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巧 刘 娇
1.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北京 100191;
2.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北京 100191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1]国术,即中国武术,在国家和民族饱受欺辱的民国时期,于当时不仅是一项锻炼身体的体育技能,更承载着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强国强种的复兴重任。霍元甲、蔡龙云、刘百川、孙禄堂等武术家打败国外挑衅者的事迹,有力的维护了民族自尊和自信, 习武由此成为有识之士眼中提高国民体质, 进而改造整个中国社会的重要手段。[2]南京国民政府及孙中山、张之江等先进人士积极倡导尚武精神,肯定了国术在健体强身、技击自卫、强国强种、振兴中华等方面的价值。在这一社会背景的驱使下,“国术竞赛”成为政府联合民间国术组织、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这一时期的竞赛主要有三类:全国运动会中的武术比赛、中央国术馆国考和国术擂台赛。[3]国术竞赛在国术发展中具有导向作用,是人们观察、了解国术的窗口,是国术发展的向导。以竞赛为手段,不仅对民众强化了“强国强种”的军国民体育思想,同时使得中国武术不再固步自封,撇开了门户之见,为该时期武术的发展注入了进步思想,拉开了中华武术复兴的序幕,改善了武术界腐朽的传统思想,促进了地方武术赛事的举办,完善了武术赛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文中所指的期刊,不同于单独印行的著作, 它有固定的刊名, 以卷、期或者按照年、月连续出版, 依据一定的编辑规则, 将不同类型的内容编辑成册。本研究以清末民初时期为时间背景,以刊登武术为主要内容的期刊为研究对象。民国国术期刊所倡导的“尚武精神”,从初创提倡到发展改革再到大力推广,形成了“国术科学化”的体育思潮和“全民国术化”的体育热潮。总体而言, 民国时期的武术传播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这与当时面临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武术转变为“国术”,就此担负着救国图存的重任。民国武术史研究内容十分广博, 出版了大量为后世珍视的武术史资料, 在研究方法上重视文献资料的收集及实地考察, 出现了如唐豪、徐哲东这样不顾个人安危, 勇于探索的学者, 对诸多拳种起源深入考证, 提出新的观点, 给当时的学术风气带来了一股清流,为武术史研究提供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开创工作。[4]前人的研究,已经为学术界探明了方向。今日之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今日之武术更当放今日之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5]当前在构建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征程中,中华民族正朝着民族的伟大复兴迈进,武术事业也处在快速成长阶段,这也为武术竞赛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武术赛事反映着社会发展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武术对民族精神的鼓舞和振奋、对民众的凝聚和动员与健身技击的功能。武术竞赛仍然是现在武术发展的主要形式,今天武术与民国时期国术有相近之处,都呈现出参与群体繁杂化、形式多样化、赛事属性多元化的特征。梳理民国国术竞赛的历史发展历程,剖析其在社会背景下更深层的价值,引发对当今各种类武术竞赛的发展创新的思考和启发,有助于武术人才选拔形式及武术自身发展,值得当今武术比赛借鉴与思考,以此促进新时代武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民国历时38年,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政治上,清王朝没落,中国步入近代最混乱的时期,为了争夺王权,内部军阀涌现,上至政府管理,下至社会管理,尽是一片污糟。这一“内忧”,导致西方列强不断的涌入中国大地。数次对外抗战,屡战屡败,中国不得不强撑“残躯”,面对“外患”,主权丧失,割地赔款,这一时期的中华民族饱受列强凌辱;经济上,官僚资本大发国难财,对经济的垄断和掠夺,只是民族工业破产、农村经济衰败。再加上战争的爆发,使得本就赤字当头的财政经济进一步恶化,急速下降的农业、纷纷倒闭的工商业,清政府为了支付列强的“赔款”,苛捐杂税,致使饿殍满野。文化上,封建时期的旧思想和涌入的西方思想发生激烈的碰撞。整个民国时期,西方列强在进行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对中华民族强制推行“西方文化”,企图将中华民族“全盘西化”。奋起反抗的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在自强图存的道路上艰苦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变法我,都是对凭借坚船利炮侵略中华而来的西方文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中国文化危机做出的回击,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总之, 在综合国力每况愈下,人们生活在内忧外患的水深火热的社会之中,国民体质日渐下降。据此, 毛泽东指出“国力弱,武风不振, 民族之体质, 日趋轻细”, 论证了“欲文明其精神, 先自野蛮其体魄”的哲学道理。武术作为中国特有之武技, 被国人赋予了“振兴中华、强国强种”的历史责任, 梁启超先生的《论尚武》中, 说到“尚武者国民之元气, 国家所恃以成立, 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也”;[6]孙中山先生在1919年为精武体育会写下“尚武精神”,这一时期出现了像霍元甲、孙禄堂、杨露禅等武术大家, 民国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为武术比赛的成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7]面对当时的民族危机,传统武术也在其中贡献了它的力量。
