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娜
内容摘要:鲁班窑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据文献记载为北魏时期尼寺的附属石窟。2014至2018年,云冈石窟研究院对鲁班窑石窟进行维修、保护的同时,进行了考古调查。该石窟现存三座洞窟,窟内雕刻风化严重,但雕刻内容仍可辨析。根据该石窟的现存遗迹以及出土遗物可判断其为统一规划、设计的皇家石窟寺。鲁班窑石窟对于研究北魏平城地区石窟寺的布局、兴衰,北魏佛教艺术的特征以及“云冈模式”对我国石窟寺的影响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山西大同;北魏;鲁班窑石窟
中图分类号:K87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1)03-0069-10
Abstract:The Lubanyao Grottoes are located at the southern foot of Wuzhou Mountain in the western suburbs of Datong City, Shanxi Province. To the north,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a river, lie the Yungang Grottoes.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se caves were once a subsidiary of a local nunnery during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From 2014 to 2018, the Yungang Grottoes Research Institute carried out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site; this report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these investigations as well as a brief history of the grottoes. In total there are three caves in the site. The carvings in the caves have weathered considerably but the contents remain legible. Based on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caves and the excavated relics, it can be determined that these grottoes are another set of royal cave temple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Yungang Grottoes that were planned and designed in a unified way. The Lubanyao Grottoes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studying the layout of Northern Wei cave temples,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is style of temple design in the Pingcheng are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ern Wei Buddhist ar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Yungang Model” on the cave temples of China.
