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
【摘 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进行放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集束化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乳腺癌放疗患者的运动功能、物质水平、社会角色和心理状态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运动功能、物质水平、社会角色和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乳腺癌;放疗;生活质量
乳腺癌常见的有泌乳障碍、乳房肿块、远处转移、骨痛、胸痛、水肿、乳头内陷、乳头破碎以及乳头溢液等症状[1]。由于乳腺癌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因而死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本研究选取进行放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进行放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年龄34岁~79岁,平均年龄(57.34±6.25)岁,TNM分期:Ⅰ期乳腺癌7例、Ⅱ期乳腺癌13例、Ⅲ期乳腺癌3例。对照组23例,年龄34岁~79岁,平均年龄(58.26±5.49)岁,TNM分期:Ⅰ期乳腺癌7例、Ⅱ期乳腺癌14例、Ⅲ期乳腺癌2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集束化护理方法:(1)健康宣教:了解及综合评估乳腺癌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按照评估的结果,针对每位患者放疗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讲解负面心理对预后和疗效的影响,使其明白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意义,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2)心理护理:需要耐心的与乳腺癌患者交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告知乳腺癌患者自身的主观因素对于放疗治疗效果所产生的重要影响,鼓励乳腺癌患者尽可能调整以及控制自身的情绪,不能调控时,则指导乳腺癌患者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发泄,防止不良的情绪出现不断积压;告诉家属多理解、关心和支持患者;组织病情控制效果满意的乳腺癌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减轻其对疾病的恐惧,正确认识疾病,摆正心态,更好的配合放疗。(3)行为干预:指导其进行腹式呼吸练习,在睡前及早上各练习1次,每次练习5分钟;告诉乳腺癌患者每天如何进行全身肌肉放松练习,每次15分钟,每天练习1次;以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放疗造成的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采取GQOLI-74问卷评估乳腺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包括运动功能、物质水平、社会角色和心理状态等4个维度。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护理后,两组乳腺癌放疗患者的运动功能、物质水平、社会角色和心理状态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运动功能、物质水平、社会角色和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乳腺癌的死亡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每年的新发病例接近17万,特别是在年龄范围为30~59岁的肿瘤患者中,年龄小于45岁的乳腺癌病人的病死率仅仅低于肺癌[2]。其高危因素包括情绪抑郁、乳腺癌前病变史、初潮早绝经晚、长期大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过度肥胖、抽烟喝酒、有乳腺癌家族史以及人工流产的次数过多等[3]。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常需要采取放化疗治疗。放化疗常常会伴随不同程度的乏力、恶心、骨髓抑制和呕吐等毒副反应,加上手术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乳腺癌患者的身心受到严重的影响。集束化护理指的是通过运用循证护理,把目前已经被临床研究和实践证实有效的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合应用,使患者可以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获得最佳护理的方法[4]。集束化护理的核心要求是护理措施被“可靠”且“集中”地实施,其实施的目的为帮助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尽可能优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所需的护理过程和有效治疗的合理性以及可靠性,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医疗质量。本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物质水平、社会角色和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过采取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參考文献
[1] 韩娜,刘延锦,栗英,等.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上肢功能康复手机应用软件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3):267-270.
[2] 曾云龙,李俊.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预后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6,10(1):36-39.
[3] 王芳,杜攀,刘磊,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术对乳腺癌患者存活质量、社会适应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0):1236-1238.
[4] 智红晓,宋葆云,杨巧芳.应用集束化护理预防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急性压疮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6):84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