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倩
内容摘要: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我们拟从高校机关中的行政类勤工助学岗位出发,浅析当前高校资助育人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症下药,立足机关中的行政类勤工助学岗位,从机制建设、岗位管理、学生培育等方面对资助育人模式提出建议。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高校 资助育人 勤工助学 岗位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已经成为高校工作者的共识。2020年,脱贫攻坚战进入决战决胜的收官之年。这一新形势赋予了资助育人工作更加深远的意义和特殊的要求。让贫困学生学有所成,不仅意味着向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还是切实让贫困家庭走出困境的一剂“强心针”。因此,高校应当充分将“资助”和“育人”有机结合,在“第一课堂”外让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一.当前资助育人模式的问题及分析
在党和国家资助政策的指导下,高校的资助工作已经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体制和機制。其中,勤工助学作为“资助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资助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不仅给贫困学生提供了经济支持,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高校勤工助学包含多种类型的岗位。从校内各二级用人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来看,除院系的勤工助学岗位外,学校机关中的行政事务类岗位也是勤工助学岗位的典型代表。根据实际工作中的观察及调研访谈,我们发现当前学校机关的勤工助学岗位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是认识上存在误区,有些用人单位工作人员把勤工助学简单地理解为资助困难学生,忽视了“育人”环节;第二是管理上规则模糊,除校级制度外,部分岗位缺乏针对具体部门及岗位的管理细则;第三是内容上工学分离,在实际工作中,勤工助学岗位的工作内容多偏向劳务类或缺乏针对性,难以作为教学环节的补充,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第四是培养上缺乏目标,除完成事务性工作外,部分勤工助学岗位管理者对学生的培育目标没有科学、清晰地判断和规划。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从管理体制来看,学校设有学生资助中心,制定了详细健全的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在各用人单位明确了勤工助学管理队伍。然而对部分单位及岗位的管理制度建设没有落实和监督,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频率较低,且大部分勤工助学管理人员和指导老师并非专职,还兼有较多业务工作。这使得勤工助学管理人员在“资助育人”的理解和把握上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从岗位设置来看,由于多数机关勤工助学岗位的工作内容偏向于行政事务性工作,与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就业意向等存在偏差,难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发挥勤工助学作为“第二课堂”的实践功能,实现有针对性的“资助育人”。此外,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上具有个性化、复杂性等多重特征,部分贫困学生在心理上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自卑、敏感等。这些都对勤工助学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沟通相处,以及育人目标的实现造成了阻碍。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经过研究与实践,立足高校机关勤工助学岗位,从机制建设、岗位管理、学生培育等方面提出建议,力求完善新形势下高校的资助育人模式,更好的达成育人目的。
二.勤工助学的机制建设
当前国内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已较为完善。其中,勤工助学的体制机制也基本健全、运行通畅。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学校设有正处级单位学生资助中心,统筹全校的资助工作。秉承“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宗旨,坚持帮困与育人相结合,帮助学生真正实现从经济帮扶到学习助困、精神解困及技能脱困,最终走向自立自强。学校在健全与完善资助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健全的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实施办法(修订)》(中南大学字〔2020〕6号),在各用人单位明确了勤工助学责任领导、管理人员和指导老师。然而,针对学校机关中的行政事务类岗位管理工作,还可以从体制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完善体制建设
1.完善勤工助学岗位管理制度。虽然在学校层面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但针对用人单位具体勤工助学岗位的管理办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机关中的勤工助学岗位多为固定岗位,设岗时间长、工作职责相对固定,具备建立常态化岗位管理制度的条件。另一方面,相较学院而言,机关与学生的交集并不密切,难以直接对学生进行约束,建立岗位管理制度有助于更好的管理在岗学生。因此,高校可以督促设立长期固定岗位的机关单位建立有针对性的勤工助学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勤工助学岗位管理。
2.加强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学院和机关单位的联系。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勤工助学岗位的招聘是由用人单位和学生进行“双选会”的形式开展,学生上岗后,由用人单位进行管理和考核,学生资助中心负责学生的资格审核和薪酬发放等。用人单位与学生资助中心及学院辅导员的交流较少,难以在短时间内详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且贫困学生在心理上往往具有特殊性。为了让用人单位更好的掌握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资助育人”,可以建立学生资助中心、学院和用人单位的线下、线上交流平台。既能因材施教,也可以更好保护学生心理健康。
