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荟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慧课堂被越来越多的老师运用到教学中。智慧课堂是依托互联网,利用电子白板、平板等交互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将地理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多样化的活动进行的高效的地理课堂。本文主要介绍了初高中地理衔接的现状与策略,并以《南方地区》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了运用智慧课堂的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设计。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地理;智慧课堂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智慧课堂的概念随之出现。智慧课堂是依托互联网,利用电子白板、学生平板等,教师课前通过平板推送学习资源、获得学生反馈,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解决问题能力的课堂环境。与传统地理课堂相比,地理智慧课堂更多的是探究式、情境式、参与式教学,生生间的合作式学习,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奠定了基础。
地理是一门兼有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的综合性学科,初中地理学科中有些知识较抽象,初中学生缺乏抽象思维,不易理解某些抽象知识。高中地理知识难度较大。与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相比,智慧课堂的引入,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视频和信息,利用智慧课堂的活动等,助力实现高效的地理课堂。
一、初高中地理衔接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所不同,这使得初中与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的学习目标会有差异。进入高一,地理知识从初中阶段简单的“了解”“识记”层面上升为“理解”“分析”“探究”层面,地理学科的难度突然加大,使得一部分学生会对地理的学习失去兴趣与信心。
(一)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同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因此,初中地理主要以较具体、较浅显的地理知识为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所以当学生进入高中,就会抱怨地理难学,如果还用初中学习地理的方法,光靠一节课45分钟,考前临时抱佛脚背书,在高中是无法取得理想成绩的。
(二)初中地理的学习存在“断层”现象
有些地区地理不是中考科目,学生平时不重视。初二会考结束之后,初三没有地理课,存在断层,许多地理知识逐渐被遗忘。学生升入高中后,面对难度突然增大的地理,必然会感到不适应。
二、初高中地理衔接策略
(一)知识的衔接
初中与高中地理的知识都是连续的,地理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地理教材。初中地理知识难度和学习要求相对较低,初中地理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为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创造条件,适当进行拓展,打好衔接的基础。高中地理教师可在了解学生已有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先简单复习初中地理知识,再进一步讲解高中知识。
(二)学习方法的衔接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地理教师合理使用智慧课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有意识教给学生地理学习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这将为学生今后学习地理奠定基础。
三、基于智慧课堂,以《南方地区》为例的教学设计
笔者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在研读了初中、高中相关内容之后,以《南方地区》为例,进行了初高中衔接的教学设计。
《南方地区》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内容。该部分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是: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事例说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高中教材中没有专门的一节介绍《南方地区》,但教师也会讲解,高中与初中衔接部分对应的学习目标是: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农业生产、工业生产。
(一)课前——分析学情,推送预习资源
初二学生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已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就生活在南方地区,非常熟悉。教师运用智慧课堂,在课前将《南方地区》预习内容——中国科普知识《四大地理区域》视频和导学案等通过平板推送。学生看视频,完成导学案后,将答案拍照上传。老师可通过学生上传的照片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
(二)课中——师生互动,提取地理信息
笔者所在学校投影用的是西沃白板,因此本节课的课件都是用西沃白板制作的,也选取了西沃白板多个互动活动来整合知识。教学设计如下:
《南方地区》教学过程设计
一、南方地区的区域概况
看视频《南方地区》,完成以下三个活动。
(一)活动一——选词填空
学生将答案拖到对应横线上,拖完可以自动检测对错。
初高衔接:让学生动手描画南方地区的经纬度:34°N以南,100°E~120°E。
(二)活动二:趣味分类
学生辨认省份轮廓及各省的简称。
初高衔接:介绍南方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鄂、湘、皖、赣、苏、浙、沪),南部沿海地区五省二区(闽、台、粤、桂、琼、港、澳)和西南地区三省一市(川、滇、黔、渝)。
(三)活动三:超级分类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将南方地区的区域概况进行了整合,分别选取了三个不同形式的活动,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形式,与传统地理教学相比,地理智慧课堂更省时,内容更精炼、直观,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学习地理知识,兴趣更浓厚,有助于给学生营造独立思考的氛围。
(四)初高衔接小组合作探究一: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