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影 常雯倩 钱君
【摘 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超声骨密度测定与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本院自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分析,均给予超声骨密度测定,并比较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婴幼儿的身高(74.16±8.85)、体重(10.94±1.24)、SOS(2978.94±376.54)均高于对照组(67.15±7.34、8.67±1.11、2886.89±378.45),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测定婴幼儿超声骨密度利于早期了解婴幼儿骨骼的发育,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利于婴幼儿骨密度值的增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婴幼儿超声骨密度;护理;应用效果
婴幼儿时期是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婴幼儿的骨骼迅速增长,其骨量累及积,对钙需求量较大。同时,此阶段也是佝偻病发生风险最高的阶段[1]。测定骨密度,可及时了解机体内钙营养状况,并反映骨骼发育状态,从而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本文现将婴幼儿超声骨密度测定与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100例婴幼儿来源于本院自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就诊的。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者;婴幼儿家属自愿参与此次研究者。排除标准:先天畸形;早产儿;低体重儿;神经肌肉萎缩;妊娠期低钙临床表现;急性呼吸系统感染者;不配合临床研究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其基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超声骨密度测定:取试验的婴幼儿左胫骨由内踝到髌骨下缘连线的二分之一处作为测量中点。采用超声传导速度来测量,由同一人来测量。對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方法:(1)健康宣教:自制健康手册,并将其发放给产妇,指导产妇正确母乳喂养及婴儿含接技巧,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知识。(2)喂养方式:婴幼儿0个月~6个月提倡母乳喂养。6个月后,适当添加动物性食物量及种类,每日食用150g~200g的鱼肉蛋。(3)运动干预:婴幼儿2个月~6个月每日做2次被动操,7个月~12个月每日做2次主动操,每次活动时间为15分钟~30分钟,8个月~12个月每日则训练婴幼儿爬行100米~200米。每次日照时间超过2小时。(4)维生素D及钙剂补充:每日在膳食中适当添加钙的摄入量,1个月~6个月母乳喂养含混合喂养每日300mg,人工喂养每日400mg。维生素D补充每日400U~600U。
1.3 观察指标
观察及比较两组婴幼儿干预2个月后的体重、身高及SOS数值。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研究组婴幼儿体重、身高及SOS数值改善更优(P<0.05),见表2。
3 讨论
骨密度指所测单位内所含有的骨矿物质,0岁~1岁婴幼儿的骨密度通畅采用超声骨密度检查,并不会对婴幼儿造成损伤,且该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的优势。通过超声骨密度检查,可观察到婴幼儿骨密度水平,进而及时采取对应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已有研究表明[2]:出生窒息、早产儿、户外活动时间、食物不佳、呼吸道感染及补钙等均会影响婴幼儿的骨密度。因此,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应做好对应护理干预。
首先,通过健康宣教,可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尤其在婴幼儿0个月~6个月期间,通过母乳喂养,可及时补充婴幼儿体内的钙含量。其次,指导婴幼儿母亲在6个月后可添加辅食,使得婴幼儿能够全面补充各种锁需要的微量元素。再次,通过运动干预,促进婴幼儿骨骼发育。每日做被动操可刺激骨软骨细胞的分化,增加再生激素的分泌,促进骨骼的和分化。增加户外活动,由于在室外,阳光照射皮肤后可引起体内的生物作用,使无生物活性维生素D演变成具有活性的内源性维生素D3,从而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的吸收。最后,适当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也可促进婴幼儿骨骼生长。在儿童时期,基础低钙的摄入者与适宜钙摄入者在一定时期的补钙之后,会增加骨密度。因此,当体内的钙含量达到一定水平时,钙吸收量将不再增加,需合理补充钙[3]。由于当婴幼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后,维生素D、钙摄入量吸收不足,或者钙流失,均会导致甲状腺旁功能的减退,最终降低骨密度。故还应指导家长预防婴幼儿各种感染疾病的发生。此次数据调查显示:研究组婴幼儿的身高、体重及SOS数值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婴幼儿采用超声骨密度测定,可及时了解婴幼儿骨密度发育情况,进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 冯泳仪.婴幼儿超声骨密度测定结果与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5):20-21.
[2] 张玲,邓健忠.深圳市坪山区400例婴幼儿定量超声骨密度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57(4):10-12.
[3] 饶良芳.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在改善婴儿骨密度方面的价值研究[J].全科护理,2018,16(30):3779-3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