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图案是人类美化物质世界的重要元素,而在众多可视为美化对象的物质媒介中,服装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一种。服装成为色彩图案的重要表现载体并非偶然,根据《民生主义》所列“衣食住行”的排序来看,衣即服装,之所以排在四种民生资源之首,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重要的文明、文化演变逻辑。一方面,人类文明产生标志就是人与动物属性区分开来,而懂得用服装防寒避暑、遮羞蔽体,正是人类与动物的显著区别,随着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内涵的不断丰富,对于服装色彩、图案的需求也更加强烈,这本质上就是人类的意识觉醒。另一方面,不同文化系统塑造了差异性的服装符号系统,服装的色彩、图案是不同人类种群的自我身份识别标志,它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传统文化,即每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变迁、历史演进、艺术创造等过程中,构建出独具一格的服装审美标准,以色彩、图案区分审美标准的差异,不仅是最直观的方式,也能够真实地传递不同民族的文化基因。以中华民族为例,因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又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华夏指代的就是中华民族,而美丽的服装就是中华民族形象的标志之一。
由此不难理解,无论是在人类文明的宏观尺度还是民族文化的中观尺度,服装色彩图案的运用,对于人物形象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微观尺度上,服装色彩图案对于人物形象设计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赵亚杰、暴巍编著的《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第2版)》一书揭示了人物形象与服装元素的关系,本书围绕着服装色彩、服装图案设计组织内容,突出这两种服装元素对个性化人物形象的表现功能。同时,作为一本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性教材用书,不仅整合了大量服装色彩、图案设计知识与技巧,也重视培养服装设计师的文化艺术审美与人物形象塑造能力。总览全书内容,具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多维解构、统一论证,阐明服装色彩图案塑造人物形象的价值与原理,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内的审美标准。
在特定文化场域内,服装足以代表一种或一类人格,例如人们看到医生、军人、消防员等制服时,很容易将其归纳到对应的职业范畴及社会职能上,而存在于不同制服上的色彩、图案,起到了对特定人格的强化、彰显作用。从这一现象出发,服装色彩图案对人物形象塑造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服装消费个性化突出的时代中,服装上的色彩运用、图案搭配是彰显个人风格的有效手段。如果将服装色彩图案的视觉传达看作是形象名片,很显然,如何搭配色彩、如何勾勒图案必须遵循一定之规,这个规则就是传统文化审美标准。在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内,服装色彩与图案的审美标准极为复杂,受到社会阶级、地域文化、民族宗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服装色彩图案,严格遵循礼制规范、道德伦理,由此形成的审美标准,保障了服装色彩图案作用于人物形象塑造的稳定性。
本书系统解读服装色彩与图案审美标准,为了有效化解中国传统服装文化审美标准的复杂性,作者采取了多维解读、统一论证的方式,即欣赏性、创造性、需求性三个维度阐明服装色彩图案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价值,从搭配、暗示、观感三个维度分析服装色彩图案在人物形象塑造时的原理,最终统一到服装色彩图案对人物形象设计的表现功能上。其中,服装色彩图案的欣赏性价值源自于人物形象的直观性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与图案的繁简、布局直接反馈出人物形象情感基调。创造性价值是针对服装设计师而言的,服装色彩图案与面料、款式相结合,赋予人物形象更明显、更立体的人格特征。需求性价值则作用于服装个性化需求,能够让人物形象与众不同、脱颖而出。服装色彩图案在人物形象塑造时的应用原理,最基础的便是搭配,书中列举了形式美、心理效应、流行因素等原则,具有广泛适用性。暗示是一种更高级的人物形象设计表现形式,其原理是利用人们特定色彩、图案的心理认同倾向,如看到粉色人们倾向于可爱,看到蓝色人们倾向于冷静,以此塑造人物形象更能彰显个体气质。感官属于受众效应原理,如本书中结合休闲装、职业装、礼服等不同服装的分析,强调色彩图案在特定服装类型上产生的受众感官效应,会使人产生或轻松、或严谨、或庄重的体会。对于服装设计师而言,掌握服装色彩图案的运用价值与原理,对于指定人物形象设计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同时,本书采取了分主题论述的形式,避免读者对服装色彩、服装图案作用的混淆,如第一部分为服装色彩与图案的基础篇概论,色彩概论与图案概论分开叙述,将各自的基本知识、应用原理有效区分开来。