(二)加强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机关的勤工助学岗位管理人员多为用人单位办公室主任或秘书兼职担任,不一定具备一线学生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专业性较弱、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导致虽有“资助”,“育人”不足。因此,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工作队伍势在必行。
1.设立职业化管理岗位。对部分长期设有固定勤工助学岗位的用人单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设立专职的管理人员或指导老师,并将其纳入思政教育专业技术岗位体系,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对于兼职的勤工助学岗位管理人员和指导老师,在定期考核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补贴,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培养专业化管理队伍。定期开展勤工助学岗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宣传资助育人政策,强化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力争让每一位勤工助学岗位管理者都成为:具备过硬思想政治素质的红旗手;熟悉学校各项资助政策的引路人;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就业指导等专业知识的育人者;拥有耐心、爱心和细心的知心人。
三.勤工助学的岗位管理
当前,高校的绝大多数机关勤工助学岗位已经具备了运行流畅的管理模式。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岗位管理和建设。
(一)健全用人机制
从勤工助学的岗位聘任上看,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固定岗位的招聘往往是“等额录用”,且上岗后一般不再更换人选。部分学生在应聘时对岗位工作认识不足,或在应聘时过度“包装”自己,导致实际上岗后才发现难以适应岗位要求。我们认为对部分特殊岗位可以设立“实习期”和“候补队员”,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也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提供了更多机会。
(二)加强团队建设
机关的勤工助学岗位往往由多名学生共同担任。为了更好地实现“资助育人”,首先应当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學生之间的交流,提倡在合作中竞争,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合适的集体活动。同时,还应建立与岗位相适应的团队文化,在集体和团队中“育人”。此外,还要开展新老“传帮带”,让老生在岗位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对新生进行指导和交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成“育人”目标。
四.勤工助学的学生培育
在勤工助学管理中,“资助”只是手段和途径,“育人”才是最终目的。我们立足高校机关勤工助学岗位,从育人方法和育人目标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育人方法
育人的方法上看,我们应当坚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1.针对不同的学生,应当因材施教。来自不同地区、家庭,处在不同年龄、年级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为了更有效的达成“育人”目标,我们应当通过多种渠道,选择合适方法,科学、全面、立体地了解学生特点,实现因材施教。
在渠道选择上,可以选用当面了解、通过网络了解以及朋辈侧面了解等多种方式。每位学生一周有近8小时的工作时长,可以通过工作和谈心来正面了解学生情况。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如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此外,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也可以侧面获得信息。通过以上渠道,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生活状态、心理情况以及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
2.针对不同的情况,应当因势利导。除了日常的引导外,当发生一些特殊事件时,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面对前期某些混乱的管理,同学甲产生了愤怒与迷茫,甚至在网络上匿名发表了一些过激言论。由于害怕影响各类评定,他不敢直接向辅导员询问,而是将自己的困惑告知了勤工助学岗位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了解他的想法后,站在知心密友的角度,通过推心置腹的谈话化解了他心中的怨愤,引导他理智的看待这些事物,建立起更坚定的爱国主义观念。事后,他主动的删除了网络上的过激言论,并向身边的亲友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
(二)育人目标
为了在勤工助学中更加全面地教育和引导学生,我们认为应当从思想政治、实践技能、专业学习、人际交往、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安全保护等多个方面树立全面的育人目标。
1.思想政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勤工助学管理工作中,应当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其中,应当重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感培养和消费观构建。将勤工助学岗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用人单位党建工作之中,用党建带动团建,引领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在工作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帮助贫困学生构建科学的消费观,不攀比、不浪费,合理利用勤工助学的劳动所得。
2.学习实践。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应当在工作中侧面引导和督促学生加强专业学习。一方面,通过工作实践,加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传授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对少数过度强调实习实践而忽视专业学习的同学,要扭转他们的认识,督促他们把现阶段的重心放在学习上。
