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凯
关键词: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教育教学层面需要及时做出调整,来响应国家的政策部署,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设计类学科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中应加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让学生更早接触、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尽快投入到科研和实践中去。2011 年,设计学正式升级成为一级学科,这表明国家对设计价值的认同,对创意文化产业以及创新产业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1]。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就业能力,通过结合所学专业内容进行实践活动,以此确定未来的就业、创业方向。
1 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存在问题
1.1 与专业课程教学脱轨
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与专业课程教学脱轨的现象,设计教学过程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接触到的创新创业知识不足。大部分学生只能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接触到与创新创业、就业相关的知识,但是此课程属于公共课,与所学专业的关联性、针对性相对较弱。
1.2 教师双创经验不足
高校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不足,很多老师自身缺少创业经历,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学生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新创业研究中去。
1.3 竞赛与各类活动的参与率低
大学生各类竞赛与活动的参与率低,从侧面反映出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发展不全面的情况。创新创业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了解、不感兴趣,认为创新创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时间,自身条件无法参与其中。此外,学生的主流思想是把设计专业技能学好,毕业后可以成为设计师或者找到一份与设计相关的工作。其实,学生通过参与各类竞赛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还可以得到宝贵的经验,应让学生积极参加竞赛与各类活动。
2 针对设计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2.1 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
设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设计实践,为学生未来的顺利就业、创业奠定基础[2]。高校教师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通过课堂作业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提高学生整体的创新创业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不能只讲授理论知识,还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把企业的实际课题带到课堂,以课堂作业或者课程考试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实践环节,又能了解到在进行实际项目时的流程,为学生从事专业性创新创业活动打下了基础。
高校教师同时还要进行专业课程内容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在教学环节可以增加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内容,让学生提前感受实际的工作氛围。在考核环节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的分数占比,比如学生的设计方案被企业采纳的,或者参与省级以上设计竞赛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的可以评优秀档次。
2.2 提升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水平
学校应对专业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学习,逐步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水平。二级学院应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带领学生多参与实际项目的训练,在产学研的教学方式中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得到相关的教学成果、研究数据。学生创业活动是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延伸,而完善的创业教育是教学、科研与学生创业活动之间互相支撑形成的完整网络[3]。
2.3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与校园文化活动
2.3.1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程进行期间参与各类设计竞赛或创新创业竞赛,通过参与比赛可以巩固专业知识,又能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使学生對设计项目有更加深入、切实的了解。大多数专业类竞赛会包含合作企业的实际设计课题,这与课堂中的模拟课题有着本质的区别,实际项目可以让学生真实的接触到设计的每个环节,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操作,掌握设计项目的规范流程,为即将迎来的就业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专业类竞赛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一行业内的某一类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产品设计专业为例,学生可以参加的比赛包括专业类和创新创业类两种。专业类竞赛包括:红点奖、红星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紫金奖工业设计大赛、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以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为例(见图1),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引导参赛者夯实基础技能,关注传统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类竞赛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以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切实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类竞赛包括: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等。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见图2),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文件可知,大赛的主要任务是: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这三点内容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需要和其他专业、其他学院的学生组成团队,不同专业的同学各有分工、各司其职,通过参赛交流,了解并掌握一个项目从构思到落地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比赛是以提交创业计划书的形式参赛,通过创业计划书的内容可以看到创业过程的复杂性与兼容性,学生仅仅拥有一门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见表1)。
2.3.1 鼓励学生参加各校园文化活动
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并且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形式、内容,这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天然的载体。学校的一些活动可以委托给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负责,比如开学季的迎新晚会活动、毕业季的毕业服租赁以及毕业照摄影、校庆活动的纪念品设计、以日常的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等。还可以由学工处、教务处等部门牵头定期开设创新创业专题讲座,邀请创新创业专家进行指导,邀请创业导师、创业成功的校友或者高年级同学举行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在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4]。校园活动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实践的平台,给学生提供检验创新创业成果的机会,在举办一场活动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发挥重要作用,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同时还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
3 结语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带动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让创业带动就业,缓解设计类专业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难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更能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只有促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才能够使学生具有现代创业意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5]。高校应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对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做出相应调整,与时俱进,为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