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开勇
摘 要: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个大潮下,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也应运而生。着力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反映了今后数学教育发展的方向,也对于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设计及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社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的竞争力都有着关键作用。在这个大浪潮下,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以及数据分析这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也被随之提出。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就成为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了。
高中数学的学习对于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抽象的函数概念、复杂的圆锥曲线等对学生的思维及想象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很难胜任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联系日益紧密,一批优秀的数学教学软件如几何画板、Geogebra等被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上来。这些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造力等都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因此,我们应努力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相统一,以此来促进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师生平等观念
如今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须转变教育观念。一方面,教师应把自身的定位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还应该学会转换视角,将自己代入学生的角色中,从学生所处的知识水平的层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应在友好平等、理解信任的基础上与学生积极交流,互相学习,充分发挥出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二、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质量课堂
课堂是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的质量高低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在数学教学中,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渐渐不适用于思想日益活跃的新时代的高中生了。作为身处现代社会的数学教师,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打磨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力争打造有活力、高质量的高中数学课堂。
1.认真解读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教学目标为指引,并且始终围绕着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师应认真分析和解读课程标准,在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结合课标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从而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提高思维能力,最终实现高质量课堂的目标。
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的运用,尝试让学生结合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来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一元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不等式的解集的影响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中抽象出有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体验,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2.精心预设问题,引领学生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预设的问题,一步步引领着课堂的走向,最终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问题,教师还能及时了解学生对于各个学习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及方向。例如在学习集合这节内容的时候,课本上给出空集的定义并规定,即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与子集的定义并不相符。因为空集中没有元素,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元素属于集合。这个规定对于学生的思维造成了困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自然数都是整数,所以自然数集是整数集的子集。如果换个说法,自然数集中有没有元素不在整数集中呢?显然自然数集中没有元素不在整数集中,那是不是和原来说法是一个意思?从这个角度来看,空集中也没有元素不在其他任意集合中,所以空集就应该是其他任意集合的子集。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周全,在可能的容易造成理解困难的地方多下功夫。如此这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精心预设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
3.借助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辅助教学中来。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几何画板、GGB等教学软件,能把以往教学中一些或复杂或抽象的圖像或者变化相对容易地演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和理解。
例如在圆锥曲线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Geogebra或几何画板作出一个定圆,在圆内任取一个定点,取圆上的任意一动点,连接线段、,作线段的中垂线交线段于点。
可以由学生根据图1、2自行探讨动点P所具有的几何性质以及其随着动点Q的改变而产生的轨迹。最终教师给出图3,以验证学生的推测。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既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相对复杂的数学概念。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兼具渐进性与长期性,是一个伴随终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优化过程。在学生成长的各个学习阶段,学校及社会都应该努力给学生营造出适合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环境,以培养这一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丁邦风.优化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8(1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