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练技术中GROW模型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在就业问诊中的提问技术

2021-09-12 07:37姚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1期
关键词:教练辅导员目标

姚慧

[摘           要]  “慢就业”现象的出现,既受到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的影响,也有因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的缺失或不充分导致自我定位不清的原因。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应在学生管理工作视角下进一步构建以就业问诊为导向的就业指导教育全程化工作体系,探讨教练技术中GROW模型在其过程中的应用。

[关    键   词]  教练技术;高校辅导员;就业问诊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182-02

教练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网球教练添·高威在训练中发现,当教练不去强调运动员的动作错误,只是针对性地提出开放式建议和问题时,运动员的表现会有显著提升。这种集中注意力法最初被相关企业引入管理运营,进而衍生出全新的管理技术即为教练技术。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后,教练技术受到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教练技术逐渐被研究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着培养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开展就业问诊,旨在通过“诊断”环节,着力解决自我认知不清、职业规划不明带来的“就业困惑”问题。将教练技术中GROW模型运用到就业问诊中的提问环节,是帮助被教练者(学生)认清自我、澄清目标、挖掘资源、发挥潜能、促进行动的一种新型且行之有效的辅导技术,是为了鼓励和督促被教练者(学生)通过自身的能力采取行動,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一、GROW模型运用的关键点

基于约翰·惠特默提出的GROW模型,将其运用于就业问诊中,在经过问诊前期导师针对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情况进行统计,按照就业意向将学生分组(考研类、考公务员类、考证类等)后开展的“诊断”环节,即导师通过政策宣讲、学生自述、小组互评等环节,通过一整套提问和对话的方案,发掘学生的潜能,进行就业能力诊断。具体包含四个步骤,GROW正是这四个步骤的首字母的缩写。

“G”是单词“goal”的首字母,指的是设定目标,围绕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的目标是什么。

“R”是单词“reality”的首字母,指的是探索现状,围绕学生目前采取的行动评估当前的状况,明确之前采取行动的结果和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就阻碍或限制当前进展的内部障碍和阻挠进行分析。

“O”是单词“option”的首字母,指的是开发选项,围绕学生设定目标,确定可能性和备选方案,将可能采取的方案策略列出详细的提纲。

“W”是单词“will”的首字母,指的是夯实意愿。通过提问尽可能引导学生制订相应的行动计划,制订过程中明确未来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需要的支持和发展。在此过程中,作为辅导员,应当重点强调如何保证责任担当以及目标的实现,确保学生把“诊断”成果转化为行动,形成可执行的计划,便于问诊后的持续跟进与反馈。

二、GROW模型运用的关键原则

(一)兴趣导向原则

在就业问诊的过程中,辅导员提问的关键原则在于尽可能跟随学生的兴趣思路来确定话题,否则会削弱学生的责任感。该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尽可能探索完毕,处理好提问和倾听的关系,与学生充分建立信任,为下阶段的提问奠定基础。

(二)最大化选择原则

在就业问诊过程中,最大化激发学生创造力成为关键。辅导员可以通过举例、假设性问题、空间维度发问、时间维度发问等技巧,引导学生创造出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案,因为只有在创造可能性的广泛基础上,具体的行动步骤才会产生。通过“头脑风暴”“朋辈效应”“共情技术”“换框技术”等一系列富有技巧性的提问,帮助学生产生更多想法。在问诊过程中,无论学生的观点多么“不切实际”,都要在收集的过程中保持“抽离”和“客观”状态,认真记录下每一个观点。

(三)积极倾听原则

就业问诊的过程,需要辅导员处理好提问与倾听的关系。使学生真正地被“倾听”,并被真正地“听到”。首先,需要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便更好地交流。其次,辅导员要投入“教练”的角色中,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对学生的回答保持关注,尽量运用描述而不评判的词语,更好地用心倾听。再次,辅导员要整合多种感官渠道去接收并传达信息,通过倾听语言表达,如措辞和语气,将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面的关注,进而觉察学生真实的感觉和意图,准确发现所面临的问题。

三、GROW模型运用的关键步骤

第一步:你的目标是什么?

在就业问诊中,辅导员通过围绕“目标的设定”,提出“你想要什么?”等问题,引发学生对目标的思考,从而设定目标。

辅导员常用的提问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面向未来设定目标的提问,即学生希望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区分终极目标和绩效目标。当学生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终极目标,辅导员应通过将目标具体化,形成绩效目标才是关键,相较于长期性的终极目标,学生极易产生畏惧心理进而阻碍行动。辅导员引导学生做出定义具体内容的绩效目标,更有助于从鼓舞到行动的实现。二是围绕谈话设定目标,需要和学生就此次“就业问诊”的目的和范围达成共识。如果问题是学生主动提出的,需要辅导员在听完问题后进一步确定和澄清:“所以,咱们这次谈话,你需要我帮你来解决××问题对吗?”或者是:“听起来你有不止一个话题要讨论,那么你希望先集中讨论哪个呢?”如果学生的问题暂时无法确定,需要辅导员就此次“就业问诊”界定大致边界。比如说:“我想了解你在就业方面有哪些想法或者困惑?”引导学生进一步通过思考,明确目标。

猜你喜欢
教练辅导员目标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睡着了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加油
“有为”也应“有位”
Just for Fun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