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伟
小时候听得最多的两个字是“听话”。在家里要听家长的话,出去串门要听叔叔阿姨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闯了祸,顶了嘴,大人最常说的就是“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似乎小时候最大的美德便是听话。大人说的一切“语重心长”的话,都要听,听了才是乖孩子、好学生,否则便是“淘气包”“差生”,长大后不会有出息。现在我们长大了,这样的话虽然不再经常听到,但总有不少这样那样无形的条条框框在束缚着我们,其作用不亚于“听话”。
我不禁要问,我们为什么要听话,不听又会怎样?难道真的会一事无成?的确,家长、老师比我们多经历了几十个春秋,生活阅历比我们丰富,对事情的看法也比我们成熟,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永远是对的。时代在变化在发展,我们在长大,我们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而长辈却在变老,甚至有些长辈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走着老路子,秉持旧观念,所想所思所作所为都与时代格格格不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必须“听话”吗?况且,“听话”意味着无条件服从,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意志和思考。试想一个从小到大听大人话而不动脑思考的所谓“乖孩子”,他的思维方式是别人的,脑子里装的全是别人的东西,这样的人,怎么能有所突破和创新呢?倘若世界上都是这样的“乖孩子”,社会如何进步,人类怎么能够发展?
所以对于“听话”要辩证地看,该听的要听,不该听的要拒绝,要有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要有自己的个性。应该冲破条条框框的约束,独立思考。对知识也是一样,不要盲目相信,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精神。如果人人都盲从前人,哪里会有大发明的出现?如果都对前人的研究深信不疑,就不会有哥白尼发展“日心说”,写出《天体运行论》一书;更不会有布鲁诺为真理献身的千古美谈,估计我们现在还无法实现天文学的突破,还陷在“地心说”的窠臼里,更别提神舟飞天,探索宇宙奥秘了。反过来说,如果不听话便会一事无成,那么怎么解释辍学的比尔·盖茨创建了微软帝国?古人说“学贵有疑”,说白了,其实就是鼓励人们“不听话”。
而且,不聽话不等于不尊重长辈,相反,正因为尊重长辈,我们才要对他们的话进行思考;也正因为尊重知识,我们才要深入研究——只有自己辨别、理解,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才能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才是对长辈、老师最好的尊重。
(指导教师 胡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