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定利
新课程改革以来应试教育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师生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课堂关注的重点不仅仅要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着重分析学生如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很难有客观理性的认识,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微课设计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自主地进行微课的制作,从而使微课视频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微课视频包含圆的面积理论知识,视频控制在8~10分钟,视频的脚本主要有解说词、教学思路、设计幻灯片等内容,教师还要对视频进行后期的剪辑处理,确保视频更加一目了然。教师还应该做好学习任务单元设计,在微课制作环节应该设计好微课观看指南,从而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微课的學习,帮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使学生打好基础。在这个环节上,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要学生认真地观看微课教学内容,提前做好课堂互动活动的准备工作。课堂互动在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因此,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学生比较喜欢的互动活动,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翻转课堂、微课设计,仔细地划分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PPT的演示,利用网络平台,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来设计任务,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讲解有关垂线的定义时,在讲课前,教师就可以录制5~10分钟的微课视频,将其发布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对于微课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介绍,让学生进行学习,同时将知识点下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对教学资源有效的设计与开发,讲解垂线的不同作法。
二、完善课中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情况,再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帮助学生彻底地理解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如何在圆的面积公式推导中完成自主学习,在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和小组讨论。教师按照学生的成绩、性格等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展开动手实践活动并观看微课。通过微课,学生可以掌握圆的无限分割。能够拼接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从而可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计算方法,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圆形纸片剪成16份,并且拼凑成平行四边形,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近似于平行四边形周长是圆周长的1/4,是圆半径的2倍,因此,四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就显而易见。
通过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从而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小学数学课堂采用翻转课堂的微课设计,可以使教学目标得到更好地实现。通过微视频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使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划分保证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例如在学习四边形这方面的知识时,在整个单元授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将四边形的知识点划分成四边形的定义特征,边角的特点等。四边形边角的特点又可以分成角的特点和边的特点,教师通过微视频进行展示,确保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将微视频的时间限定在10分钟。结合PPT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四边形的重点和难点,完成四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翻转课堂,微课设计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善教学的时效性,在充分吸收合并课堂为代表的微课设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充分结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改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对之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知识进行巩固,通过多媒体技术录制微视频,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采用视听设备,引导学生自主通过微视频的学习,把握自主学习的节奏和进度。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多媒体课堂学习,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还应学会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检测,让学生共同参与进来,及时地查缺补漏,巩固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
三、改进课后巩固效果
在课后环节,为了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将课堂上讲解的重点和难点制作成微课,上传到学习平台上,让学生自主观看,及时地查缺补漏。教师还可以以微课的形式将作业布置下来,确保作业的布置更加有针对性,针对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拓展一些知识,针对普通的学生,教师要布置以基础知识为主的作业,从而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应该引入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