在详细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尽可能结合专业特点、学习阶段、个性特征以及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升相应的实践技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相关联的工作内容,巩固专业学习,磨炼职业技术,践行实践育人。
3.文化传承。将学校的校园文化、办学精神等历经多年的优秀基因融入学生的勤工助学工作之中。通过言传身教、工作引导,让学生主动内化、传承优秀的校园文化。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这所在战火中建立的学校将坚韧、忠诚的革命精神代代传承下来。在岗位工作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感悟、内化、继承着一光荣传荣这,将是学生人生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4.人际交往。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追求个性化,在社会交往中合作意识不强。同时,部分贫困学生还存在过分自卑等心理问题。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可以通过事务性工作和谈心谈话,让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身份,学习沟通方法,提高朋辈社交、职场社交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学生克服自卑等不良情绪。
5.就业指导。勤工助学作为实习实践的一种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择业就业有着深远影响。与辅导员等学院学生工作者相比,用人单位勤工助学指导老师往往更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无高低贵贱。另一方面,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熟悉岗位相关行业的情况,引导学生科学地规划就业方向。如对有志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学生乙,可以向他介绍高校各类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对希望考公上岸的学生丙,可以有意锻炼他的公文写作能力。对有意继续深造的学生丁,可以适当减轻他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增加与其专业学习相关的工作内容。
6.心理辅导。受到评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不愿直接向辅导员敞开心扉。同时,部分贫困学生还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因此,用人单位的勤工助学指导老师也承担了一部分学生心理辅导的工作。指导老师不仅要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化解学生的困惑及心理问题,还应经常与学生管理部门及辅导员实现信息互通,以便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因心理障碍引起的突发事件。
7.安全保护。在工作中,应当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保护。一方面,坚决不让学生从事任何危险性或有潜在危险性的工作,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在雨雪天气、搬运物品等特殊情况时反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一方面,贫困学生是被诈骗和校园贷的多发群体,还往往热衷于社会实习。在工作中要多向学生宣传防骗知识和校园贷的危害,引导学生参加正规的社会实习,通过生源地贷款、奖助学金等方式获取物质支持。
综上所述,我们在概括高校勤工助学岗位现状的基础上,从机制建设、岗位管理和学生培育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然而我们的研究还存在很多局限和不足之处。一是案例来源的高校为财经政法类的综合型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意愿、性格特征、专业特色、就业方向都具有较强的个性。二是岗位分析主要来自高校机关单位的行政事务类勤工助学岗位,综合性较强但专业性不足,未能反映出学工部、团委、图书馆、宣传部门等专业性较强的勤工助学岗位特点。因此,研究结果难以供给更广大范围的高校借鉴。
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资助资源,在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发挥育人功能,让贫困生身心脱贫、自立自强、成长成才,是高校工作者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扩大调研范围,归纳出更具普遍性和推广价值的方法,让资助育人工作更上一层楼,切实助力脱贫攻坚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參考文献
[1]张锡钦,肖海茵.立德树人: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质量提升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0(34):83-85.
[2]刘东,巩晶骐.脱贫攻坚背景下建档立卡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基于西安某高校1101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8):148-150.
[3]梁玉丽,刘占卿,田海勇.高校资助育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衡水学院学报,2020,22(04):89-95.
[4]王晓莉.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研究[J].法制博览,2020(22):59-60.
[5]侯昀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3):3-5.
[6]黄冬梅,许丽琴.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89):77-79.
[7]杨晓慧.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6(09):22-25.
[8]黄建美,邹树梁.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04):81-85.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