Keywords:Datong; Shanxi; Northern Wei dynasty; Lubanyao Grottoes
鲁班窑石窟坐落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云岡石窟西界墙616m处十里河西岸的山丘东端,地理坐标东经113°06′57.8″,北纬40°06′57.4″,海拔1165m(图1)。2014年至2018年,云冈石窟研究院对鲁班窑石窟进行维修保护,同时进行了考古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 石窟调查
鲁班窑石窟开凿在侏罗纪砂岩山体上,石壁呈南北走向。现存三座洞窟,坐西朝东,由北至南依次编号为第1、2、3窟。石窟外立壁风化严重,残存部分雕刻和建筑遗迹。外立壁上部现存 22个梁孔,梁孔宽0.18—0.46m、深0.13—0.65m,梁孔下沿距地面高0.32—0.9m。窟顶黄土经过夯筑,其外缘石片垒砌,大约是辽金时期的石墙(图2)。
(一)第1窟
1. 洞窟现状
第 1窟位于北端,洞窟平面呈马蹄形,窟顶为穹窿顶,略平。洞窟中心砌佛坛。窟门呈长方形,高3.3m、宽2.35m、厚 0.9m,保存较为完整。窟门门处有后期加装木门留下的痕迹。窟门外左右两侧的地面上各有一个虎头石墩。右侧的风化严重,残长0.8m、残宽0.4m、高0.25m;左侧保存较为完整,长0.89m、宽0.46m、高0.25m。
洞窟内宽6.75m、进深4.76m、高4.05m。窟顶有明显的南北向凿痕和黑色的烟熏痕迹。洞窟中心以砂岩石块垒砌佛坛,平面呈回字形,石块间以束腰银锭型榫卯固定,佛坛西南角的石块缺失。佛坛残高0.31m,分为上下两层:下层长2.65m、宽2.25m、高0.21m;上层长1.95m、宽1.85m,高0.1m(图3、4)。
洞窟四壁雕刻自下而上分四层。第1层砌砂岩裙石,裙石高0.23—0.8m、宽0.5—0.8m、厚0.6m,现存10块,石块间以束腰银锭型榫卯连接。石块北壁以浅浮雕形式雕刻力士,保存较差。力士身体呈半蹲状,扭腰耸胯,上身赤裸,身披帔帛,下身着犊鼻裤,双手向上作托举状。洞窟北壁下层现存7身,高0.56m,西壁下层现存2身,高0.45m。
第2层为千佛雕刻。千佛雕于尖拱龛内,头顶肉髻,面部五官模糊,施禅定印,结跏趺坐,高0.22—0.29m、宽0.24—0.25m。千佛所着佛衣为通肩式,按照搭覆方式分为两种:一种为前搭裹右肩通肩式,另一种为V形领通肩式,这两种佛衣的排布没有规律。千佛雕刻现存于东、南、西三壁,其中东壁现存三层千佛,南壁现存三层千佛,南壁壁面有明显的圆拱形凿痕,破坏了千佛雕刻,应是后代所为。西壁现存三层千佛。北壁无存。
第3层雕三角帷幕纹,呈单层倒三角形帷幕带状整齐排列,宽0.28m,北、东、南三壁保存较为完整,西壁无存。
第4层雕回字纹,纹带宽0.37m,北、东、南三壁保存较为完整,西壁无存(图5)。
洞窟外立壁的雕刻模糊不清,仅在窟门门楣的两侧留存二龙反顾,窟门右侧下部残留力士腿部。
2. 洞窟遗物
洞窟内发现石雕18件,保存较完整的有8件:
佛身残段(2014DL1窟内:2)。砂岩,表面呈弧形,刻有数条V字形弧线,为佛像法衣的部分衣褶,残长0.17m、宽0.02—0.05m、高0.23m。
背光残件(2014DL1窟内:3)。砂岩,表面经打磨、刻有装饰。右侧凿刻成弧形、向上内收。左侧凿平,距下沿8cm处凿一卯槽,长0.04m、宽0.02m、深0.02m。石构件表面雕刻单组叶片波状卷草纹,两边分别表现叶片,斜向重复排列。这件石构件应为组成佛像背光的构件,长0.37m、宽0.01—0.08m、厚0.05m。