民国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 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些先进爱国人士经过对当前的情况的深刻思考,认为想要救中国就必须学习西方文化, 促使中国开始步入近代化。体育是作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跟随而来, 但是却与中华民族之固有的“国术”产生碰撞与交流。“体育本身属于外来词, “直接来源于日本, 它的对应词Physical Education简化为体育”,“近代西方体育输入后, 中国引用的体育概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体操’, 一个是:‘体育’, 体操是洋务运动后期传入中国并开始运用的, 至‘五四运动’以前是体育的代名词”。[8]鸦片战争后, 随着欧美近代体育传入, 加上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抨击, 武术生存和发展空间日渐狭小。
中国传统武术宗派繁多,武术之林犹如大海,它由千百个像河川一样的宗派汇聚而成,各宗派间相互推动、相互竞争,形成了武术的百花齐放。但宗派的封闭性与排他性阻碍了了宗派与社会以及宗派之间的互动交流。即使是在比武竞赛中也大多囿于宗派之见,互争高低,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在竞赛中若遇同门同派,则会因顾及同门之谊而消极待赛;在比赛中若遇异门异派则会大打出手,直至打得头破血流、非死即伤;还有一些资深武者,因为顾虑比赛失败后,名望受损,而拒绝参加比赛。
民国时期全国运动会是指近代中国的全国运动会,共举办了七届。始办于晚清1910年,是中华民国最高级别的运动会,在1924年5月22日到24日召开的第3届全国运动会上, 武术首次被列为表演项目。[3]民国全运会作为近代民国时期我国国家性质的大型综合体育赛事,是近代中国体育发展水平的一面旗帜,是民国时期屈指可数的体育盛事。体育发展和社会系统是息息相关的。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经济崩溃,民不聊生,近代中国体育事业也随之衰落,全运会多年停办。第七届全运会举办于解放战争后期,比赛期间秩序受限,评判结果多难以服众,但台湾代表队的参加是对中国领土主权完整性的体育表达,因此,在当时社会乱象中,第七届全运会仍为一大亮点。中央国术馆,其全称是“中央国术馆体育传习所”,由张之江先生等创办,以培养军队教官、中等以上学校教工及公共体育场所指导员为目的,后由国民政府直接领导,于是便改为中央国术馆。中央国术馆成立后,国术考试成为选拔国术人才、推行国术的重要途径。国术考试分三级:国考、省 (市) 考、县考。其中国考是由中央国术馆呈报国民政府而举办的最高级别的武术考试, 也是民国时期影响最大的武术,被称为武术的选才大典, 民国时期共举行了两届国考。[3]1928年10月第一届和1933年10月20日至30日第二届都在南京公共体育场举行。民国时期擂台赛以李景林组织的浙江国术游艺会最具代表性,这一比赛形式与传统武术的擂台赛不尽相似。经过两次国术擂台赛后,其规则趋于完善。后因资金短缺、李景林的去世等种种原因中止了国术擂台赛的进一步探索。
表1 国术竞赛全运会情况一览表(1924-1948年)
运动会在民国时期是典型的新型事物,在外国人的组织操办下诞生。全运会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发展时期——萌芽草创期、缓慢启动期、稳步发展期和停顿衰落期,其中, 第一、二届属于萌芽草创期, 第三届属于缓慢启动期, 第四、五、六届属于稳步发展期, 第七届属于停顿衰落期。[9]
从表2可以看出,全国运动作为综合型武术赛事多以团队的形式参赛。这与当时武术仍为表演项目有关;而具有官办性质的中央国术馆国考,由于有政府的支持得以在全国各地开展,所以参赛人数也较多。也因为其性质,国考被寄以提高国力和国民体质的厚望,背负着“强国强种、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国术擂台赛,一直被后人称之为“民国版华山论剑”,“擂台赛”这一比赛形式,是中国传统体育比赛最常见的比赛形式,与之前不同的是,民国时期的国术擂台赛不仅使参赛者在这一平台上展现自己技术水平和武德修养,更进一步打破了中国传统武术的门户之见,即是传统武术走出固步自封的第一步,为之后武术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技术和思想上的支持。
表2 全国运动会、国考和擂台赛的国术竞赛参赛人数统计表
表3 全国运动会、国考和擂台赛的国术竞赛项目设置
表4 全国运动会、国考和擂台赛的国术竞赛评判规则
民国七届全运会的国术比赛,较之前的“打擂”“比武”,无论是比赛形式上,还是在内容和规则上都有很大的改变。内容丰富,既有拳种表演,又有搏击对抗。国术国考的官办性质决定了其主要是为对民众宣言、引导“尚武救国”“强国强种”的军国民教育思想服务的,这就造成了对宗派之争、比赛规则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配置不当等问题的忽视。国术擂台赛作为国术竞赛项目之一,可见虽与传统擂台赛相似,但仍有其新式之处。两次擂台赛的举办,使得国术擂台赛的规则基本成型,但仍然没有非常科学、统一的规则,后随着筹办人李景林的去世国术擂台赛的探索也就随之中止了。
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欲摘“东亚病夫”之辱,就需人民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身强则民强,民强则国强,国强则无外辱。无论是由西方人发起的全运会,还是宣扬“尚武精神”的中央国术馆国考,以及有着传统武术竞赛影子的的国术擂台赛都是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对武术内涵的充实,对规则制度的完善,同时也在唤醒着国人的“尚武救国”的情怀。日渐深重的民族危机,让中华人民感受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而国术,在社会动荡的民国时期,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让国人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国术竞赛的举办彰显了国人不屈不饶,永不言败的抗争精神。
