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红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下,现阶段课堂教学除了重视知识的教授,还关注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问题”意识则是其中一项重要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意识是促进思维发展的关键。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首先要培养其“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质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语文在小学所有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从传统课堂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仅重视语文知识的教授,且课堂问题也均是由教师提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弱化。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素质教育已成为现阶段教育重点内容。如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探索多样化培养策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善思好问。“问题”意识的培养,将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进而不断发展自身的思维,并提高综合素质。
“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让其消除提问时的胆怯心理。在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较为严肃,对学生的约束力强,导致学生在课堂中规规矩矩,不敢发问。为了帮助学生消除这一心理障碍,教师必须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自由的课堂氛围敢于提问,并勇于思辨。
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为例。为了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前收集有关该故事的动画视频,并在课堂中给学生观看。动画备受小学生喜爱,借助动画能激发学生兴趣。在轻松的课堂学习中,有学生问:“怎么会有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追问:“从这名同学的问题中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老屋总是倒不了可能是其他的原因。”紧接着一名学生提问:“那原因有哪些呢?”根据这一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并在阅读后与同桌相互讨论。在学生讨论结束后,一个学生说:“小猫、老母鸡、小蜘蛛都需要老屋,所以老屋总也倒不了。”而另一个学生则说:“老屋的无私,一心为他人着想使它总也倒不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越来越多的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热烈的见解发表中,教师抛出一问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在胆怯的心理完全消除后学生勇于回答,“老屋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像年迈的老牛努力帮主人干活”等等。通过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突破胆怯的心理障碍,在课堂学习中勇于提出问题,并在问题提出后自主探究。久而久之,能有效培养学生“敢问”,并在“敢问”中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提问往往侧重于字词句的理解,这些问题不仅零散,还难以形成探究性学习。在“敢问”后,教师要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培养学生“善问”能力。要想让学生“善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课文重点、难点中引导学生寻找问题,并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以筛选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当经过多次引导、训练后,学生则能在课文学习中提出更具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则学会高质量的提问。
以《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为例。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在该课文的学习中,你最想知道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结合课文内容,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圆明园是哪个朝代建造的?”“英法联军为什么对运不走的物品任意破坏、毁灭呢?”“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放火?”“圆明园为什么是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等等。通过筛选,教师将“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作为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在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讨论下得出答案:“圆明园有着数以万计的历史文物,它们不仅价值连城,还是中国文明、世界文明的历史见证,因此,它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历史文物图片、现今图片等等,让学生在悲愤、惋惜的浓厚情绪中更好地学习这一课,并收获感悟。通过探究性问题的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提出问题,问题筛选后获得最值得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能让学生在质疑中抓住课文重点。同时,在教师的探究性问题引导下,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不断训练,进而在课堂学习中逐渐培养自身“善问”的能力。
“敢问”“善问”经过教师鼓励和引导,均能得到有效培养,而“乐问”除了要求教师进行鼓励和引导,还需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想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质疑情境,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教师还可适当结合激励措施,让学生在提出问题中获得成就感,并体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所在,久而久之,则能培养学生乐于提问的良好习惯。
以《渔歌子》教学为例。在课文学习后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词的意境美,这一过程中有学生提出问题:“下雨的时候人们都着急往家赶,为什么作者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呢?”根据这一问题,教师让学生精读课文,并在文中寻找答案。在探究欲的驱动下,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在文中探索答案。有学生说:“作者钓鱼的地方景色太美了,他被景色给吸引了。”“作者想吃鲜美的鳜鱼,所以他想钓到鱼才回去。”“作者有青箬笠、绿蓑衣,他不怕这点雨。”为了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教师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在生活中,你们身边有爱垂钓的人吗?”这时有一名学生说:“我爸爸喜欢钓鱼,在周末的时候他会出去钓一整天的鱼。”教师顺势提问:“从你爸爸爱钓鱼这一点,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说‘斜风细雨不须归呢?”这时学生明白:“钓鱼是享受垂钓过程的乐趣,即使钓不到鱼也会很开心,所以不会在乎这点小雨。”而在这一名学生回答后,有学生质疑:“如果作者只是享受垂钓过程的乐趣,那他为什么还关注西塞山前飞过的白鹭呢?”教师表扬这名学生,让学生获得提出质疑的成就感。在学生层层质疑下,最后教師总结:“钓翁之意不在钓,而在山水之间。”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经历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在教师的表扬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乐于提出问题。
总而言之,培养“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积极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探索多样化培养途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金色小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