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模式优化探索

2021-09-13 15:17魏鹏郝德峰
管理学家 2021年15期
关键词:优化对策绩效管理财务

魏鹏 郝德峰

[摘 要] 绩效管理是公立医院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财务核算,主要手段是绩效考核,是将个人、医院建设及战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要举措,能够充分调动医院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新医改后,公立医院运营环境日趋复杂,既要承担社会公共性医疗服务责任,又要维持自身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为此,公立医院必须仔细平衡各方利益,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不断提高财务绩效管理水平,以满足公立医院战略发展需求。基于此,文章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例,对医院财务考核绩效管理优化目标进行分析,并深入探究目前医院财务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优化对策,以期为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医院;财务;绩效管理;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5-0058-03

随着社会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关于各行各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越来越具体的改革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尤其是医院,2017年印发的《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2019年引发的《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均提出要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调公立医院应该通过绩效管理,实现提质增效,推动发展方式的规模扩张至质量效益转变。为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根据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发展战略目标,积极构建现代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架构,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对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模式的优化进行探索。

一、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模式优化目标

公立医院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绩效管理则是公立医院内部监督考核的重要措施,是医院管理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出的完整财务绩效管理体系,并配备相应指标评价体系进行考核,建立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医院内部员工的整体责任意识和业务观念,改善资源调配不均衡、职权滥用、管理混乱等问题,加强内部管控力度,充分提升公立医院公共服务水平,树立更好的社会形象,获得大众认可,从而实现医院整体的可持续发展[1]。

财务绩效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新医改进程中,全新的医疗制度、会计信息化发展以及新会计制度出台都为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带来机遇和挑战,医院必须对原有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直面以往对医院财务绩效管理不重视导致的诸多问题,如损害医院自身利益、医疗成本虚高、资源配置不科学、人民治病难等问题,对医疗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源制度进行优化,严格监督医疗器械大额购销、赊销等问题,及时更新陈旧医疗设备,促进医院岗位最优配置。同时,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绩效机制整改力度,强化财务会计及预算会计工作管理,加快整改脚步,积极改善老百姓治病问题,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推动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模式的转变,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低成本和高医疗质量为战略目标,以成本管控和绩效管理为核心,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奠定基础,这也是公立医院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2]。值得注意的是,公立医院具有公益性、服务性及多层次性特征,新医改背景下,其不仅仅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还要维持自身收支平衡,获得一定经济效益,才能保证公立医院的持续发展,而实现财务绩效的有效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医院财务绩效管理

受传统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长期影响,在新医改现阶段,仍有部分公立医院领导者对财务绩效管理不够重视,对当前改革形势认识不足,管理观念陈旧,与新思想、新模式存在一定差距,财务绩效管理意识淡薄。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财务管理制度老旧,职责划分不明,由财务处、运营部等部分监管,存在一定专业局限性,具体指标设置和实际难以获得认可,绩效管理效果不佳;二是,监督惩处力度不足,不能有效制止医院内部职权滥用、徇私舞弊等现象,不利于医院资源优化配置[3];三是,部分领导者对财务绩效管理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对财务绩效管理核心和关键认识不足,存在一定财务信息失真、会计工作无序、医疗资源滥用等问题。

(二)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

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绩效管理紊乱,优化难度较大,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从人才方面看,部分公立医院缺少专业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绩效管理改革需要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兼具的优秀人才进行推动,但目前公立医院财务部门会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却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无法及时有效解决财务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相关措施也难以落实,不利于财务绩效管理的发展,从监督管理方面看,资金缺乏,医疗器械更新迭代缓慢,医院需要囤积各种医疗资源以满足日常及突发事件需求,难免出现资源过剩问题,不仅增加了存储成本还占用了固定成本,不利于医院资金的再循環利用。

(三)绩效评估机制不完善

部分公立医院财务绩效评估机制不完善,具体如下:(1)以短期经济指标为中心,缺乏中长期规划,重视绩效评价,忽视绩效分析、绩效反馈等内容,导致绩效管理脱离实际,难以满足医院整体战略发展需求;(2)绩效管理与医院实际不符,过于重视绩效管理结构,忽视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沟通和优化,绩效管理方案难以获得医院工作人员认可,阻碍了医院的现代化发展[4];(3)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无法及时监督和核算各部门和科室成本费用,对医院工作人员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缺乏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工作人员逐利行为,使“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重。

三、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模式优化对策

(一)重视财务绩效管理工作

新医改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变得更加复杂,患者、工作人员、医院物资、监管部门等各方利益都会对医院财务绩效管理造成影响。为实现新医改后医院自身收支平衡以及公益使命,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开始重视财务绩效管理,不断增加对绩效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及实施方式的认识和了解;重视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积极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对绩效管理进行深度解析,提炼出关键因素和基本原则,不断强化管理人员业务素养,提高其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使其更加主动地承担自身责任和使命;同时,强化员工的工作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所有工作人员了解绩效管理并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合理划分各部门、科室及岗位职责,确保工作分层管理清晰明了,确保各工作人员能够将自身工作内容、强度与绩效管理挂钩,明确自身劳动价值,继而加深对绩效管理的理解[5]。