千佛列龛残件(2014DL1窟内:8)。砂岩,石雕断为三部分,居中处雕有两个横向排列的佛龛。佛龛为尖拱龛,平面近梯形,上窄下宽,龛顶部雕有弧形凸棱,每龛内各雕坐佛一尊,施禅定印,结跏趺坐,面部、衣饰不详。左龛佛像下雕横排方形凸起。佛龛下方表面平整,靠下处有一长方形凿痕,整体残长0.1m、厚0.01—0.02m、高0.1—0.16m。
供养人(2014DL1窟内:11)。砂岩,居中处刻画两条宽棱,将图像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刻画供养人形象,左右并排,服饰、姿态相同。右侧残存供养人左臂,中间残存供养人头部,左侧为供养人头部及左半身。供养人着交领窄袖大袍,下摆衣缘较宽,双手合十置于胸前,脚部鞋样不清。图像下部残存一弧线,整体残长0.12m、宽0.08m、高0.2m。
金翅鸟残件(2014DL1窟内:17)。砂岩,残存部分为鸟的腹部及大腿部分。大腿较粗壮,左侧大腿下残存部分小腿,关节弯曲,呈站立状。腹部两侧及大腿上部刻画近似五边形的翎羽,残长0.13m、宽0.17m、高0.1m。
佛头(2014DL1窟内:1)。砂岩,残存佛像头部,面部方圆,眼睛可见其轮廓呈圆形、微凸,鼻梁高挺,嘴角上扬呈微笑状,双耳长垂,头顶肉髻略残,佛像头部两侧及双耳后可见朱红颜料。残长0.1m、宽0.05m、高0.12m。
佛头(2014DL1窟内:13)。砂岩,佛像仅存头部,面部方圆,眼窝较深,鼻梁高挺,嘴仅见轮廓,双耳未见,头顶肉髻。残长0.08m、宽0.04m、高0.11m。
佛身残段(2014DL1窟内:10)。砂岩,石雕件断为两部分,表面呈弧形,仅中间处刻一条弧线。残长0.14m、宽0.03~0.06m、高0.18m。
(二)第2窟
1. 洞窟现状
第2窟位于第1窟的南侧。洞窟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略平。窟门为长方形,门拱处略呈拱形,高2.9—3.1m、宽2.2m、厚0.8m,门拱处有后代加装木门留下的痕迹(图6)。窟门外左右两侧的虎头石墩风化严重,已看不出原貌。
洞窟内宽6.4m、进深4.35m、高3.4—3.8m。窟顶不平整,有明显石块坍塌的痕迹,保存较差。洞窟的北壁、西壁有明显的盗凿痕迹。地面的西部、东部、北部还留存辽金时期的铺砖。洞窟中心有以砂岩石块垒砌的佛坛,石块间以束腰型榫卯固定,保存不完整。佛坛平面呈回字形,分为上下两層,通高0.3m、长2.52m、宽2.42m,下层高0.16m,仅存东部、东南角及东北角,上层高0.14m,仅存东北角。洞窟西北角现存一尊雕像,仅存脚部,根据所在位置判断此雕像应为胁侍菩萨,同时又由于该造像位于辽砖之上,可判断此像应是在辽金或辽金之后摆放于此。
洞窟四壁雕刻从下至上分为5层,第1层为力士,洞窟北壁现存2尊,南壁现存2尊,高0.74m、宽0.45m。力士逆发,胡相,面目狰狞,上身赤裸,身披佩帛,下着犊鼻裤,双手呈托举状;第2层为莲瓣纹,长0.15m、宽0.15m,仅北壁有留存;第3层为千佛,千佛高0.52—0.6m、宽0.38—0.4m,尺寸较第 1窟者略大,仅以线条表现。龛内坐佛头顶肉髻,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佛衣分为两式:一种为前搭裹右肩通肩式,另一种为V形领通肩式。洞窟东壁现存千佛4层,南壁现存千佛4层,西壁现存千佛2层,北壁现存千佛4层。第4层为三角帷幕纹带,大小三角形交替组合,其间内衬折叠帷幕,宽0.28m,仅北壁保存较好;第5层为回字纹带,纹带宽0.44m,仅北壁保存较好。
洞窟外立壁窟门北侧的上部和中部现存两处雕刻,北侧上部雕刻较为繁复。佛龛龛楣分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第1层位于龛楣之上,尖拱龛的龛楣上现存7尊坐佛,坐佛头顶肉髻,细颈削肩,身着褒衣博带式佛衣,施禅定印,结跏趺坐。第2层位于龛楣的左右两侧,各雕4身供养天,供养天身着夹领长裙,双手合十。第3层雕12尊坐佛,现存10尊。龛楣左右两侧雕二龙反顾,现仅存左侧龙形。龛内雕刻释迦多宝二佛并坐,风化严重,仅存轮廓。北侧中部的雕刻风化较为严重,仅存轮廓。根据轮廓辨析此处佛龛为圆拱龛,龛内雕释迦牟尼佛与多宝佛。
