需要对陕西省进行农业高质量发展量化分析,有效凸显出陕西省农业发展的关键短板,对于提升政府对农政策的准确性以及推动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学者围绕农业高质量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在农业高质量内涵方面,寇建平[1]认为中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转变,并提出需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道路;张露等[2]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在于保产、高效、减量和增收;韩长斌[3]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要素应当包括“六高”,即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国际竞争力高、农民收入高;王亚丹[4]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经济在传统种植模式上,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和现代技术与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发展,实现三大产业的有机融合,同时强调了农业的科技化与绿色化的重要性;王兴国等[5]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是遵循新发展理念、追求农业质量与效益并存、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突出强调了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证研究方面,张春玲等[6]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构建了以农业资源、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从业人员为评价维度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陈晨[7]依据新时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从绿色发展、质量提升、生产经营体系建设基础、数据科技赋能、产业多元融合5个维度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辛岭等[8]从绿色引领发展、供给提质增效、规模化生产、产业多元融合4个维度对中国31个省份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优于西部地区,基于各地区不同的优势与短板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郭承龙[9]以绿色发展、协调发展、效益水平、社会发展、开放发展和创新发展为基础,构建江苏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得出开放发展的短板;柯贤锋等[10]从产品、生态、结构3个维度对重庆市北碚区进行了农业高质量评价;杨华等[11]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结构、要素投入、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4个维度对陕西省县域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评。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围绕农业高质量内涵、评价分析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总体上,对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量化实证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陕西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定量研究更为缺乏。因此,本研究参考已有的研究和政策规划,结合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特征,构建了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09—2018年为研究期,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提升路径提供参考。

1 指标体系构建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以农业产品质量及产业收益为前提、以绿色发展为原则、以科技创新为推力的能够有效带动农村地区产业融合的一种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陕西省作为中国农业环境脆弱省份之一,生态环境一直以来是影响陕西省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且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是解决陕西省农业结构性问题的主要方向。为此,结合陕西省农业的发展特征,并遵循指标选取的数据可获得性、科学性、全面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本研究从产业结构、绿色生态、产业效益、科技创新以及现代化水平5个维度构建陕西省农业高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中,产业结构反映了陕西省农业产业在结构的提升与优化方面的能力,绿色生态反映了陕西省农业在资源要素利用及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效益反映了陕西省农业的生产能力及所带来的效益水平,科技创新反映了陕西省对于农业的投入情况及科研情况,现代化水平反映了陕西省农业的机械利用及规模水平。

2 方法描述与数据来源

2.1 熵值法

采用熵值法进行各指标权重的确定[12]。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予权重的数学评价方法,用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度,离散度越大,说明该指标对综合评价得分影响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1.1 设置原始矩阵 假设以i年j个指标来评价农业高质量发展状况,形成指标数据矩阵:

式中,Xij表示第i年第j项指标的原始数据。

2.1.2 数据无量纲化 采用极值法对评级体系中的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Yij表示第i年第j项指标的无量纲值;Xij表示第i年第j项的原始数据;Xj,max表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Xj,min表示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

2.1.3 数据标准化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j表示第i年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表示第1年至m年的Yij之和。

2.1.4 熵值确定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j表示第j项指标的熵值;k等于

2.1.5 差异系数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j表示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

2.1.6 评价指标权数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j表示第j项指标的权数。

2.1.7 农业高质量综合评价指数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Vi表示第i年综合评价指数表示i年的从第j至第n项指标的权重与标准化值之积求和。

2.2 障碍因子诊断法

本研究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法,找出阻碍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13]。障碍因子诊断模型由3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和障碍度。其中因子贡献度表示单项因素对总目标的影响程度;指标偏离度表示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与其目标值之间的差距;障碍度表示各项指标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大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Zij表示偏离度;Yij表示标准化值;Wij表示权重;Fij表示障碍度。

2.3 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主要农业相关指标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陕西省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部分指标数据如R&D支出强度、人均粮食产量、农村用电量等来源于2010—2019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基于熵值法测算出陕西省2009—2018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总体情况与各项维度水平得分。由表2可知,陕西省2009—2018年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在波动中增长的特征,由2009年的0.100 715增长至2018年的0.131 576,由此可见,陕西省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其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

表2 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及各维度指数情况

从产业结构来看,陕西省产业结构指数从2009—2018年呈上升的趋势。近年来陕西省大力发展农业相关产业且效果明显,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的效益良好,成为产业结构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然而,陕西省农林牧渔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放缓,表明陕西省农业的总体水平较低,其中农业结构化问题仍然突出,是陕西省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手点。

