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化学课堂深度学习研究

2021-09-13 15:54李宁采
考试周刊 2021年70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李宁采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的教学任务逐渐从简单掌握基础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建立高中化学课堂深度学习,也是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深度学习是一种高效的途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高阶思维能力。文章对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化学课堂深度学习进行探究,希望能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深度学习

一、 引言

化学课堂是提高学生核心素质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科学素质,更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内教育界一直主张深度学习应成为实现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强调“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然而目前我国高中化学的普遍情况,还停留在学生死板记忆的浅层学习阶段,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仍然很严重。一方面不利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化学课程的学习。因此,探寻深度学习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融合是很有必要的。

二、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须具备的道德品格和个人能力,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

第一,人文素养。它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并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的技能,具有人文情怀和审美观念。第二,探索精神。是指学生对待事物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思考和探索意识、敢于质疑、克服困难、乐观面对生活的能力。第三,合理学习。学生要掌握学习技巧,善于动脑并能动手解决遇到的问题,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所学的知识。第四,身心健康。学生要有自我价值观,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珍爱生命并提高自控能力。第五,学会担当。教育的核心在于立德树人,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第六,创新实践。学生要勇于创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敢于在实践中挑战未知。

三、 深度学习理论

深度学习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它适合于分析、解释和评价信息。与浅层学习不同,深层学习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它能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深度学习涉及批判性思维和信息整合,具有自我导向的特点,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这种学习可以伴随终生。深度学习也受到包括建构主义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各种理论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提倡深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否定或摒弃浅层学习,也不意味着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两者谁优谁劣。其实,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学生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深度学习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浅层学习的能力。

四、 深度学习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深度学习策略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相比较普通的学习课程,在深度学习中,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课程更容易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更容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同时也需要学生做出一定的努力来应对挑战,这是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其次,在深度学习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学习和学习的成果,更要注重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充分参与和体验,使学生更容易获得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知识和技能,更容易引导学生构建基础的化学思维。这是培养化学核心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化学课堂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应以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和深度学习原则为基础,充分挖掘和发现教学内容中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通过情境、问题、任务或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能够反思和总结的目的。

五、 高中化学课堂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基于观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化学是从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微观层面研究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的变化及其能量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它的特点是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事物。独特的思维方式,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与其他学科最本质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的知识,理解和掌握化学思维方法,从而树立从化学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学科观念。化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化学知识本身,还要挖掘具体知识背后的化学概念,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从传授知识到发展概念的质变。化学概念的建构有利于改变学生浅层次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实现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变,促进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深入持久的理解和思考,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以证明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弱电解质电离的教学为例,通过对盐酸和醋酸电离程度进行讨论,通过对宏观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进行微观本质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弱电解质醋酸电离是可逆的这一知识点,促进学生深层次认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存在及直观的视觉感知,使学生学会利用微观、转化观等学科观念进行自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反复运用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知识学习中建构化学概念,促进学生深入系统地理解学科知识。有效地建构学科概念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物质的本质,不仅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化学素养。

(二)基于模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化学模型是在认识、创造和应用物质的过程中,具有化学特性的具体或抽象的表示。模型是化学中很多概念及原理的载体,模型能直观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可视化视角理解化学本质及学科观念。学生运用各种模型来分析、揭示实验现象与本质,可以根据材料的信息和变化情况构建模型,并建立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该模型的构建有助于学生在现有知识基础上丰富和发展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促进知识和方法的内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化学核心知识与化学模型进行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深度体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Zn-Cu-H2SO4原电池教学为例,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传授原电池的概念与原理等知识,学生只能短暂记忆基本原理,很难真正理解,后期的学习中由于认知的局限性就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模型构建,那么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我構建,学生会对原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有更深层次理解,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提取新情况、新问题中的有效信息。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真实情境构建模型,引导学生把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到对化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模型层面。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