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间接故意”重要争论问题的研究
——评《刑法中的间接故意研究》

2021-09-13 02:23:28欧超荣
社会科学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区分刑法犯罪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刑法学面临多次转型,各种理论兴起,许多争论问题被提出,刑法“间接故意”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由焦阳所著的《刑法中的间接故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开启了对刑法学的新探讨。

围绕“间接故意”开展的主题研究。在刑法学理论体系中,犯罪故意在犯罪认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该书将着眼点放在“间接故意”这一主题上,依靠刑法基础理论开展研究,详细论述了间接故意的产生、间接故意的含义、间接故意的特征等。间接故意主题研究涉及刑法学、犯罪学、心理学等学科,该书融合不同学科搭建理论框架,避免了不同理论体系的争论,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案例全面分析,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始终把守犯罪主观边界,严格遵循故意的“底线”,绝不越过法网之限。

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的核心争论。本书对间接故意问题的阐释,主要通过对比分析展开,作者区分了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这两个概念,并探讨了二者背后所牵扯的意志因素。该书在论述间接故意的本质与特征后,分析了阶层式犯罪论体系与双层次犯罪论体系中的间接故意地位。伴随时代的发展变迁,犯罪论不断丰富,间接故意地位处在变化之中。把握间接故意问题需要明确其心理构造,而认识因素、情感因素与意志因素都会产生影响。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均具备上述要素,但二者存在构成因素、存在范围与主观恶性的差异。在区分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时,作者仍然延续上述思维逻辑,分析了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的心理和规范内涵,并指出二者在心理生成机制上的相似性,将行为动机作为重要的区分标准之一。

间接故意本体构成与事后判断的理性思考。对于间接故意问题的研究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该书在前人基础上论述了间接故意争论性问题,区分了易混淆概念,对刑法学理论发展起到了极大推进创新作用,实属不易。作者论述了间接故意本体构成与事后判断问题,分析了间接故意犯罪的形态特点,提出了间接故意认定的方法论依据与刑诉法依据。

应该说,本书针对间接故意问题所进行的研究,不仅采用了许多新概念,包括立法中的故意规定透视、刑法理论上的间接故意概念等,而且阐述了间接故意的体系地位、间接故意的构造等诸多论题,内容完整丰富、资料非常详实、论证充分深刻,表明该书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还兼具开阔视野与非凡见识。

书名:《刑法中的间接故意研究》

作者:焦阳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七章:第一章为“间接故意概述”,是对本研究的概括与引导。第二章为“间接故意的体系地位”。第三章为“间接故意的构造”,属于本研究的本体论内容。间接故意的心理构造包含认识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三大类。第四章为“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属于本研究的关系论范畴。第五章为“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仍属于本研究的关系论范畴。第六章为“间接故意犯罪的形态”。一般来说,间接故意犯罪的未遂、中止没有处罚的必要,但可以有既遂形态,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仍然是判断既未遂状态的根本学说。第七章为“间接故意的认定”,属于面向实务的内容,也是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交叉综合的内容。

猜你喜欢
区分刑法犯罪
区分“旁”“榜”“傍”
你能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吗
过度刑法化的倾向及其纠正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5:02
Televisions
教你区分功和功率
刑法适用与刑法教义学的向度
刑法论丛(2016年3期)2016-06-01 12:15:17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罪数区分的实践判定
释疑刑法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