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2021-09-12 03:02席玮李慧平谢梦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中国可持续发展旅游

席玮 李慧平 谢梦

摘 要:作为本真性旅游的实践代表,旅游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以 CNKI 数据库中 1996—2019 年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期刊论文为基础,对筛选出的2359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借助Citespace工具,采用共词分析法、共被引分析以及可视化技术,梳理和归纳相应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虽然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尚未形成紧密而系统的体系,学者之间以及机构之间的独立性过强;1996—2006年,对可持续旅游的文献研究增加较快,初步形成了核心刊物群,2006—2010年是旅游业发展研究的高峰期,但多集中在宏观层面上,2010—2019年间出现了可持续旅游的细化分支研究,但却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可持续旅游本身。因此,应加强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本身定义、框架、结构等的剖析。生态文明、乡村旅游和低碳旅游等方面研究是近年来的主要热点,从不同角度探讨以促进旅游可持續发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应加强微观层面的研究,如新型旅游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旅游科技融入等。

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Citespace;研究前沿;中国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1-0133-04

引言

旅游业是综合性极强的产业,作为绿色发展的风向标,对于关联产业动态研究极其敏感。近年来,旅游供需拥挤度显著变化,旅游业供不应求的状况层出不穷,生态病态化现象严重,使得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研究热点。早在1990年“可持续旅游”一词便应运而生了,此后世界旅游组织陆续设立了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中国16个旅游热门景区均被选为观测点,其中阳朔、张家界最为出名,这为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以往国内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针对性的定量统计分析,对于文献的梳理较少。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知识,回顾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程,并找出了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以期为今后学者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向。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 CNKI 数据库,通过高级检索功能,检索“篇名”中含有“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期刊论文,筛选出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期刊论文,使其更具有代表性。本文将检索时间限定为 1996—2019 年,且排除掉不相关的会议等文献干扰,得到 2 626 篇符合条件的相关文献,另剔除掉不含关键词以及部分重复的文献267篇,最终得到2 359 篇有效文献,将其作为共现可视化分析的样本数据库。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选用文献计量学中的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利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5.4软件,对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状况进行直观的分析。科学知识图谱方法能够帮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做出有效的判读、搜索、决策、预测等,且综合应用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统计学知识[1],因此自提出以来,一直广受关注。

二、文献计量分析

(一)研究进程概述

从检索结果来看,1996年1月至 2019 年 7 月,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关论文数量共计2 359 篇,整体上呈现缓慢波动上升再缓慢波动下降的趋势。根据文献总量特征,发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文献发展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以 2002年、2011年为界,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具体来讲,第一阶段,1996—2002 年,该阶段相关文献数量较少,增长较为平稳,属于萌芽期,年均期刊论文 46.6 篇;第二阶段,2003—2011 年,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迅速成长阶段,发文量迅速增长,年均期刊论文 153篇,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6%;第三阶段,2012—2019年,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趋于成熟,论文数量逐年递减(此处2019年为预测值),总数为 690篇,占总发文量的 29.25%。

(二)文献作者、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通过文献统计分析功能,得到作者之间合作的相关图谱,发现中国学者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没有统一的体系,大部分都各成一派,且发文量都相对较少,仅明庆忠一人发文量达10篇以上,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学者仅占发文数量2篇以上所有学者的5.7%,且学者之间合作较少,导致差距过大。影响力较大的作者有明庆忠、甄翌、廖军华、唐承财、陈文捷、熊礼明等,图谱中均有明显的突现点。从半衰期来看,明庆忠影响期限最大,为10年,2000年以后杨桂华的影响逐渐变大,2008年以后廖军华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影响力较大,其他学者的半衰期均不超过1年,影响较为短暂。由此可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较强的领军人物及团队。学者之间目前这种百家争鸣的状态,使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分支较多,但就旅游可持续发展本身的研究,却缺乏专业性,权威性。同理,对文献发文单位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得到关系图谱,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节点最大,表示其发文数量以及影响力最大[1]。除此之外,发文数量在10篇以上的机构仅占发文数量在2篇以上所有机构的2.4%。可见,我国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比较欠缺。从发文机构的地理位置来看,影响力较大的发文机构域分布较广,涉及我国东南西北各大区域,说明旅游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影响范围广,基本是全国各地区都关注的热点问题,且东部地区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较高于西部地区,但东部较发达地区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却较为欠缺,西部地区以及东部较发达地区应加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关键词共现分析。通过对1996—2018年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趋势图的描绘,可以发现,1996开始,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词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08年达到高峰,2006—2009年间,我国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百家争鸣,出现了许多新的方向;2011—2013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骤降,其间新多数学者围绕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来进行研究[2~3];2013—2018年,共现词数逐渐波动上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将进入新的热潮。

猜你喜欢
中国可持续发展旅游
旅游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