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兰香
摘要:便秘属于目前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是指大便的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患者伴有粪便干结、排便困难等症状。此病症临床多见,且会长期持续存在,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引发便秘的原因较多,属于常见的肠道疾病。便秘易出现于老年人群中,就我国目前的人口情况,增加了便秘发病率。如长时间便秘,会导致老年人引发其他症状,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意外等。因此,尽早诊治非常有必要。目前,临床在便秘治疗中多采用中医药治疗,如穴位按压、穴位注射、口服中药、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综合疗法等,经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不仅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更加适合基层医院的应用与推广。本次研究,针对便秘采用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便秘;中医药治疗;进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9-320-01
便秘属于常见的胃肠动力性疾病,其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产生极大地影响。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再加上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等的多方面影响,导致便秘发病率直线上升[1]。目前,临床认为,中西医治疗便秘各有优势与发展,但临床针对中医药治疗便秘的研究较少[2]。以往,西药治疗便秘主要采用常规药物,如泻药、促分泌药物、胃肠动力药物等,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停止用药后,即会加重便秘的程度。而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便秘,不仅具有显著效果,还可以减少副作用,具有独特的优点[3]。本次研究,通过古代医学家对便秘的认识与了解,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案等方面,结合现代的医学方案,对中医药治疗便秘展开综述,现做如下阐述。
1.便秘病因、病机
经临床研究表明,引发便秘的原因较多,也较为复杂。中医认为,引发便秘的主要原因为寒、燥、湿、热、血瘀、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而便秘的病变部位在大肠,同时还与肺、肾、脾等脏器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对便秘的认识较早,且记载也较多。其中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4],其将便秘称为大便难、后不利,认为其的出现与肠道气滞、中气不足、脾胃受寒、肠中有热等有关。此外,在其他古书上对便秘也有相应的记录。经研究表明,引发便秘的主要原因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胃肠出现积热,机体津亏血少、阴塞积滞、气虚阳衰等,而大肠属于主要的传导器官,其与肺相互影响,互为表里,肺气的肃降与脾胃运化、小肠别浊等,均与大肠功能有一定的关系[5]。
2.中医药治疗便秘的方法
2.1中药治疗
在中医治疗疾病中,中药属于最基础的治疗形式。中药治疗便秘时,主要以调理脾胃、润肠通便为基础,对机体的气血津液平衡性进行调整,促进肠道运动,促使排便[6]。经研究表明,中药治疗便秘具有显著效果。常用的中药有火麻仁、厚朴、大黄、枳实、白术、黄芪、桃仁、枳壳、甘草、肉苁蓉等,其属于治疗便秘的核心处方[7]。同时,在中医药剂型上来看,汤剂是治疗便秘的常用药物剂型,近年来,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斷发展,多种中药被投入到便秘的治疗中,如颗粒剂、丸剂、灌肠剂、胶囊等。
2.2穴位埋线
在便秘治疗时,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使其可以产生持久性刺激。穴位埋线治疗便秘时所用的主要穴位有气海、天枢、足三里、大肠俞等[8]。同时,在穴位埋线治疗时如配合其他中医疗法,可以发挥双重的刺激作用,治疗便秘时效果较突出。
2.3针灸治疗
目前,在中医治疗疾病时主要重视整体调节肝腑阴阳平衡感,在针灸治疗中,可以对穴位进行刺激,对经络发挥疏通,畅通气血,对机体进行调畅,提高脏腑的功能,达到调节胃肠蠕动功能的作用[9、10]。同时,针灸治疗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并在针灸的刺激下,调节细微的脉络,促进脉络再通,实现治疗便秘作用。另外,针灸治疗也属于物理疗法,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且较为可靠,受到了广大患者与医生的认可[11]。在便秘治疗时,针灸治疗的开展,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为主要穴位,发挥较好的效果。由此说明,针灸治疗便秘具有显著效果。
2.4推拿
物理疗法的一种推拿是通过体外增加一定的机械性刺激,可以促进机体气血经络,促使其运行,发挥调节自身脏腑功能的功效[12]。实践表明,推拿结合振腹治疗,可以治疗小儿肠道实热引发的便秘[13]。经治疗表明,推拿疗法可以改善大便不畅的症状,具有较高的操作安全性,且没有不良反应,能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排便,发挥显著效果。
2.5穴位注射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穴位注射疗法是通过穴位注射药物刺激穴位的经气,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穴位注射药物,可以长时间刺激穴位,运行经脉,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快速的传至病灶中,发挥相关作用,增强治疗力度[14]。在便秘治疗时,采用穴位注射疗法,即在关元、大横、气海、天枢等穴位注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2.6耳穴治疗