从绿色生态维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不仅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及陕西省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强调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坚持绿色兴农的重要原则。从表2中可知,陕西省绿色生态指数连年下降,从2009年的0.048 232下降至2018年的0.013 904,绿色生态指数的下降反映了陕西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农业生态保护有待加强,绿色生态仍是未来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之一。

从产业效益维度来看,陕西省产业效益指数从2009年0.000 003增长至2018年的0.019 220,陕西省产业效益的提升得益于国家及省政府的各项惠农支农政策,近年来陕西省政府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如《陕西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推进规划》等,数次强调了陕西省农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其中对农业生产能力、农业产业效益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规划,在此基础下陕西省的产业效益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从科技创新维度来看,科技创新指数较为稳定,从2009年的0.028 311至2018年的0.029 997。陕西省2009年之后科技创新指数有所下降,直到2015年才有所上升。科技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需要借助科技和创新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及产品质量的提高,最终实现农业产业效益的飞跃,因此有关部门应对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加以重视。

从农业现代化水平维度来看,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数从2009年的0.000 109增长至2018年的0.032 950,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主要源于陕西省近年来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2018年陕西省印发《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推进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步,物质装备条件明显提高。同时多年来陕西省加大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3.2 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的障碍因子诊断分析

为了找出阻碍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短板,本研究使用障碍因子诊断法对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

由表3可知,从维度层面来看,2018年陕西省绿色生态维度的障碍度排名第1为23.53%,说明陕西省虽然农业经济效益近些年来不断提升,但是在此过程中对于农业投入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化肥、农药浪费等问题导致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进一步加重。产业结构维度的障碍度排名第2为21.63%,说明陕西省的农业产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一方面,陕西省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种植业占据绝对比重,其他作物比例较低;另一方面,陕西省农业产业结构中农业第一产业比重最高,而以农副食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较低,未形成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合理比例关系。由表4可知,从具体指标来看,2018年陕西省排在第1位的障碍因子是化肥施用强度,为10.40%,说明了陕西省对于化肥的利用不够合理,存在资源浪费,利用率低的问题。排在第2位的是农林水事务支出占比,为8.39%,说明陕西省农业财政投入未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应进一步优化农业支出的资金配置。排在第3位的是有效灌溉面积占比,为8.07%,近年来陕西省的有效灌溉面积占比逐年下降,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表3 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一级指标障碍度及排名情况

表4 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二级指标障碍度及排名情况

4 小结与对策

4.1 小结

本研究通过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了陕西省2009—2018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数,同时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法具体分析了阻碍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测算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从总体层面来看,陕西省的农业质量以平稳态势发展,并呈现出在波动中逐渐向好发展的趋势,表明了陕西省近年来在农业方面的努力逐见成效。

2)从各维度层面来看,陕西省近年来农业产业效益与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调高,也凸显了陕西省在产业结构、绿色生态及科技创新方面的短板。

3)通过障碍因子诊断发现,陕西省存在化肥利用率低、有效灌溉面积日趋下降以及农林水事务支出未能得到合理运用等问题。

4.2 对策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陕西省应当继续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农村地区服务业、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等,促进三大产业有机融合。同时调整和优化陕西省第一产业结构,在保证粮食产量与安全有效供给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率,因地制宜地增加地区优势产业的规模,形成以陕北、渭北地区的苹果、枣,关中地区的设施农业、奶山羊产业及旅游观光休闲农业,陕南地区的富硒产品、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群,大力发展地区特色品牌。面对农业劳动力结构性问题,陕西省应当加大农业补贴,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高校人才支农政策力度。

2)重视绿色生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生态的破坏日趋严重,陕西省应当加大对于环境生态的保护,首先从根本上提高农户的绿色生产意识,加大农村地区绿色农业教育普及,其次重视农业投入品的研发,完善高效低残留的化肥及农药,提高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利用率,提高农用薄膜的回收率,降低农业产业耗能,以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同时,发展节约型农业,加强农业水利建设,提高土地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最后,鼓励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加大补贴力度,进一步提高“三品一标”农产品产量以及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面积。

3)加大科技创新,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陕西省应当继续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研发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率,加速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科学技术,实现“农业+互联网”的有效结合,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另外,应合理配置农业财政支出,加大陕西省农业产业在产业结构及绿色生态等方面的投入。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陕西省高质量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绿色生态的企业担当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