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富 张舒满
文章编号:1673-9973(2021)03-0072-05
摘 要: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衍源地,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上游的青、川、甘、宁、内蒙古等地区疆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文化中蕴含的生态理念博大精深,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地区。“十四五”时期是中国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阐释和提炼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理念,摒弃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和问题,兴其利而除其害,着眼于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中华民族丰富的生态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将研究内容立足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探究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理念的重要意义,结合其所蕴含的禀赋价值,进一步阐释新时代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理念的突破与转向,能够促进黄河上游地区在高质量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及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生态理念
中图分类号:F124.5;X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411/j.cnki.sxsx.2021.03.014
Research on the Breakthrough and Transformation of Ecological Concep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New Era
GAO Guo-fu, ZHANG Shu-man
(Law School of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the birthpla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ts ecological protec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Qing, Sichuan, Gansu, Ningxia, Inner Mongolia and other region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have vast territories, rich natural resources, and extensive and profound ecological concepts contained in ecological culture. which are the key area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e “fourteen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is the key period for China to promote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is paper interprets and refines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bandons the disadvantages an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promotes its advantages and eliminates its disadvantages, focuses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current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draws wisdom and strength from the rich ecologic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refore,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further explains the breakthrough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new era, so a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y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Key words:Yellow River Basin; ecological protecti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oncept
黃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哺育着中华民族,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1]。在202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又进一步针对黄河上游治理提出要求:“加大黄河上游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筑牢三江源‘中华水塔,提升甘南、若尔盖等区域水源涵养能力。”[2]由此可见,作为黄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上游能否协调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直接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实现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就要了解黄河上游区域内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挖掘黄河上游的青、川、甘、宁、内蒙古等地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突破现有生态思维局限,从生态文化与绿色发展理念交互作用的视角,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
一、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理念的发展指向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分别流经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兰州市、宁夏中卫市、宁夏吴忠市、宁夏银川市、宁夏石嘴山市、内蒙古乌海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内蒙古包头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及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根据黄河流域形成发育的地理、地质条件及水文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河口镇以上为其上游,流经青川甘宁蒙等省区,河道长3472公里,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公里[3]。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流域内的任何一个区域出现问题都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危机。黄河上游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地区,该地區地域广袤、生态资源丰富,历史发展进程复杂多样,使得该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生态理念,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绿色发展理念,并体现在日常的风俗习惯、禁忌和行为之中。因此,黄河上游的生态理念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先导和指南。
(一)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先导
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理念是中华民族生态价值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新时代黄河上游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全面发展进步,但与此同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矛盾问题。肆意污染环境、盗伐滥伐林木、非法采矿及破坏性开采等行为都对黄河流域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如何利用生态理念去化解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保持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黄河上游地区具有多元的生态理念和价值观念,内容包含了许多人与自然平等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性发展观,是中华民族生态理念的宝贵资源,也是新时代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部分。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理念作为调节该地区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重要内容,需从整个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出发,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生态理性为理念前提,尊重自然生态的规律,充分提取黄河上游地区的各族人民在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生态理念内容,以黄河流域的整体进步发展为基础,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二)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4]黄河流域作为西北和华北的重要水源,承担着全国12%的人口、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黄河流域的保护和治理直接关乎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类自信地认为拥有了征服自然的能力,“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理念引导着社会进步和发展,黄河流域的许多地区都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生态代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并先后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及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国际重要会议和活动中将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主要议题。黄河上游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的重点保护区,黄河河川径流大部分也来自于这一地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黄河上游地区的保护和治理,重要内容是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理念的科学认识和发展。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理念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地区和人民,其包含的生态价值观念、生态道德准则等内容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生态理念,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黄河上游地区的各族人民尽管有着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惯,但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对于绿色发展的思想却是极其相似的。因此,坚持正确的生态理念,总结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优秀生态发展观念,摒弃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和问题,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