2. 洞窟内遗物
窟内发现10件石雕,保存较好的有4件:
浅浮雕佛像残件(2018DL2窟:1)。细砂岩。以浅浮雕形式表现佛像,头部、腿部缺失,仅剩身躯。坐佛身着V形领通肩佛衣,施禅定印,结跏趺坐,残高0.15m、残宽0.14m、厚0.065m。该残件背面无凿痕,质地与鲁班窑石窟石质略有不同。
背光残件(2018DL2窟:2)。细砂岩。残存三角形轮廓,以浅浮雕手法表现坐佛。左上部雕坐佛一尊,头部、左臂缺失,身着V形领通肩僧衣,施禅定印,结跏趺坐。石雕左下部残存佛像头部,头顶肉髻,有椭圆形头光。石雕的右侧残存背光,背光之上残留帔帛雕刻。石雕残长0.27m、高0.29m、厚0.038m。该残件背面无凿痕,质地与鲁班窑石窟石质略有不同。
莲花座残件(2018DL2窟:3)。砂岩。以浅浮雕形式表现覆莲,莲瓣为双层,右侧莲瓣保存较为完整,左侧有残缺。石雕残长0.37m、高为0.16m,厚0.116m。
立佛像(2018DL2窟:4)。砂岩。发现于第2窟中央佛坛之上,佛像为高浮雕,残留红色颜料,佛身侧面有花纹。佛像头部、手、脚皆缺失,小腹微挺,身着通肩式佛衣,佛衣下摆雕有花纹。佛衣线条流畅,衣薄贴体,凸显身体轮廓,犍陀罗风格明显。佛像残高1.84m、宽 0.84m、厚0.27m(图7)。
(三)第3窟
1. 洞窟现状
第 3窟位于第2窟南侧,窟顶坍塌,窟内堆满碎石和淤土。窟门呈圆拱形,有较宽裂隙,高2.5m、宽2.2m。洞窟门拱左右两侧雕供养天和天龙,保存较好。 洞窟内宽7.3m、进深5.03m、残高4.96m。洞窟中心佛坛高 0.25m,平面呈回字形。佛坛以砂岩石块垒砌,分为上下两层。下层长2.45m、宽 2.41m、高 0.16m;上层以莲瓣纹装饰,长 2.19m、宽 2.16m、高 0.9m,佛坛仅北部保存较完整,其他部分均有缺失。
洞窟四壁坍塌严重,雕刻几乎不存,仅在壁面留存小面积雕刻。从现存雕刻来看,第3窟的壁面分为3层,由下至上分别为:第1层砌砂岩裙石,现存24块,保存较为完整,仅西壁一块被毁,高0.43—1m、寬0.2—1.04m、厚 0.19—0.4m,石块间以束腰银锭型榫卯连接固定。石块北壁浅浮雕力士,力士的形态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头梳逆发,鼻梁高挺,双目深凹,面目狰狞。上身赤裸,身披帔帛,肌肉质感明显,下身着犊鼻裤,双腿半蹲。一手上举,似在托举重物,另一手叉腰,突显身躯的力量感与曲线美。另一种样貌及着装与第一种相似,仅姿态有区别。力士双臂皆呈上举状,似在奋力托举,突显力量美。第2层雕千佛,由于洞窟坍塌严重,仅在东壁、南壁、西壁有小部分残存。东壁南侧现存20尊,东壁北侧现存3尊,南壁现存6尊,西壁现存20尊。千佛雕于尖拱龛内,头顶肉髻,面部五官模糊,施禅定印,结跏趺坐。高 0.25—0.28m、宽0.26—0.29m。千佛所著佛衣样式与第1、2窟千佛相同。西壁有明显的方形凿痕,破坏了千佛雕刻,应是后代所为。洞窟的第3层雕刻三角帷幕纹,样式与第2窟相同,纹带宽0.34m,仅在南壁有部分残存(图8)。
2. 洞窟内遗物
由于第3窟坍塌严重,窟内石雕残件较多,发现石雕30余件,保存较为完整的有6件:
佛头(2018DL3窟内:1)。砂岩。磨光肉髻,头部残留黑色颜料,双耳垂肩,额头宽平,面部浑圆,鼻部损毁,眉眼细长,眼睛中部有圆形凹洞,应为后世加装眼球留下的痕迹,薄唇,嘴角上翘。高0.92m、宽0.48m、厚0.48m(图9)。
佛头(2018DL3窟内:2)。砂岩。磨光肉髻,肉髻及头部有损毁。双耳垂肩。额头宽平,面部长圆,鼻部损毁,眉眼细长,眼睛中部有圆形凹洞,应为后世加装眼球留下的痕迹,嘴部损毁,嘴角上翘。高0.69m、宽0.39m、厚0.43m(图10)。
