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主动参与绘画对增强美术素养的价值探讨

2021-09-13 02:35王晶
教育界·下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主动参与小学美术教学

王晶

【摘要】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本身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不强,仅靠教师教,那么学生的美术素养提升效果就有限。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必须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文章对小学美术教学中主动参与绘画对增强美术素养的价值进行了探讨,旨在指导具体工作实践。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主动参与;绘画;美术素养

美术是现阶段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科目,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因此,积极地分析讨论美术教学的实施策略有突出的现实价值。就当前的美术教学实践分析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其参与积极性对教师的教学热情有着显著的影响,对教学氛围塑造也有明显的价值。所以,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使课堂整体更有氛围,是美术教学实践中需要重点分析和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讲,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并促进素养的持续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学生主动参与美术绘画对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意义显著。

一、学生主动参与和美术素养的基本概述

分析研究学生主动参与和美术素养的基本内容,对于明确学生主动参与和学生美术素养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价值。所谓的主动参与,指的是学生在自身兴趣爱好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自主地参与美术课堂,而不是被命令或者要求限制在课堂中[1]。在主动参与的背景下,学生的行为活动有明确的自我思考痕迹,即学生的绘画与行动是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所呈现的结果,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学生自主性比较强,主动参与训练的是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表现能力,这与被动限制于课堂是有非常大差别的。在美术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意味着学生对美术有兴趣,有自主的意愿,这对于美术教育的实际开展有推动作用。

美术素养是美术教学中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具体指的是学生学习了美术课程及相关知识之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想象、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和参与人际交流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以及所伴随的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美术素养最为核心的内容有两个,即表现力和感受力。表现力是美术的基本功,要求学生能够将所要表现的内容画出来。就绘画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表现,融合了表达者的个人素质和个人情感。绘画者的表达水平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所绘画的作品表现出来,可以说表现力是最基本的美术素养,是最基础的东西[2]。感受力指的是能够感知和发现美。面对同样的物象,有的人觉得好美,有的人却不知所谓,这是因为不同的个体存在着感知方面的差异。感受力是重要的美术素养,其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感知美,从而发现美和领略美。基于实践分析可知,感知力和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互相成就,互相影响。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感知力和表现力对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行训练和提升。

二、“认识身边的树”教学分析

以“认识身边的树”为例进行美术课堂教学安排,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是课堂目标设计。“认识身边的树”课堂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让学生说出身边的树,并对树的特征进行描述和绘画;第二,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所感知的美。

其次是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进一步分析学生主动参与对课堂的影响,安排了两种教学方式。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3]。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生活中常见的树进行展示,并分析不同树的美,然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笔进行树形与色彩的描摹。二是引导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树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其独具美感,而且不同的树有不同的美,同学们能将树的美找出来吗?”针对这个问题,学生陷入了思考。5分钟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不少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白杨树身形挺拔是一种美;有的学生说柳树枝条绵密,随风飘动是一种美;也有人说枫树叶子秋天变得火红是一种美。

第二,鼓励学生将自己所认为的美进行绘画。在学生对身边的树的美有了感知后,教师鼓励学生将美画出来,并向其他同学展示。这样,学生便有了基于自身理解的美术创作,实际上就是一种美的感受和表现[4]。

第三,基于学生的创作交流,让学生对身边的树的美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对美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再次是教学总结。运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对比两种教学方式下的教学效果,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方法的价值。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整个课堂中,学生的交流比较少,课堂氛围不够浓厚,学生对美的理解存在着单一性和片面性[5]。不仅如此,教师教学也呈现低迷的状态。通过对引导式教学方法的教学结果进行总结发现,学生在课堂中非常积极,不仅能主动询问教师问题,而且能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表现得比较突出,在整个课堂上的主动性较强,课堂氛围良好。综合分析两种教学方法会发现,引导式教学方法无论是对教师、学生还是最终的课堂效果来说,均有突出的价值意义。

三、教学总结

通过对“认识身边的树”教学做具体的分析会发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最终的教学结果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下,变化最大的是学生的状态。通过对学生状态进行分析可知,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对美术素养的提升是有突出价值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使其的美术感知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6]。在傳统教学中,学生认识树的美是通过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即学生感知的美是教师告知的,而非自己感受、发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知道了身边的树具有“美”的特质,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美。在引导式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陷入了思考,并在思考的基础上描述出身边的树的“美”。学生经过多方面思考,不仅发现了美,而且明白了为什么美。比如,教师提问:“白杨树为什么美?”学生说白杨树树干挺拔是美。这就是直接告知美和思考感知美的区别。简言之,在引导式教学中,学生是主动参与思考的,所以其感知美更加深刻,对美的认知也更加全面,其美术感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其次,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使其美术表现力有了显著的提升[7]。上文提到,所谓的美术表现力,实际上就是学生表现自身审美和思想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绘画是照葫芦画瓢,因为有明显的参照物,所以很少自主思考,直接基于参照物作画,这样的绘画虽然可以表现美,但是表现的多是别人的,而非学生自己的,长此以往,学生的表现能力会受到限制。在引导式教学中,学生要表现的美没有特定的参考,因为学生所感知的树的美来自生活,不是某个特定的个体,因此在绘画表达的时候,会结合树的特征进行自我创作,即加入自我的理解与思考。这样,学生的绘画便具备了独创性。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虽然有不少学生的绘画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但是这是其思考的结果,是其独创性的表现,更是其表现力的真实体现。简言之,学生主动参与绘画有效提升了自我表现力,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有突出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主动参与绘画课堂对于学生自身的美术素养提升有非常显著的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基于教学方法创新和学生美术素养增强的双重考虑,积极进行教学规划和改革。本文分析研究相关的内容,旨在明确学生主动参与美术课堂的积极价值,进而为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胡一蕾.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绘画创作中增强美术素质[J].文渊(高中版),2018(12):545.

龙怡.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数码设计,2019(13):156.

高峰.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9(12):7-8.

习惠.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管窥[J].好家长,2019(13):227.

贾志清.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方法研究[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

梁涛.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探讨[J].商情,2018(33):205.

毛会花.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增强学生美术素养的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9(25):237.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主动参与小学美术教学
交互智能平板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创新美术课堂?体验学习乐趣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