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英
玉溪市华宁县中医医院,云南 华宁 65289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因为病情发作反复性较为显著,从而系列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较为显著。而众多并发症中,以Ⅱ型呼吸衰竭的概率较为显著[1]。本次研究将针对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探究无创呼吸机疗法应用可行性,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疾病转归。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09月-2019年03月收治的1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拟定的治疗方案;对照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1岁~72岁,平均年龄为(55.43±5.59)岁;实验组(65例):男36例,女29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2岁~73岁,平均年龄为(55.42±5.61)岁;患者一般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基础对症治疗方案展开,于低流量吸氧、祛痰以及呼吸兴奋剂等方面展开对症治疗;实验组:选择基础对症治疗方案+无创呼吸机方案展开;进行S/T模式的选择,调整10次/min~15次/min的呼吸频率,调整8cmH2O~10cmH2O的吸气压,之后依据患者基本表现,将吸气压逐渐增加,控制10cmH2O~20cmH2O的吸气压,控制6cmH2O~8cmH2O的呼气压。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药物疗效评定总有效率。
1.4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症状改善程度显著;有效:症状改善程度一般;无效:症状未获得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最终P<0.05证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药物疗效评定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药物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临床对比 [n(%)]
2.2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实验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2.3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实验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危重症疾病,大部分患者均为老年人。该疾病的发展比较缓慢,因此病程时间也比较长。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并没有得到明显的突破,但是最关键的就是要及时提供救治和诊断,否则疾病进一步发展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同时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人数也越来越多。主要是由于气道阻力以及呼吸驱动的不断增加,导致肺动态过度充气,从而患者会出现缺氧症状[2-3]。目前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常见的办法就是抗感染和力咳,但是整体的效果比较差,特别是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因此需要选择和研究更加适合患者的方式。临床治疗期间,常规疗法的实施,难以将患者表现出的Ⅱ型呼吸衰竭现象进行纠正,并且普通机械通气方法的实施,患者表现出呼吸机依赖的概率较为显著[4]。此外,无创呼吸机的实施,可以将患者痛苦感最大程度减少,并且对于镇静剂等系列药物的使用可以充分避免。
综上所述,研究对象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利于患者疾病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