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中学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思考

2021-09-10 23:19:59吴懿
教学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体育课程思政教育

吴懿

【摘要】为了在学校中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思想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相融合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体育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而且要重视思政教育,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据此本文以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促进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相融合的对策,希望为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中学;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融合

前言“课程思政”虽然是针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但其理念、价值可以贯穿整个教育体系。中学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体育教育的一大突破,也是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实际举措,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保障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向好发展。

一、“体育思政”理念对高职体育的影响

在教育领域,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任务,制定完善的教育教学体制以及人才培养体系,并将其作为教育强国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才培养方面,需关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建立健全教育体制,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才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并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体育课程教学,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鼓励学生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强身健体,同时锻炼坚定的意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教育课程教学至关重要,但是教学方式单一,导致思政教育成为“孤岛”。根据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应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视野,而党和国家针对体育教学以及思想政治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应重点关注思政领域研究。

二、中学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1健体育魂:保身心健康,促全面发展后疫情时代,国民的身体健康显得更为重要,体育锻炼更加被人们重视,在中学传播这一理念卓然关键。中学体育课程作为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健康理念深入全民的后疫情时代下,更应该融入思想政治元素。通过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锻炼动机,养成主动健康、终身参与锻炼的习惯。从而推动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实现内化、外化统一,落实体育教育理念,实现社会的教育目标。

2创先争优:推动课程进步,助力教育改革中学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改革。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中学的体育工作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注重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体育课程保证每一个学生融入集体,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会感到孤独,让学生能够积极寻找他人进行互动协作,完成某项技术动作或教学任务,积极培养学生参与班集体活动的良好习惯,进而推动课程进步。在课程中把学生个人的意志品质与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培养学生将体育运动领域内存在的现实困难克服,从而助力教育改革。

3双管齐下:体育与思政同心协力,实现双赢后疫情时代,体育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体育课程与思想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实现体育学科的价值挖掘,促进体育教育工作发展创新。同时,还可以促进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挖掘和学科创新改革。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不仅丰富了课程思政的价值及内涵,还可以带动其他学科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创新,从而实现双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探析

1.重视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当前在许多学校中,体育和思政教育都没有获得充分的重视,更不用说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了。在校学生考虑到未来就业,大多仅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略了体育教育以及思政教育。学生会认为思想政治的学习对未来就业没有实际作用,学习思想政治课程也只是为了应对考试。然而体育教师常用较为传统的体育方法进行教学,即教师示范后学生模仿练习,在授课过程中并未加入思政教育,例如体育活动的精神以及思想观念。实际上,只有当体育教师率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时,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被纳入体育教育中。因此,学校应在教育改革中强调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组织体育老师讨论两者整合教学的方法,不断促进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进而引起学生的重视,积极参与思政学习。2.意识到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传统教学观念中,体育教育只是为了锻炼身体,然而事实上,体育教育除了具有锻炼身体的作用外,还有娱乐以及陶冶情操的功能。毛泽东提出将“体”定义为“寓道德之舍”,并且蔡元培也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这些都表明体育教育也具有着培养全面人才的目标。体育教育中蕴含着公平正义、拼搏进取,团队协作以及人文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可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隐性的教学资源。在体育比赛中经常出现的“胜不骄,败不馁”以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和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相比,在体育教育中理解这些观念其形式更多样化,更受学生的喜欢。因此,学校应该让体育老师意识到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并将思政教育在体育教育中发挥出来。3.提高体育教师政治素质,增强育人意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教师首先要信道、明道。体育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与技能,也应成为思想政治的传播者以及学生健康成长的向导和指南。体育教师是推动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主导者,所以要持续增强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使命感与荣誉感,增强自己的育人意识。学校应当对教师队伍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建设培训和指导,增强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不断的提高各课程教师的政治素质。另外为实现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育人意识。在提出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大多数体育老师对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没有很好的理解,缺乏育人意识。在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背景下,体育老师不仅要重视体育项目与动作技术的教学,而且还应在思政教育的理念下,对课程能否提高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在日常教学与竞赛活动中体现出体育教育的育人目标。

結语后疫情时代中学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进步的重要一环,如果能够在体育课程中将思政内容展现出来,必然将得到社会及公众的认可,从而进一步增强课程协同育人的实效性。同时,学生阶段的体育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漫长、复杂、艰巨的任务,中学体育教师在工作学习当中需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勇于实践探索、迎难而上。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应该积极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不断地探索创新中,把“立德树人”理念和“课程思政”理念落实到体育教学当中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东台市第一小学 224200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体育课程思政教育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中外管理(2020年4期)2020-04-28 06:23:46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中外管理(2020年4期)2020-04-28 06:23:46
进击“后疫情时代”
支点(2020年4期)2020-04-21 13:40:50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引入初中体育课程的可行性解析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