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芳 苏婷婷 刘美娜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附属陈村医院),广东 佛山 528313
急性脑梗死是因患者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的缺血、缺氧进而导致患者脑部局限性脑组织产生软化甚至坏死。近些年以来,我国脑梗死患者的整体发病率以及病死率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应成为对于人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影响的疾病。为了更好的帮助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少后遗症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本院针对近期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展开早期康复护理,总体干预效果较为满意,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1基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106例,并且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包含男28例,女25例;年龄39~79岁,平均(56.4±10.2)岁;对照组患者包含男26例,27例;患者年龄40~78岁,平均(54.4±9.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995版),并经头颅CT或者MRI确诊。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发病,病程均在48h以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
1.2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在患者治疗期间针对对照组使用普通的护理干预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因为疾病都会出现焦虑甚至抑郁等相关不良情绪,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了解患者自身的基本状况,例如:社会经历以及文化程度等,并且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有效的心理安抚,针对病情的基本状况进行讲解,并且结合康复案例帮助患者建立信心,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完成治疗[1]。
1.2.2肢体功能位摆放及变化 为了更好的帮助患者康复,通常将患者放置于功能位置上,而在健侧卧位时,通常将检测肢体置于下方,并且将头放置于枕头之上,肢体垂直放置于床面之上,并且使用软枕垫于下方,手指呈现自然伸直,肩关节则呈现自然屈曲[2]。取患侧卧位时,则应头部稍往前屈,躯体呈现自然后伸,并且应用枕头支撑身体,将肘部以及手腕伸直,手指呈现自然伸开。
1.2.3关节运动与患侧按摩 卧床时,应确保关节往可能的方向进行最大范围的活动,活动过程当中幅度坚持从小到大的基本原则,活动过程当中动作要尽可能的轻柔,避免发生不适[3]。
1.2.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 要尽早开展功能恢复锻炼。
1.2.5语言训练 每天定时进行语言恢复练习,从最开始的单字、单词逐步到短语以及豫剧的训练,在训练过程当中还应该配合手势,并且根据不同患者情况灵活把握训练时间阈强度,以此保障训练效果[4]。
1.3观察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分成心理、躯体、物质以及社会功能四个方面来进行评分,每个项目分值为20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本院自拟量表,100分制,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69分以下为不满意。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2.2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n)]
目前,脑梗死已经成为脑血管科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依照相关调查数据显示[5],有超过50%的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吞咽以及语言等相关的功能性障碍,其中又有大约15%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都带来较为沉重的负担。患者早期行走不便甚至不能行走,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长期卧床可能回到孩子患者肢体无力、关节变形,对于疾病的预后造成较大的影响[6]。早期康复护理是基于患者自身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具备良好的可塑性以及重塑等基本原理,通过科学的开展运动,来刺激患者受损神经元,调节神经元反应能力与兴奋性,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能力[7]。另外,通过适当的展开早期护理干预还能够有效的刺激患者脑细胞,帮助患者脑功能实现康复,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误用以及废用综合征发生[8]。
经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期,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自身生活质量,而且对于患者治疗过程中对于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提升同样 具备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