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措施分析

2021-09-13 14:59田吉玲
学周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低年级发展现状

田吉玲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劳动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这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自理能力与动手能力等。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做了具体论述,并从四方面深入讨论了具体对策,以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家庭、学校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促进其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劳动教育;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6-01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6.091

现阶段,小学低年级学生劳动观念并不强,动手能力逐渐减弱,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应加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劳动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与习惯,在生活和学习中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与劳动知识,从而健康成长。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劳动意识较低

现阶段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里受到父母及长辈的宠爱,没有机会劳动,无法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甚至不能熟练掌握日常的劳动技能,导致劳动意识匮乏。还有一部分小学生抵触动手劳动,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学习与成长,劳动应该由家长完成,形成了厌恶劳动、抵触劳动的思想意识。另外,当前阶段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劳动技能相对匮乏,动手操作能力不足。现阶段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大多是打扫卫生与家庭劳动,枯燥无趣,因此小学生对力所能及的劳动并没有耐心完成,在需要劳动时会出现规避、推诿的现象,导致了其动手能力差,自主能力不足。

(二)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不明确

学校是小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首要场所,而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不明确,直接降低了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劳动素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纪较低,存在毅力差、耐心不足的特点,而当学生出现学习问题时,教师会用“劳动”作为学习上的“惩罚”,包括打扫、劳作,出现了小学生被动劳动的局面,造成了其抵触、厌恶的情绪。另外,学校劳动教育往往是为了日常整洁施展的劳动技能,包括打扫、整理、手工等,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劳动观缺乏引导,学校在日常劳动教育过程中,不能体现出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整合,只将劳动作为一种变相惩罚或者日常整洁的手段,不能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与综合素质。此外,学校并没有明确的劳动教育参照体系,虽然是有劳动课,却没有相对应的教材,教师只能通过网络寻找一些课件,开展教学活动,缺乏明确的参考和指导,保持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不明确,无法有效组织劳动课,使学校劳动教育陷入困境。

(三)学校劳动教育途径分散

1.劳动活动整合性差、联动性差。学校是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劳动观、劳动素养的主要阵地,包括劳动课、综合实践课等学科,都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并引导其塑造正确的劳动观。现阶段大部分学校仅将劳动课作为小学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以班内劳动的形式开展,包括打扫卫生、拖地、扫地、擦黑板等体力劳动。综合实践课也是劳动教育的主战场,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包括简单的手工制作等,因其对小学生文化成绩提高作用不足,所以经常被占用,小学生及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重视度不足。学校劳动教育大多是在教师组织下完成的简单日常活动,各板块整合性差、联动性不足,无法将劳动和劳动教育有效结合,存在劳动与小学低年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脱钩问题,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阻碍较大。

2.学校劳动教育相关配套设施不足。学校劳动教育大多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完成,没有专职的劳动教师,因此导致了劳动教师队伍素质不足,管理混乱,没有明确的目标与标准,造成了学校劳动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此外,对于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经常会出现劳动惩罚的现象,不仅违背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初衷,还容易使学生形成厌恶劳动、抵触劳动的思想,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阻碍较大。除了教师队伍不足问题,学校劳动教育的物质保障也存在欠缺,比如经费投入、相关措施、设备、场地都存在欠缺。劳动教师在组织学校劳动教育时,大多以操场、教学楼、班级为场所,并且所需的劳动工具有限,造成了部分学生无法亲自体验劳动的乐趣,阻碍了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劳动教育是指学生可以动手和实践操作,以家庭、学校、社会开展的实践劳动,包括打扫卫生、自我打理、劳动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引导低年级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与劳动素养,培养其形成正确的观念与习惯。下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小学低年级学生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丰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及途径

1.将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教学融合。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由于其自身年龄特点,劳动意识与劳动素养还不够完善,对体力劳动容易产生畏惧感,不愿意参与劳动,阻碍了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与社会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教育阶段应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各个学科教育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观念与意识,为小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比如在小学品德课、劳动课、语文课中,部分教学内容会涉及与劳动活动或劳动品质有关内容,任课教师应打破学科界限,不仅讲授文化知识,还应实现学科联动,培养小学生的劳动品质与意识。

2.加強各学科教学之间的联动性。正确的劳动意识、习惯对小学生日后全面素质培养有重要作用,因此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应将劳动观念价值融入课程日常教学中,包括综合实践学科、语文学科、思想品德学科等,在教学设计时添加劳动的幸福感,设置以劳动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发挥学科优势,并且在各项劳动活动中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习惯与意识,为日后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小学低年级发展现状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