佛头(2018DL3窟内:3)。砂岩。磨光肉髻,头部左侧有损毁,双耳垂肩。额头宽平,面部长圆,鼻部损毁,仅留部分鼻翼,眉眼细长,眼睛中部有圆形凹洞,应为后世加装眼球留下的痕迹,薄唇,嘴角上翘。高0.73m、宽0.4m、厚0.4m(图11)。
佛头(2018DL3窟内:4)。砂岩。磨光肉髻,头部部分损毁,双耳垂肩。 额部宽平,面部长圆, 眉骨处有损毁,鼻部略残,眼睛中部有圆形凹洞,应为后世加装眼球留下的痕迹,薄唇,嘴角上翘。高0.61m、宽0.43m、厚0.41m(图12)。
浅浮雕化生童子像残件(2018DL3窟内:5)。砂岩。光头,仅前额处雕刘海,面部方圆,双耳垂肩。眉眼细长,眼睛微闭,嘴角上翘。上身着圆领短衣,双手置于胸前,手捧莲蕾,呈供养状。童子身躯左侧涂有少许红色,下半身残缺。高0.54m、宽0.2—0.39m、厚0.15m(图13)。
天宫伎乐浅浮雕残件(2018DL3窟内:6)。细砂岩。仿宫殿屋檐之下的尖拱龛内,以浅浮雕形式表现伎乐天。现存4身,均头梳高髻,有圆形头光,身着尖领长衫,身披佩帛,手持乐器。左侧第一身双手持碰铃,左手置于脸颊处,右手置于腹部。第二身持杖鼓,左手持鼓,右手持杖。第三身双手合掌置于胸前,似在随着音乐的节奏击掌。第四身仅存左侧身躯的少部分。高0.28m、宽0.6m、厚0.1—0.14m(图14)。
(四)窟顶与窟前
1. 窟顶与窟前的勘察
为配合鲁班窑石窟的保护项目,2014年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鲁班窑石窟的窟顶及窟前进行了勘察,并对窟前部分区域进行了清理。
窟顶地势较为平坦,东西长115—130m、南北长100m,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2000m2。窟顶地层有北魏、辽金、明清和近现代遗存的灰坑、夯土台基、房址、砖砌墙等。
窟前区域南北长103m、东西宽17—21m,面积约2000m2,地层包含辽金、明清和近现代几个时期遗存的灰坑、灰渣堆积,遗物有陶片、瓷片、瓦片及勾纹砖块。
2. 窟前遗物
窟前遗物均出自窟前堆积的扰土中,第1窟窟门前的黄土堆积中及窟前河槽清理出近70件石雕,保存较为完整的石雕有14件:
火焰纹背光残件(2014DL1窟前堆积:5)。砂岩。石雕表面和侧面经打磨,表面细线刻画波状式火焰纹,呈“S”型排列,残长0.06—0.08m、宽0.01—0.06m、厚0.007—0.01m。
莲花座残件(2014DL1窟前堆积:12)。砂岩。中心处雕刻一道凸棱,凸棱外围雕有单层覆莲,中间莲瓣较为完整,左右两侧仅存半个。莲花为双瓣,每个莲瓣内含左右对称的两个小莲瓣,莲瓣表面可见残存的铁锈红色。石雕整体残长0.17m、宽0.06m、高0.09m。
莲瓣纹残件(2014DLⅢ窟前堆积:12)。砂岩。石雕件表面经打磨,中心处磨平,其外围刻两条单弧线形成一道宽棱。宽棱外雕刻莲花纹,莲花应为双瓣,每瓣由左右对称的两个小莲瓣组成,花瓣边缘由双线刻画,小莲瓣上单线刻一弧线、弧线顶部回曲,或表示花瓣中脉。石雕表面涂红色颜料。残长0.16m、宽0.08—0.09m、高0.05m。
屋脊残件(2014DL1窟前堆积:15)。砂岩。一侧刻有4条纵向瓦垄,瓦垄宽0.01m,瓦垄之间间隔0.01m。另一侧刻有3条纵向瓦垄,与下面的四处瓦垄错缝相对。平面上方凿半圆顶,应为屋脊。残长0.12m、宽0.01—0.07m、厚0.02—0.06m。
护法残件(2014DLⅢ窟前堆积:16)。砂岩。残件下方为宽0.06m的横面,上方为其双腿,略向内弧,双脚外撇,双腿之间绕飘带。残长0.12—0.22m、厚0.005—0.02m、高0.17m。
天宫伎乐残件(2014DLⅢ窟前堆积:18)。细砂岩。石雕件残损严重,仅在一角处留有雕饰。残存雕饰处表面经打磨,减地浮雕,靠下方边缘处雕刻两缘斜抹的宽棱,宽棱表面居中处划一横线。宽棱一侧有三处雕饰,均为减地浮雕,表面再刻细线纹,一处或为飘带,形状近S型。表面刻有两条弧线:一处或为裙摆一角,表面刻有纵线四条、或表示裙褶,其下刻横线两条、或间隔区分开裙摆下缘;另一处为半圆形,表面刻两条半圆弧。残长0.11—0.21m、宽0.09—0.22m、厚0.03—0.08m。
