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生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真题解读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生而強者如果滥用其强,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生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毛泽东此番论断认为强弱转化人力可为,蕴含丰富,笔者试论述一二。
毛泽东这段话针对的是人的身体谈体育之功效,所以所谓强与弱的对象首先指的是人的身体。因而这里的“强弱”二字含义主要是指身体之强壮、强健与衰弱、虚弱,不包括感情、意志等心理精神层面。毛泽东首先承认人的身体天生有强弱之分,先天性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实施教育的基本前提就是首先要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承认人的身体先天有强弱之分的前提下,毛泽东又提出强弱是可以转化的,而人的身体由弱转强正是体育之功效所在,这里毛泽东肯定了体育的价值。
毛泽东这段话包含了唯物辩证法思想。他认为先天与后天之间是可以变化的,而产生积极变化的主要动因则是教育。恰当的教育可以弥补先天之不足,促进后天之发展。强与弱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由强变弱失之于“滥用”,就是对自身优势资源的过度损耗。而由弱变强则得之于“勤炼”,就是对自身潜能的不断激发。教育之功在于激发,增益其所不能,久久为功,会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充分发挥了这种强与弱转化的辩证思想,分析当时的革命形势。他针对的不再是人的身体,而是谈革命力量的变化,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力量如星星之火,非常脆弱;反革命力量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多次围剿革命力量。然而在这样的表象之下,毛泽东指出当时国内各种矛盾重重,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他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的悲观思想。后来红军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事实证明了毛泽东强弱转化辩证思想的正确与伟大。
毛泽东这段话指出人的身体是可育的,不是天生就一成不变的。对于一切教育的对象和内容,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是否可育,比如鸡蛋,并不是都可育的,只有受精过的鸡蛋才可能孵化出小鸡。对于人的教育而言,可育与不可育也是需要界定的,如果没有区分清楚,那何谈教育之功效呢?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便是不可育的界定。孔子又说,“有教无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便是对可育的界定。反观今日我们社会流行的一些教育口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些口号已经模糊了可育与不可育的界限。
毛泽东作为先贤在一百多年前提出对体育功效的思考,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依旧具备很强的启发意义。当下社会节奏频快,强健之人多有“滥用”之弊,虚弱之人多有“勤炼”之失,兴体育之风、收体育之效正当其时!当然,我们今天更应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到更广阔的教育空间。体育之功效不仅仅在于增强体质,而是激励被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比如体育不仅仅教会人们如何去赢,而是要赢在规则的约束之下;体育不仅仅让人们体验到输,而是要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用体育来磨炼一个民族的意志,改变一个民族的基因,体育的重点不仅在体,更在于“育”。体育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学科教育相融合体现功效。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的追求应该是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