(二)健全财务绩效管理体系

为满足新医改及医院高速度发展的需求,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积极借鉴国内外财务绩效管理经验和做法,以文件要求为基准,在财务绩效管理基本理念和评价内容指导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成本管控和绩效管理为目的,建立了全方位财务绩效管理体系,推动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进程,实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疗、业务、科研等方面的突破,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从而为医院经济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持。为此,需要实现各方面的协调配合。

从预算管理方面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先后制定了多项预算管理制度,从组织架构、管理范围和内容,预算编制、审批、控制与执行、调整与考核等方面进行完善和规范,并将其作为刚性约束以指导日常预算管理工作,实现预算管理精细化发展,例如,建立院层、职能科室与临床科室三层预算管理体系,构建预算管理常设机构与核算责任单元的协调沟通、核算单位在预算管理委员会上的答辩与博弈、预算委员会在职工大会上年度预算报告这一“三上三下”审批流程。

从成本管理方面看,为提升成本核算准确性,展现成本核算价值,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积极改进,实现手工账簿登记到财务软件核算、单纯科室奖金分配至科室运营分析的转变,并重视成本核算数据的分类和整理,真正为医院运营管理和资源分配提供支持。如,参考同济医院建立电子经费卡平台,明确收入、支出、资产等成本核算单元,实现业务源头与核算单元的精准定位,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高效和及时。

从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看,严谨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是确保财务绩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一直以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度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编制实施了一系列规章措施以保障医院会计审核的合规性,如《财务支出审批规定》;为确保会计工作流程的规范性,还编制了诸多管理流程,如《库存物资财务报销管理流程》,使各项工作清晰明了,有章可循;新医改背景下,为加强会计工作质量,医院根据新会计制度要求,结合医院会计岗位需要,编制了《会计科工作手册》,对会计日常工作职责、工作方法、业务流程等进行总结归纳,对会计人员日常工作开展进行指导和规范,使人员快速熟悉岗位业务,减少因工作不規范造成的失误,有效提升会计工作质量[6]。

(三)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

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是实现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目前部分公立医院的财务绩效评估体系,无论是在内容和开展方式上,还是在客观性和综合性上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与公立医院现代化财务绩效管理和提升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特殊时期,不利于公立医院的使命践行与资源调配。为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积极改进原有绩效评估体系设置的不合理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医院战略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估标准,设置权重配比,实现奖罚分明、公正客观,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潜能。一方面,建立绩效考核架构,包括基本考核和专项考核,基本考核包含科室、医疗组和个人考核,依据各科室性质设置不同的基本考核内容,或者按照工作特点和特色实现差异化绩效考核;专项考核是以项目为考核单位,从诊疗难度、专科特色、服务水平等进行精细化考核;同时,为确保考核内容与时俱进,医院定期召开绩效管理工作会议,对上层政策要求和医院整体目标进行分解,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医疗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周期、考核方法等契合实际[7-8]。另一方面,明确具体考核内容,传统绩效考核重心为“经济绩效”,对“非经济绩效”不够重视,不利于医院长期健康发展,因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绩效可考核重心进行划分,适当增加了“非经济绩效”考核的评估比重,通过实践不断调整考核评估的频率和次数,确保考核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如基本考核中增加了重点病种、手术内涵、病种难度等考核评估比重,继而不断优化医院科室特色和病种结构,为医院转型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医改的不断深化过程中,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财务绩效管理虽然还存在重视医院财务绩效管理、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绩效评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但医院积极抓住新医改这一机遇,开始重视财务绩效管理工作、健全财务绩效管理体、建立有效绩效评估体系,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逐渐提升医院财务绩效管理的有效性,为医院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实现医院战略规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德智.基于预算、成本、绩效一体化的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机制建设探讨[J].医学与法学,2019,11(01):67-69.

[2] 郑宇.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机制改革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06):59-60.

[3] 解伟肖.医院财务绩效考核推动全面预算精细化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0):99-101.

[4]郑杰铭,王珺,黄嘉豪.关于公立医院财务会计人员绩效考核方法的思考[J].财会学习,2020(04):122-123.

[5] 李洋.浅谈DRG支付下对医院财务绩效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9):152-153.

[6] 吴炳润.基于预算、成本、绩效一体化的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机制建设[J].财会学习,2020(36):53-54.

[7] 熊佩.探讨新形势下的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J].财经界,2021(09):124-125.

[8] 宋贵强.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化策略分析[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0(4):441-442.

猜你喜欢
优化对策绩效管理财务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