(三)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念支撑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各族人民及其先民在黄河流域中相互接触、相互交往,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生态理念,建立了许多平衡和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构成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课题,明确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1]在中国各民族维系于一个统一的民族大家庭而世代传承中,有无数条纽带在其中紧紧相连,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生态理念及其所蕴含的生态价值观念、生态价值取向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这其中的重要纽带。在黄河流域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不同时代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决定了不同时代的发展理念,中华民族从不断探索“天人关系”到形成“永续相生”的生态理念,都体现了黄河流域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和生态理念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内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生态理念作为引领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践的关键,是中国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方向,是维护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平衡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来生态文明发展趋势的把握。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理念从表象看来是一种基本的、静态的风俗习惯、禁忌或生活方式,但从其中游离而出的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是各族群众对于共同缔造一个美好家园的期盼,是各族群众对于共同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度的骄傲和自豪,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理念支撑。
二、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理念的禀赋价值
黄河流域历来是中华民族聚居的地区,以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生态理念自古就是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所认同的价值准则,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农业文明时代的亲近自然,从工业文明的改造自然到生态文明时代的和谐共生,生态理念的内容始终与各族人民的生态文明理念亲密无间,融为一体。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理念是用发展凝聚保护力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禀赋价值。
(一)是各族人民对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生态理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不断总结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优秀生态发展观念,摒弃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和问题,引导人类走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理念是各族人民与自然界不断互动融合发展中产生和形成的,是由其所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所形成的生态理念都必然会有时代、地域的烙印。历史和实践证明,遵循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持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平衡,对于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5]长期以来,黄河上游地区的各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想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理念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族人民,其中既包括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理念,也包括了肆意向自然索取、不关心生态平衡的极端做法。通过对自然的肆意破坏会获取短期的资源和财富,但人类很快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而通过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适度开发,则可以形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例如,生活在河湟地区的土族居民面对当地山大谷深,沟壑纵横的地理条件,采用“庄廓”的居民建筑,这样不仅顺应地理环境,还为就地取材创造了条件,体现了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珍惜。人们在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不肆意妄为,建立了人与自然、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6]。黄河上游地区的人民就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分析和实践的过程,逐渐把握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并在人民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生态理念,指导着人民的日常行为。
(二)是各族人民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共识和行为规范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对于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的过程。从采取竭泽而渔式的掠夺开发到形成人与自然对立的复杂关系,从永续相生的生态理念到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不同时期的环境危机和生存困境使中国各族人民逐渐形成了关爱自然、珍惜资源与和谐发展的价值共识和行为规范。黄河上游地区的各族人民尽管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自然环境以及生活习惯,但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对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伦理思想却是极其相似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长期以来,黄河上游地区的各族人民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活动的背景下,不断探索自然的真相,把握自然界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使之转变为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的价值共识和行为规范。例如,撒拉族作为青藏高原上第一个拥有园艺技艺的民族,其生态观念和文化禁忌则更加注重如何适应自然、敬畏自然,如何用自己民族的智慧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园艺业以及管理家庭庭院[8]。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理念就是在這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地区和各族人民,其中包含的生态价值观念、生态道德准则等内容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生态伦理思想,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提供着有效的文化资源。由此可见,解决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问题自古就是黄河流域各族人民不断探索的内容,各族人民通过与自然不断的融合发展,创造出了许多灿烂的生态文化,改变了许多人民内心的传统观念,保持了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三)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9]黄河上游地区的各族人民与其他地区的人民一样,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书写了祖国的历史、创造了祖国的文化、培育了祖国的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及其先民一直共同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生存空间,独特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环境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智慧和绿色发展理念,也为中华各民族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提供了先天的现实土壤。例如,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用捕鱼和射鸟两项中国传统的生存方式来揭示了当时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现了当时人们绿色发展和反对毁灭性发展的战略思想。孟子曾说:“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他用了一个在当时破坏生态的例子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关注。类似于这样体现当时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关系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很多,从其中可以看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很早就得到关注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和完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黄河上游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地,生态理念的内容逐步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基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规律,追求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具有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