佛像(2014DL1窟前堆积:19)。砂岩。施朱红色,头部上半部残缺,面部损坏严重,五官不清。着V领通肩大衣,胸前刻画佛衣褶纹,双臂自然下垂,残长0.12m、宽0.04m、高0.09m。
菩萨头像(2014DL1窟前堆积:21)。砂岩。脸型方圆,头梳高髻,额头较宽,双目微闭,鼻挺唇薄,嘴角微翘,下颌圆润,双耳垂肩(右耳缺失)。残长0.05m、宽0.04m、高0.09m。
千佛列龛残件(2014DL1窟前堆积土:22)。砂岩。整体呈长方体,正面有雕刻,其余各面均有凿刻痕迹。正面自上而下雕刻三排佛龛,每排并列雕刻四个佛龛。佛龛为尖拱龛,长0.88—0.96m、宽0.18—0.25m、高0.62—0.64m。
佛头(2015DLⅢ北河槽:40)。砂岩。佛像仅存脸部,面部方圆,五官可见轮廓,双耳缺失。残长0.08m、寬0.03m、高0.11m。
飞天残件(2015DLⅢ北河槽:44)。砂岩。石雕件表面刻画两层,上层似为紧挨的双腿,小腿略向左偏,呈现飘舞姿态,双腿下刻有菱形及半圆形纹饰,整体或为飞天的下半身及身后飞舞的部分飘带。残长0.19m、宽0.09m、高0.17—0.26m。
菩萨头像(2015DLⅢ北河槽:45)。砂岩。此件应为背靠背的菩萨像、现仅存头部,两头像背对,一面头像风化残损严重,面部漫漶不清,仅见右耳耳轮痕迹、呈长垂状,头发束带,顶部残;另一面头像残存上半部分,面部方圆,双眼呈瞑目状,鼻梁高挺,耳部呈长垂状,左耳耳轮较阔、长耳垂,右耳残,额部头发中分、两边呈卷状披至耳后,头发束带,顶部残损部分或为宝冠。残长0.27m、宽0.15m、高0.25m。
千佛列龛残件(2015DLⅢ北河槽坡积:47)。砂岩。残存上下两排佛龛。上部残存佛龛两处,右侧佛龛残缺多半,仅存佛龛下部,龛内佛像亦残缺、仅存结跏跌坐腿部,双手置于腿上、具体动作不清;左侧佛龛也残缺大半,仅存佛龛底部,龛内佛像仅存右腿及右臂部分,腿部应为结跏跌坐、手部不清。下部残存三处佛龛,佛龛平均残高0.23m、宽0.25m,右侧佛龛仅存佛龛左边缘的部分;中间圆拱佛龛保存较好,龛内雕一坐佛,佛像头顶肉髻,双耳长垂,面部漫漶不清,身着通肩大衣,双臂弯曲,双手结印,腿部残缺;左侧佛龛为 圆拱龛,龛左边残缺,内雕一坐佛,佛像头顶肉髻,双耳长垂,面部漫漶不清,身着V领法衣,右肩有衣饰前搭,双臂弯曲,手部风化严重,腿部残缺。石雕件残长0.5m、宽0.09—0.16m、高约0.3m。
双面菩萨立像(2014DLT20101{2}房中基础:105)。砂岩。石雕件为双面立像,头部残缺。一面立像身形高挑纤细,右臂弯曲,置于胸前,掌心向外,左臂自然下垂,左手持环状法器,身着法衣,样式不详。双脚站立于平台上,左脚外撇,右脚残缺;另一面身形同样消瘦,左臂弯曲,置于胸前,掌心向外,右臂下垂,肘部略向外撇,手肘处有飘带缠绕,右手紧贴大腿外侧,手中持物不详,身着法衣,样式不详,腿部衣袍残存衣褶痕迹,脚踝处刻画裙边,双脚站立于平台上,右脚外撇,左脚残缺。立像整体残高0.85m、宽约0.24—0.38m、厚0.2—0.28m(图15)。
二 洞窟的开凿年代、洞窟形制及历史变迁
(一)鲁班窑石窟的开凿年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衹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经灵岩南……。”通过对文献及周边石窟地理位置的分析,由于千年来河道未曾改变,鲁班窑石窟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相距不远,这也符合佛经中对僧寺、尼寺建造距离的规定,即两寺应建造在彼此可以听到钟声的范围之内。因此,笔者认同鲁班窑石窟就是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记载的比丘尼寺的论断[1]。
