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岩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等13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文件。该文件在培养造就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大力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科研工作等多个方面做了详细且明确的规定。
为女性科技入才出台专门的支持文件,正是看到了女性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实力和潜力。
我读高中那会儿,高二要分文理科,不少女同学从家长那里得到“女孩子学什么理科”的意见。在不少影视剧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类似的场景、听到类似的评价。我毫不怀疑这些“碎碎念”包含着来自父母、亲友真诚的爱,但必定也存在“女性学不好理工科”的刻板印象。不知道多少女性的“理科梦”在一次又一次“为你好”的“攻势”下被扼杀了,同时改变的还有以后的就业、生活。女性在理工科方面真的不行?事实并非如此。
容易,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她参研的火箭已执行过7次载人航天任务;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为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捧回了第一个诺贝尔奖;2008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得主韩喜球,是我国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無数女性用她们的人生,给了“女性学不好理工科”偏见有力的反驳,不是女性学不好、干不好,而是有些社会观念限制了一些女性的发展,都2021年了,那些错误观念早该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不仅在职业选择上,还应包括方方面面,女性内心的真实声音从来都应该得到尊重。这也不仅适用于女性,一个包容、温柔的社会应当为每个人提供选择的空间与试错的机会。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