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分析了中学生作文中情感缺失以及情感失真等问题,并就如何促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对各位同仁的教学工作有些许助益。
一、引导学生真实立意,抒发真情实感
立意即确定写作主题,决定了文章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判断。立意是写作的关键步骤,是决定学生作文能否表达真情实感的关键一步。因此,在进行写作教学与指导时,教师先要指导学生立意,让他们结合作文材料的要求以及自己真实的想法、思想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确定作文基调,并以真实为最高要求,在写作过程中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为了让学生拿高分而要求或引导学生刻意唱高调,让学生带着道德面具在作文中说假话、抒假情,应该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实自然的文章。
二、创建真实交际语境,促使学生真情表达
材料真实、情感真实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写作不仅是获取分数的一种手段,更是学生与客观世界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是学生表达自我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喜爱、厌恶、怜悯、愤怒等真实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使文章更加饱满,更有生命力,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具体来说,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可运用或创建真实的交际语境来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语境包含多项要素,如读者、话题等,在创设语境时,教师需要根据读者的身份、认知水平、审美能力等创建适合学生,且能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的语境,借助语境的约束或引导作用,让学生写出既符合语境要求,又饱含真情实感的作文。
中学生作文中情感失真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不会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教师在教学与指导时,一味要求学生抒发真情实感,但对于情感如何抒发、对谁抒发以及为什么要抒发等问题却没有讲明白,导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抒发情感。基于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讲清楚以上内容,让学生明白作文的本质以及写作的根本目的。并且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时,还要秉持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原则,拟制适合学生的作文题目。例如,2018年高考全国一卷的作文命题是时代、使命、际遇与挑战。试卷要求学生结合国家20年来的发展历程写一篇文章,根据材料进行联想与想象,并将自己的感悟写出来装进“时光瓶”中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面对这样的写作要求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读者意识,要让学生明白文章的读者是谁,2035年的18岁少年有着怎样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阅读需求等,然后指导学生以读者为中心进行情感表达。
三、运用生活元素促使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目前,很多中學生写出来的作文缺少真情实感,文章生硬、干涩。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真实经历或事件,只能弄虚造假。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在作文中写了真人真事,但为了美化作文或者凸显自己的美好品质而隐去当时的真情实感。这些问题都导致文章不够真实,缺少感染力与吸引力。为此,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情感元素,在作文中融入真实情感,让作文感情真实、充沛,从而打动读者的心。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并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与感受,写自己的快乐与烦恼。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真实的情感。如教师可以《天净沙·秋思》这篇诗词为例,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生活,如何在细节中寻找真知。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诵读,让学生把握诗词内容,然后思考这首词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这首词写的都是身边事,是生活中的景。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便可趁热打铁,让他们也从生活中寻找独特的、个性化的事物,仿照课文写作。
综上所述,目前很多中学生在写作时存在内容、情感失真,文章充满虚情假意的问题,使文章缺少可读性。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态度,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基于事实写作,并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