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年
摘要:音乐师范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音乐师范专业培养模式有许多区别,但这些不同的模式可以相互补充。然而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受专业音乐的影响过大,教学实践中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弹唱技能的培养。而中小学音乐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弹唱能力,因此在高校音乐师范生的培养方案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弹唱技能。
关键词:音乐教育;弹唱技能;音乐教学
引言:
弹唱技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和音乐创新能力的有效助力。但从音乐教育毕业生和中小学一线教学的反馈中可以明显看出青年教师弹唱能力的缺乏,他们通常拥有较强的声乐基础和钢琴专业知识,但不具备相应的歌唱协调技能。随着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不断改革,越来越要求音乐师范生必须具备歌曲弹唱能力。这也要求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必须着重培养师范生的弹唱技能。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弹唱教学现状
我国音乐乐教育专业的弹唱教学在目标设定、内容设计、方法论及教学觀念、教学活动策划、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至今未形成一个具有科学合理实施体系。学校专业设置对弹唱教学不够重视,学生学习也存在忽视自身弹唱练习的情况。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从书本上学习弹唱之后便直接无视,在生活中没有对弹唱加以练习,仅仅在应付考试之才分配给自己集中练习弹唱的时间。此外,由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差异较大,很多学生甚至有发唱不愿开口的现象,以至于弹唱教学很多优化性方案在实践工作中难以进展。
二、提升高校音乐师范生弹唱技能的意义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弹唱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大多数从事于中小学音乐教育或者是学前音乐教育工作,具备良好弹唱技能的教师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让学生逐渐喜欢音乐,在伴随音乐演唱中逐渐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而这也是新课标下对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普通高校音乐师范毕业生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较高的弹唱能力,可以帮助他们顺利找到工作并胜任音乐教学岗位,增加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三、提升高校音乐师范生弹唱技能的途径
(一)回归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主动选择和处理外部信息,从而获得对自己有积极意义的信心,这就是自主学习。提升高校音乐师范生弹唱技能应该着重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主动去提升自己的弹唱技能,让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获得音乐知识,还可以通过自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形成经验性技能,从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音乐素养。
(二)小组协作交流,加强学生合作学习
高校音乐师范生弹唱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教学的模式。利用小组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而此过程中的协作互动和讨论协商的环节可以促使他们的思维活动被提升到更深的层次,使得参与其中的每个学生对当前音乐学习知识和技能都能理解和掌握。由于学生课后时间充裕,且学生和学生之间在心理上较老师和学生之间更为平等,同龄人交流音乐知识也更容易互相理解,因此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常比传统的师教生学的方式更有效。具体的实施办法可以以寝室为单位,三到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也可以学生之间自由组合。合作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练习弹唱,并每次安排一名同学评价,根据自己和他人的评价来发现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合作小组应该每隔一段时间调整一次,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之间更广泛的合作学习。老师应该根据小组的合作和整体学习情况进行给分,并计入平时成绩,以激发学生之间互助和学习的动力。
(三)构建情境教学,强化课堂艺术氛围
对于音乐教学而言,构建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利用所学内容构建一个有助于学生感受和领悟的内容情境。其模式可以由课堂音乐、器乐课、合奏活动或非正式活动组成,使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沉浸在音乐艺术氛围的感染下,从而为所有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机会,让他们以一种连贯的方式发现和追求自己的音乐兴趣。
结语:
弹唱技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和音乐创新能力的有效助力。但从音乐教育毕业生和中小学一线教学的反馈中可以明显看出青年教师弹唱能力的缺乏;从当前我国高校在音乐教学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来看,对于学生弹唱能力的培养力度也很欠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弹唱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弹唱技能作为音乐师范学生的核心能力,提升高校音乐师范生对其的掌握水平和运用能力需要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实践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冬云. 融合理论技能 提升弹唱水平——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自弹自唱能力培养的思考[J]. 歌唱世界(8期):33-36.
2. 魏鹂娆. 要提升高校音乐师范生弹唱技能的实践探究[J]. 音乐创作, 2018, 000(004):165-166.
3. 屈维. 刍议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的策略——基于课程内外联动模式[J]. 中国音乐教育, 2017, 000(009):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