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关注

2021-09-12 12:18李秀珍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9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李秀珍

摘 要:中学阶段是学生情感态度发展的重要时期,有效地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历史教学中,教师却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出现两极分化严重、厌学等现象。旨在说明如何从满足学生基本需要的角度来达到关注学生情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情感关注;基本需要

中学阶段,属于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什么是情感?我们应该如何关注学生情感?《心理学大辞典》给出这样的解释:“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满足的五种基本需要有:(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它实际包含了人们对情感满足的需要,同时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当学生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如适当的饮食,安全的课堂环境,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价值。而作为人文性较强的历史学科,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我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关注学生。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安全感为人们的第一心理需求,只有这种安全感才能带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因此,在上课伊始,我通常会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说说最近的重大新闻,或刚刚发生的对学生有启迪的事情,或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尽快安静下来。当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时,通常我会注视他,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轻轻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学生一般都能领会,并很快纠正他们的错误做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以安全感,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乔治敦大学研究顾问布朗(Bernard Brown)以及教授罗森巴姆(Lilian Rosenbaum)曾对4000名周岁儿童进行智能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儿童的智力测验成绩会因情绪紧张而大大下降,并由此得出推断:“如果儿童紧张程度能有效获得改善,那么儿童的智商可提高5%~10%。”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减轻学生的压力与紧张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利。

二、爱学生,满足他们“爱与归属的需要”

在历史教学中,我尽力做到包容每个学生。首先,在接班的开始,我用尽量少的时间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上课时,称呼其名字,让学生发现自己被尊重。其次,时时发现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看到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多给学生鼓励和表扬,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并因此唤起对教师的爱。我教过这样一位小女孩,有一次我得了重感冒,她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老师,您感冒好点了吗?嗓子还痛吗?看您今天带病上课我们很心疼您,希望您能尽快好起来!”我当时很感动。后来有一次上课过程中我提问到了她,她回答得很好,我随口说了一句:“回答得非常好,老师也很喜欢像你这样懂事的孩子。”我当时并没觉出什么,谁知下课后,这位学生跑到我身边,激动地对我说:“老师,听到您对我的评价我太高兴了,谢谢老师!”后来这位学生的历史学习非常努力,一直在提高,由班级的中游进入了上游,最后升入一所理想的学校。在每个家长眼中,孩子就是家里的“宝贝”,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千万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或某方面不足,就对其全盤否定,要时时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当然,爱学生并不等于纵容学生,不等于对学生无原则地爱。学生如果犯了错误,我们还是要严肃地给予批评指正。

三、选择适合学生及内容的有效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我在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认真钻研课程标准,选择适合的方法,教“有生命的历史”。以“北伐战争”一课为例,首先,以导激疑、激趣,通过播放歌曲带领学生走进那个时代,并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对该段历史的思考,从而导入课题。其次,在教学环节,以丰富的材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知历史,如本课中我运用了《探索·发现》中汀泗桥战役的视频,使学生从思想上形成共鸣,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再次,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本课中我设计了填写表格的方式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小组对问题“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那么,我们说国民革命到底胜利了还是失败了”的探讨,从而突破了重难点。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学习,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自觉转变过去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转变只重知识的获得为“知情并重”。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做一位既熟知专业知识又懂得关注学生心理的合格教师。

参考文献:

刘少虎.情感教学在中学历史课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益阳师专学报,1994(2):90-91.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教学
试论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对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功能的几点思考
浅谈少数民族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影响名师成长的威胁性刺激及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环境史与中学历史教学
浅谈甘肃乡土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利用
多媒体技术对中学历史高效教学的促进作用
基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