武术赛事的发展历程反映着社会发展历程。现代武术赛事的形成和发展经历概括为三个阶段:起始阶段、过渡阶段、发展阶段。民国时期的起始阶段, 主要担负“强国强种”的历史责任, 注重民族和国家利益, 具有较强的暴力性和规则模糊等不足之处。[10]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进攻下,西方文化也涌入中国,拥有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天朝上国”即便惊叹而又恐慌,仍然表现出强烈的抗争性。在经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兴西学”“倡洋务”等一系列变革的失败后,政府和先进爱国人士将目光转向了拥有浓郁中华传统文化且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的国术之上,寄寓国术“强国强种”的厚望。而武术赛事是武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如1929年10月,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擂台比赛在浙江杭州举行,比赛当时,杭州城万人空巷,更是有数万观众涌进演武观看武术高手的对决。[11]在当时通讯、交通条件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仍出现这样的盛况,可见赛事的传播能力之强大。霍元甲、杨露禅、孙禄堂等民族武术英雄打败外国挑衅者更是有力地回击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在极大地提升了民族自信力的同时,也奠定了武术的社会历史地位。
民国时期的国术考试、游艺活动、竞技比赛真正起到了推动武术普及、激发民族精神、引领武术发展方向、带动整个武术事业发展的作用。[12]当武术处在社会动荡时期时,显示出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民族精神的激励、对爱国思想的加强。而就目前的经济武术比赛来看,一些武术文化研究者认为,当今的竞技武术比赛更多是对金牌数、利益的追求甚至成为地方官员显示政绩的手段。这就造成了现代与传统脱节,竞技武术比赛并未将武术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出来并传承下去。着眼今天,定期开展武术竞赛是武术主管部门主要工作之一,也是武术最常见的发展方式。如:世界武术锦标赛、全国武术锦标赛、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等等名目繁多,但就比赛内容而言,基本上都采用竞技武术体系;就比赛形式而言,大都采用竞技比赛的形式。回顾历史,民国时的国术国考采用套路演练和对抗技击的“打练结合”的形式,考试内容除技术方面外,还有理论考核。尽管当时在起步阶段,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却牢牢把握武术的本质来开展,在传播武术、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带动了整个武术事业的发展。面对当代存于民间的传统武术拳种的日渐凋零、学习武术在中小学的名存实亡、武术的普及性大幅降低等问题,应追踪溯源,回归本质。如何让武术更好地为中华文化创繁荣,为中华民族伟大事业谋复兴,是未来武术发展要面对的新挑战。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陈炎称武术这一中国元素是人文版的“四大发明”之一,它“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情感方式”,是“中国文化最为集中、最有特色的表现形式”。[13]民国时期,作为国粹的武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艰难的进行自身的转型,走出国门,便是武术转型的体现之一。中央国术馆在张之江的带领下多次出访,受到了欢迎和好评;1933年, 张之江率领中国武术代表团, 到日本各地表演访问, 受到日本人民的欢迎和好评。[14]1936年, 第十一届奥运会在柏林举行, 国民政府决定派遣中国代表团参赛。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和褚民谊、邹鲁、吴铁城等人建议, 组建一支武术队, 随奥运代表团赴欧洲各大城市表演。[15]武术表演受欢迎程度,《申报》中有详细记载:国术之表演, 每日节目更换, 亦颇得观众欢迎,为限制观众维持秩序起见, 由总商会规定购票入场……, 场内可容纳五六千人, 但每场仍系拥挤, 座位尚感不敷应用,在最后一日, 为普及宣传起见, 是日公开表演国术, 不售票, 惟距表演三时前, 已告人满为患, 挤得水泄不通,秩序无法维持, 随将场门关闭, 盖不准出入矣,后至者均不得其门而入,概抱向隅之叹。[16]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率领“国术”代表团出访东南亚后, 各地华侨纷纷建立武术馆、武术学校, 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国际化。[17]武术从“被动地”成为“强国强种,复兴中华”的救命稻草转变成为“主动地”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是转型的成功,更是与时俱进的体现。鲁迅先生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化,世界是由各个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组成的,而每个民族文化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先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才能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获得文化在世界上生存的权利,世界也才称之为世界。新世界,新环境,武术要迈出国门,走向国际,既不能抱残守缺,更不能全盘西化,而是要顺应时代发展,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创建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