中医认为,耳与经脉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耳穴是脏腑组织生理特点的反应点,部分疾病的诊治,通过耳穴即可确诊。在便秘治疗中,采用耳穴贴压法,将王不留粒贴于患者的直肠、三焦、大肠、脾胃等区域,结果显示此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缓解不良心理,如焦虑与抑郁[15]。
2.7艾灸治疗
艾灸是应用艾条的燃烧,将艾火的热力通过经络传送到腧穴,发挥温阳、益气的作用,以此来激发人体的元气,起到治疗全身疾病的作用。在针灸治疗时,通过对关元、天枢、大肠俞等穴位实施热敏灸,在治疗便秘时,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明显要优于常规药物治疗[16]。
3.中医药治疗便秘机制
中医药治疗便秘的作用可以促进肠道运动功能的恢复,包括以下几点:
中医药治疗便秘时,可以润肠,促进肠道蠕动,如果实类的中药中具有丰富的油脂,其有润肠的作用;而润肠通便的中药,可以提高肠道内的水分含量,软化粪便。此外,中药车前子有多聚糖,其在体内不易被消化与吸收,会在肠内吸水、膨胀,有软化大便的作用[17]。
部分中药材中具有某些成分,可以修复并提高SCF表达,能促进肠道细胞中的阳性面积,增加ICC增数,改善肠道的传输功能[18]。如火麻仁、枳实、厚朴等中药,其可以调控Cajal细胞的数量,促进胃肠排空。
经实践表明,胃肠运动的肠神经递质较多,此神经递质会调控结肠功能。便秘的出现与结肠出现肠神经递质有一定的关系[19]。中药材中的生甘草、生白芍组成的汤剂,可以抑制肠神经递质的相关水平,提高肠道的平滑肌运动,改善便秘症状。
肠道平滑肌功能的改变,会变为结肠动力。中医药治疗可以对平滑肌的形态与结构产生改善作用[20]。
结束语:
便秘属于常见病,在其的发病过程中,通过中医药治疗,在重视脏腑功能调节过程中,实现以通为主、以降为顺的原则,从整体出发,最终实现改善临床症状、治疗便秘的效果。在中医药治疗便秘时,以推拿、中药、针灸为基础,可以配合其他多种治疗方案,缓解便秘症状,改善大便的性质,对胃肠功能发挥调节作用,有助于提高肠道运动能力,促进排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丽鹏,朱书斌,刘金响,等. 基于SCF/c-kit通路探讨中医药调控Cajal细胞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研究进展[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1,26(06):779-781+785.
[2]李振,钟世彪,农建政. 中医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进展[J]. 中国处方药,2021,19(06):17-19.
[3]王菁,朱延濤,楼百层. 近5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研究进展[J]. 新中医,2021,53(05):6-9.
[4]刘慧,陈艳,张哲,等. 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21,41(02):320-324.
[5]曹顺金,张自强. 中医药对阳虚型便秘的治疗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20,36(09):190-191.
[6]门唤钊,刘斌.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20,40(09):73-74.
[7]李玲. 中医药联合手术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临床研究进展[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0,42(08):813-816.
[8]黄业保,肖倩,刘春强. 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08):1579-1582.
[9]赵梦雁,张冠成,骆天炯. 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国医论坛,2020,35(03):67-70.
[10]李悠悠,姜希娟,王阳雪,等.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伴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05):769-772.
[11]王一婧,吕红玲,徐艳霞,等.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01):150-153.
[12]黄业保,刘春强. 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实验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01):87-89.
[13]周正江. 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1):91+93.
[14]杨丹丹,马廷键,赵振国,等.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2):123-125.
[15]周鹏飞,刘佃温. 便秘的中医药治疗对策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03):602-605.
[16]吕汉华.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0):135-138.
[17]郭小红. 浅析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3):202.
[18]方靖. 中医药对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治疗作用研究进展[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2):1072-1074.
[19]孟玉,朱平生,焦炎杰,等. 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中医研究,2018,31(12):69-73.
[20]束樱子,侯勇,张珺.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04):76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