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春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儿童生活的不断丰富,传统游戏逐渐淡出幼儿的生活。近年来,传统文化因其独特的价值深受教育界的关注,传统游戏也有了重回幼儿生活的趋向。因此,如何让传统游戏与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相融合,成为每一位幼儿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对此,教师不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传统民间游戏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进行整合,以便在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同时,让幼儿拥有愉悦的学习体验。
一、融入零散时间,体现动静原则
在一日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设定了多项活动,每项活动之间的衔接都很紧凑,如果幼儿无间隔地完成所有的活动内容,势必会感到疲倦,从而对一日活动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在安排不同的活动时,教师可以将传统民间游戏融入这些零散的时间之中,让幼儿拥有休憩的空暇时光,以便幼儿在得到充分休憩的同时,仍旧可以活跃自己的大脑,在“一动一静”中提高参与活动的质量,让一日活动更有效地完成。
例如,在一日活动的零散时间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七巧板、棋盘、东南西北等多种传统游戏的材料,并为幼儿讲述每一种传统游戏的玩法,如“五子棋”这一游戏的规则是将五个同一色的棋子连成一条直线;“东南西北”则是一种手工折纸游戏。随后,教师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并让选择同一材料的幼儿自行成为一个小组,开展传统游戏,如对于都选择棋盘的幼儿,就可以两两为一组开展“五子棋”的游戏活动。这样,幼儿不仅可以从上一个游戏活动中得到休息的机会,也可以为下一个游戏的开始积攒体力,同时大脑始终保持在活跃的状态,为一日活动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显而易见,教师将传统游戏穿插在一日活动的零散时间中,能够让幼儿得到充足的休息机会,使幼儿在静态的传统游戏中仍旧保持大脑的活跃,助力一日活动的有效实施。
二、融入活动主题,彰显文化底蕴
传统游戏不仅具有游戏的特征,也带有传统文化的气息,将传统游戏与一日活动的主题进行融合,能够让幼儿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印象。所以,在实际组织幼儿参与一日活动时,教师也应当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创建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在彰显传统文化异彩的同时,让传统文化深入幼儿的心间,以便幼儿在玩乐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和民族意识。
以“元宵节”为例,这一节日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以及对阖家团圆的希冀,在这一天人们也会吃汤圆、猜灯谜、跨火盆,烘托节日的气氛。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元宵节设定为活动的主题,并按照元宵节的传统习俗,设定游戏活动,促使幼儿在参与游戏之中感受到节日气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设定“猜灯谜”的传统游戏活动,并按照幼儿猜灯谜的结果,对猜对次数最多的幼儿进行奖励,以便每一位幼儿在好胜心的驱动下,更加积极地参与猜灯谜的游戏之中,不断地拓展自身的思维。其次,教师使用塑料盆、泡沫等制作“火盆”,组织幼儿开展“跨火盆”的游戏活动,促使幼儿在了解跨火盆寓意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跳跃能力。
可以看出,教师将传统节日设定为一日活动的主题,并按照传统节日的内容安排一些民间游戏,既能烘托节日的气氛,让幼儿感受到文化的气息,也可以创建游戏的氛围,让幼儿拥有愉悦的情绪体验。
三、融入区域活动,凸显主体地位
生本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体系中的渗透,使教师愈发认识到幼兒是活动的主体,拥有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因此,在将传统游戏融入幼儿一日活动时,教师也应当根据传统游戏的活动形式,为幼儿设定多种活动类型,并为幼儿提供多种活动材料,以便在明确的区域划分中,引导幼儿进行自主选择,促使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游戏中投入较多的精力,从而为自身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比如,教师可以先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设定多个活动区域,如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益智区”,促进幼儿体能发展的“体能区”,促进幼儿美术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的“美工区”等。随后,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教师再将不同传统游戏需要的材料进行特定的投放,如在“益智区”,教师可以投放七巧板、汉诺塔等;在“体能区”教师可以投放沙包、毽子等;而在“美工区”,教师可以投放一些彩纸、剪刀等。之后,教师将活动的选择权完全交给幼儿,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自主选择,如对于美工活动感兴趣的幼儿选择美工区,并主动地利用区域中的剪刀、彩纸等开展剪纸活动,在体验传统剪纸艺术的同时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基于上述案例可见,教师结合传统游戏的形式设定区域活动,并为幼儿创建自由选择的平台,能够充分尊重幼儿主体地位,让幼儿的潜能和个性得到有效的发展。
总而言之,传统游戏活动既能够满足幼儿的成长需要,也可以满足幼儿的情绪体验。在未来创建幼儿一日活动时,教师应当继续重视传统游戏活动与一日活动的搭接方式,以便在充分发挥传统游戏活动价值的同时,让幼儿获得良好的成长空间,促进幼儿体能、智力等各方面得到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