三、新时代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理念的突破与转向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复杂多变,且特点鲜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了多种形式的人为干扰,承载压力日益增大,出现了许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矛盾问题。因此,如何利用生态理念的价值取向去化解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保持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曾引用出自《孟子》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5],强调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回溯中国历史上关于生态理念的探索过程,可以发现,生态理念的内容需要不断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才能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在202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样板。”同时提出:“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10]因此,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理念的内容要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转变,这种变化使得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理念内涵和意义发生了相应的转向。
(一)突破意识固化,从传统的生态文化转向中华民族共同的生态价值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是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整个生态系统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黄河流域中各族人民的生态理念所包含的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准则等内容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生态文化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的生态伦理支撑。文化来源于实践,文化理念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黄河上游地区的传统生态文化是该地区的人民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长期结合的产物,其源于该地区人民的生态意识、生态环境以及对生态实践的总结和反思,起于一种气氛,形成一种力量,通过多种渠道,使这种文化观念在个人心中内化,成为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进而指导和驱动其行为。因此,将黄河上游地区传统的生态文化转向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生态价值观念,就是要突破意识固化,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特点,准确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准确理解和把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关于加大黄河上游地区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的定位,通过对黄河上游地区传统生态文化的具体内容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相结合,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念将传统生态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将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念融入黄河流域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方向之中,建立以可持续发展、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内容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推进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向“绿色模式”转型升级,引导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走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最终促进整个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突破思维局限,从把握人、社会二者关系转向人、社会和自然三者的关系
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在漫长的物种进化过程中,无论人类如何进化,人类的一切创造都来自于自然界,物质资料与人类的发展进步都是以自然环境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没有自然环境就没有人本身。在黄河流域人类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都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都曾经以牺牲自然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去达到一定的经济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把握人、社会和自然三者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深刻论述,提出了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命运发展的高度出发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3]在202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又进一步针对人、社会和自然三者的关系,提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1]。这充分说明了牢牢把握好人、社会和自然三者的关系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关系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伟大复兴的实现。因此,从把握人、社会二者关系转向人、社会和自然三者的关系,就是要突破思维局限,充分把握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探索自然规律对人类社会长期以来的巨大影响,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去把握三者的关系,将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容融入黄河流域的生态实践之中,摒弃只考虑人与社会的发展而不关心人、社会和自然三者关系的内容,加大黄河上游地区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为黄河上游地区的各族人民找到一条既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够保护自然资源的绿色发展之路,让黄河造福于沿线各族人民,最终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突破管理藩籬,将生态理念的内容逐步转向到国家治理的视角
国家治理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重要标志就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得到均衡充分发展[3]。在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中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12]这为中国国家治理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也拓宽了国家治理的发展边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黄河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心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政策不断向黄河上游地区和黄河流域倾斜,黄河上游地区和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在当前黄河上游地区国家治理的视角中,黄河上游地区既有与黄河流域其他地区所具有的共性,也具有特殊性,充分利用国家治理的视角关注社会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就是要通过对问题的判断和分析,从根源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因此,黄河上游地区要将生态理念的内容逐步转向国家治理的视角,就是要突破管理藩篱,将生态理念的内容逐步纳入黄河上游地区各级政府的治理体系、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中,使生态理念的内容能够完整体现在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等社会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站在国家治理的视角来分析新时代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理念的突破与转向,也要充分考虑黄河上游地区的地缘因素、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对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与公共政策的执行情况产生的影响,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人与自然关系逐步转向的过程中,合理有效的通过治理体系、公共服务、公共政策的制定、优化和执行来稳步推进生态理念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使黄河上游地区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水利,2019(20).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
[4]杨永春,张旭东,穆焱杰,张薇.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及关键对策[J].经济地理,2020(6).
[5]习近平.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9-09-28(002).
[6]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001).
[7]李积生. 甘青土族伦理思想及其当代适应性研究[D].银川:西北民族大学,2017.
[8]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N].人民日报,2016-05-09(009).
[9]朱明婧,刘峰贵,龙春林.撒拉族传统农耕文化及其生态学内涵[J].科学,2019(2).
[10]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J].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8(4).
[11]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J].当代党员,2019(12).
[12]郭道久.新时代国家治理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J].国家治理,2017(43).
[责任编辑、校对:党 婷]
收稿日期:2021-06-14
作者简介:高国富(1992-),男(满族),辽宁凌源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及生态治理研究;张舒满(1992-),女(满族),宁夏银川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