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职业教育 助力吉林振兴

2021-09-13 07:31曹金秀王慧姝
新长征·党建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吉林吉林省工匠

曹金秀 王慧姝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国家将“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新中国工业摇篮、东北老工业基地省份、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的吉林省,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布局,壮大实体经济,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全面支撑。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强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与经济社会和生产实践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是推动产业发展、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增加社会经济财富的主力军。

吉林省目前正在扎實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计划在2022年形成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最终形成全国最大、世界最有影响的汽车产业基地。吉林装备制造业虽规模不断扩大、分布明显集中、重点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集群初具规模、发展态势良好,但高端产业仍显滞后,亟须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吉林省将服务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强发展后劲的新引擎,亟须发展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能服务。

就业是民生之本,“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发展职业教育,直接关系到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提高就业技能和劳动素质,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获得就业机会。发展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农民科学种植,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得非农就业的岗位技能,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解决“三农”问题。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力,可以形成更多的人力资本积累,为创新、吸收和应用新技术创造前提条件,将剩余劳动力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

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离不开人,离不开省域人力资源整体作用的发挥,但前提是要优化人才结构,即由高精尖人才和基础人才共同组成“宝塔形”。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为优化人才结构,尤其是为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长期稳定输送人才保驾护航。

二、吉林省发展职业教育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吉林将发展好职业教育作为重大的发展问题、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将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4年至今,共调减中职学校149所,新增高职院校4所,有9所省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自2018年起,吉林对标国家政策、比对全国各省、深入剖析省情,形成建设职业教育试验区报告,并加速谋划设计相关制度。省教育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高标准落实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任务;2019年7月,《吉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颁布实施;2019年8月,省教育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吉林省职业教育服务“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改革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服务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对职业教育改革做出全方位部署。吉林省教育厅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加快制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项目遴选方案》《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关于服务县域振兴示范性职教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吉林省的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全省现有独立设置专科高职院校25所,高职(专科)在校生17.1万人;独立设置中等职业学校322所,在校生16.6万人。建设国家级高职示范(骨干)校、16所国家级中职示范校;立项建设31所省级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校、20个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职品牌专业(群)50个、高水平专业(群)130个、中职示范专业150个。全省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1%以上,每年面向社会和企业提供职业培训20多万人次。

然而,吉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社会大众更多地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从而造成职业教育招生层次、培养人才的素质较低。据统计,全国企业高技能人才缺口达2200万人,全国家庭服务业人才缺口达2000万人。按照吉林省体量占全国2%计算,技能人才缺口达80万人以上。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缺乏“工匠精神”。

三、以“工匠精神”涵养职业教育助力振兴

以“工匠精神”涵养职业教育助力振兴,要增强对“工匠”的社会认同感。这种社会认同感主要来自于国家和社会对“工匠”这个一线劳动群体的身份、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认知、认同和尊重,来自国家在分配机制、人才政策、社会福利保障、作业环境等方面的不断完善,来自职业精神的萃取、优秀文化的凝练。足够的社会认同能够使“工匠”切身感受到身为国家主人翁的价值感、责任感和自豪感,从而使“工匠”这一身份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求。

以“工匠精神”涵养职业教育助力振兴,要传承“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中国工匠,历来制造的不仅仅是物,更渗透着一种哲学精神。“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工匠精神”要求匠人们不仅在生产或加工产品时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 而且要具备一丝不苟、专注负责、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树立精雕细琢、独具匠心、精益求精的职业理念,更要形成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工匠精神”是对细节永无止境的打磨,是对完美和极致的不懈追求,是对卓越和创新的不断突破。

以“工匠精神”涵养职业教育助力振兴,要践行“工匠精神”的行动准则。在育人过程中,明确和锁定“工匠精神”所蕴含的目标维度,传承重塑“工匠精神”的方向、定位、远方。培育怀持匠心,生成匠意、匠思、匠智,养成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培养崇高的家国情怀、职业的敬畏情怀、负责的担当情怀、精益的卓越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态度,培养脚踏实地专注做事的精神,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境界,培养遵道守德、无私敬业的品格,践行立德树人“育人铸魂”,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相结合,培养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作者单位:长春商贸旅游技术学校,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李    文

猜你喜欢
吉林吉林省工匠
90后大工匠
奔跑的小浪花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反腐
致敬!老工匠
吉林冬季之旅
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