第二,理论系统、逻辑严密,深刻揭示服装色彩图案与人物形象设计的关系,突出服装元素在人格建构方面的重要性。
本书编写初衷是为广大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服装设计师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本参考指南,除考虑到内容实用性之外,也对服装色彩图案理论进行了系统说明。从目录结构上看,全书包括基础篇、技能篇、应用篇和赏析篇四部分,理论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篇,但基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考虑,相关理论观点进一步分散到其他三个部分,不仅保障了论据的充分性,也保障了理论架构的逻辑严密性。从理论维度出发,全书重点在于揭示服装色彩图案与人物形象设计的关系,以此验证服装元素在人格建构方面的重要性。如书中所述,正常人类个体所接受的外界信息中,超过八成源自于视觉感官,而色彩、图案又恰恰是最容易引起视觉关注的元素,这意味着服装色彩图案理论存在一个应用前提,由于视觉所观察到的不仅仅是服装色彩图案,还包括穿着服装的人,所以服装色彩图案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运用,必须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才能达到最好的表现效果。换言之,服装色彩图案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弥补穿衣人的某些不足,以塑造更加完美的人物形象。
综合书中列举的对比色应用、色彩平衡标准、无彩色系与图案等,服装色彩图案与人物形象设计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确保服装色彩图案与穿衣人的肤色相匹配。肤色是人体最大面积的特征元素,与服装图案的互动效应最强烈,在人物形象设计中,尤其服装色彩不能喧宾夺主,而要以增强人体肤色的观感度为目标,较为适应的理论包括四季色彩理论、肤色视觉平衡原理等。其次,确保服装色彩图案与人体细节部分相匹配,如发色、头型、躯干比例等,因为人体细节部分是人物形象设计的重点,应保障色调、纯度、明度等搭配均衡,否则容易导致细节部位过于突出或过于隐晦,进而造成人物形象模糊。再次,确保服装色彩图案与体态、年龄、职业等功能性需求相匹配,这涉及到人物形象的外在价值,即在生活、工作、社交等方面的表现,例如,一般中年人身体发福、体态失衡,就不太适合色彩过浅的服装,同时所处社会地位主要是职场,服装图案应以简洁明快为主。以上论述是基于服装色彩图案设计的规则共性展开的,事实上,具体的人物形象设计有很大的灵活性,如本书在休闲服的设计过程及经典案例分析中,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图案与色彩的统一,这是因为休闲装在大众文化消费视域下,本身有着很好的接受度,适用各种穿着环境。
第三,案例详实、情境丰富,解析人物形象设计中服装色彩图案的表现方式,为个性化人物形象设计提供借鉴与启示。
情境丰富是本书的最大亮点,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案例、赏析作品,尤其对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来说,情境化教学可以降低知识理解难度。例如,本书每一部分的开头都提供了学习情境,包括主要内容分析、学习周期设定、训练目标、教学方式、重点难点等,便于迅速构建自主学习计划。此外,本书提供的案例多元、讲解详实,为广大读者建立起服装色彩图案与人物形象设计的连接桥梁。除了休闲装、职业装、礼服装、儿童装的具体设计案例之外,还提供了具有个性化创意的人物形象设计案例,包括针织装、少女装、婚纱礼服、少数民族服装等,创意系列案例具有很好的赏析价值,作者非常注重个性化服装色彩、图案的运用,为个性化人物形象设计提供借鉴与启示。
从当前大众文化消费趋势上看,个性化人物形象设计是一个重点方向,通过配饰、场合、人物身份、整体形象的有效控制,将为服装色彩图案的表现力增强赋能。以配饰为例,诸如帽子、手链、挎包、披肩等元素,能够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但需要在服装色彩图案基础上进行合理点缀,突出和谐统一、对比调和、节奏协同的原则,如书中婚纱礼服设计中提供的配饰方案,花环头饰具有很强的普适性,但难以突出个性化,而皇冠头饰则要根据肤色、身高、发色等进行搭配,促使个性化人物形象设计更加饱满。此外,同样是婚纱礼服设计,不同的场合、人物身份也决定了个性化形象的表现。
通读《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第2版)》,全面论述了服装色彩图案对于人物形象设计的重要价值,基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供了一系列实用性、创新性观点,对广大服装设计师是很好的借鉴与启示,强调人物形象设计不能教条化,保持创新性与灵活性相当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