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2021-09-13 01:27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利巴韦疱疹口病

宋 丽

长清区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300

小儿手足口病是临床儿科中每年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常多发于春季,临床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手部疱疹、脚底疱疹和口腔内疱疹、无食欲等,手足口可治愈,但严重者尤其发展到肺部的患者可能会造成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影响[1]。本次主要探讨对本院门诊收治的100例手足口患儿通过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中男童和女童各占29例和21例,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为(4.36±1.18)岁,观察组患儿中男童和女童各占26例和24例,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4.23±1.05)岁。100例患儿的性别、年龄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00例患儿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指导饮食,给予退热药物、抗病毒药物以及各项检查措施。

给予对照组患儿建立静脉通道后注射利巴韦林,用药剂量可依据患儿的体重和年龄决定,每日注射(10~15mg/kg),并加入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mL,每日静脉滴注1次。

给予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的基础上联合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其中炎琥宁,建立静脉通道,将炎琥宁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加入注射(0.16~0.4g/kg.d),每日注射1次,持续治疗4~6d。

1.3观察指标 根据治疗后患儿的情况进行疗效判定,其中显效:治疗4d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疱疹结痂,无新的疱疹;有效:治疗6d后,疱疹逐渐结痂,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口腔疱疹得到明显改善;无效:治疗4d后,仍出现高温现象、皮疹无消退迹象、有新的疱疹涌出,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观察两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和平均退热时间。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经联合用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单一用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15,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两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比较 如图2所示,观察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为(2.39±0.21)d,平均皮疹消退时间(2.39±0.21)d;对照组分别为(4.55±1.46)d、(2.30±0.11)d,二者相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较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对比

3 讨 论

小儿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疾病,而引发肠道病毒的种类达20多种,但最常见的主要有两种病毒,同时也是引发手足口较为重要的病毒类型,即Cox A16(柯萨奇病毒)和EV71(肠道病毒71型),发病人群通常多为6岁左右的小儿,临床症状常表现为高热、咳嗽、手足口均伴有红色疱疹,部分患儿会因高热不退而引发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且病情较为危重,对患儿的生命造成一定威胁。临床常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注射治疗,其具有抗病毒的功效,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该药的耐药性较强,且对病毒腺苷激酶产生较强的依赖性[2]。而炎琥宁是一种中成药制剂,其成分主要包括穿心莲内酯总磺化物,主要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的功效,其在临床中的传染性疾病中的疗效较为显著,一些中心城市常选做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肺炎和支气管炎,且该药品主要应用在儿科中,可有效抑制病毒再生并将其灭除,将二者联合使用在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疾病中,可降低药物的耐药性,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尤为显著,降低耐药性,安全性高,抑制病毒,提升患儿免疫功能,临床发热消退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明显较短,临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利巴韦疱疹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