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2],鲁班窑石窟与云冈石窟同时开凿还是略有早晚,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洞窟形制来看,鲁班窑石窟的三座洞窟均为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的大像窟,通过对比可知鲁班窑石窟的洞窟形制与云冈石窟一期洞窟较为相似。
从雕刻内容来看,鲁班窑石窟均是满壁雕刻千佛。满壁千佛的设计与云冈石窟一期工程中第19窟的布局及雕刻内容十分相似。同时在第2窟的外壁雕有一些小龛。这些小龛虽然风化严重,不易辨识,但从雕刻内容、规模来看应属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民间开凿的小龛,与云冈石窟晚期洞窟开凿的时间应为一致。
從造像风格来看,1. 第2窟最下层北魏时期力士的形态、特征与云冈石窟第17窟东壁佛龛之下的力士非常相似;2. 第3窟窟门北侧雕刻的天龙与云冈石窟二期早期洞窟的天龙形象较为相似;3. 三座洞窟所雕千佛均身着两种佛衣,一种为前搭裹右肩通肩式,另一种为V形领通肩式,这两种佛衣的样式也均具有北魏早期造像的特征。
综上,鲁班窑石窟的开凿时间应与云冈石窟一期洞窟的开凿时间接近,且一直延续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因此鲁班窑石窟的营建时间应始于文成帝时期,终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
(二)鲁班窑石窟的洞窟形制
三座洞窟虽均为大像窟,但洞窟形制均与云冈石窟大像窟不同。鲁班窑石窟没有明窗,仅有窟门,洞窟四壁雕满千佛,没有主尊造像。洞窟中央砌佛坛,佛坛砌于基岩之上,且第3窟佛坛上的莲花纹也属北魏样式,因此佛坛应是与石窟同时期建造,其功用应是用来放置主尊造像。
(三)鲁班窑石窟的属性与变迁
1. 属性
云冈石窟与鲁班窑石窟分别是为比丘、比丘尼修行而建,两座石窟相距不远,开凿时间较为接近。云冈石窟是皇家石窟,洞窟高大宏伟,雕刻内容规整有序。鲁班窑石窟规模虽不及云冈石窟,但洞窟高大且窟内的雕刻内容、设计也十分规整,可见作为与云冈石窟相对应的尼寺,也应是提前规划、统一设计的皇家石窟。
2. 变迁
(1)第2窟窟门外壁北侧现存两处小龛,根据其雕刻风格、规模大小及表现内容可判定应是北魏晚期民间作品,可见鲁班窑石窟主体洞窟的开凿结束之后,直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仍存在民间信徒的雕刻行为。
(2)窟顶、窟内、窟前均发现北魏及辽金时期的砖瓦、建筑构件,在石窟外立壁上部还凿有无规律排列的梁孔,由此可知北魏、辽金时期,窟顶、窟前均建造过木结构建筑,后皆尽被毁。
(3)在第3窟窟内发现的4个佛头,尺寸较大,且摆放无规律,石质虽属砂岩但与鲁班窑石窟的石质不同,来源与用途也需进一步讨论。
鲁班窑石窟与周边的云冈石窟、吴官屯石窟、焦山寺石窟、鹿野苑石窟形成平城佛教石窟群。它们不仅反映出北魏平城地区佛教及石窟寺的发展脉络,也全面展现了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更是为研究北魏平城地区石窟寺的兴衰、北魏佛教艺术的特征以及“云冈模式”对我国石窟寺的影响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绘图:张梓梁 李啸 张嘉 闫克鋆
参考文献:
[1]陆屹峰,员海瑞. 云冈西尼寺考[J]. 文物季刊,1989(4):73-75.
[2]宿白. 云冈石窟分期试论[J]. 考古学报,1978(1):25-38.古学报,1978(1):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