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典名著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文字魅力和人生启示令人回味无穷。为了发挥出经典名著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应该以课堂为载体,引导学生读懂名著、走进名著、感受名著。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指导策略展开了探讨,以期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2-0024-02
引 言
众所周知,名著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养成的关键时期,适当地接触名著,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阅读,能够有效增强自身的体验,启迪思想与智慧。由此可见,名著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性。
一、立足学生实际,有序选择文本
随着学段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内容较深的文本展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使名著阅读指导更加有效。因此,从中学段开始,教师就应该在立足课内名著阅读指导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质量较高且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名著。那么,教师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名著中选择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如兴趣偏向、年段差异等。同时,为了使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有一定的感悟,教师应更多关注文本中人类普适的一些价值,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1]。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名著非常少,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有序选择一些课外名著。不同学段的学生所能接受的名著的深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理应因“段”而异。例如,在五年级的一次名著阅读指导教学中,笔者便为学生选择了《伊索寓言》这一著作。《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大多以动物为喻,暗含了为人处世的诸多道理,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读这些故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指导中,笔者首先为学生挑选出《农夫与蛇》《狐狸与山羊》《龟兔赛跑》三篇寓言。在学生阅读完后,笔者随即开展了一个小型的讨论会,要求学生对这几篇寓言进行讨论,并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不仅兴趣十足地展开了讨论,还明白了人要分清善恶,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及不能轻视他人的道理。
二、品读精彩章节,分享独特感悟
若想让学生通过名著阅读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去品读名著中的精彩章节,使学生能够与作者进行直接对话,从而感受到名著中人物的感情及作者的感情。阅读的重点在于“读”,但名著阅读并非让学生去死读,而是要巧读、品读、一起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思维和眼界的局限性,其很难窥到名著的真正意味。此时,适当的交流与沟通能够有效突破这一屏障,使学生茅塞顿开。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精彩章节时,应为学生创造交流、分享自己独特感悟的机会,从而提高其名著阅读效果[2]。
名著中的精彩章节往往能令人产生独特的感悟。比如,在讲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学生了解到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读书一丝不苟的人。为了使学生对鲁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笔者随即引导学生去试读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几篇著作,如《阿长与〈山海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考虑到小学生很难理解整篇内容,笔者从中选择了一些精彩的章节让学生重点品读。这些章节涉及鲁迅与长妈妈的相处细节,以及鲁迅在百草园雪地捕鸟的片段。之后,笔者带领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对鲁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一基础上,笔者还以自我推荐的形式请几位学生来分享了自己对这些章节的独特感悟,从而使学生了解小时候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显然,这种以课本为依据、以课外阅读为辅助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阅读需求,促进其名著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探寻名著结局,交流心得体会
受名著篇数或者字数的限制,教师很难让学生对名著的整体内容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实际上,教师仅仅选取名著的一些片段进行阅读指导,无法使学生对名著的人物、背景、结局等有全面的了解,更不能让学生准确体会到该名著的精髓所在。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可以针对选取的名著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寻名著的结局,从而使学生获得独特的认知与体验。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对名著结局的猜测来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所猜想的结局与名著中真正的结局之间的差异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名著中对结局设定的含义所在,并对自己所读到的名著节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3]。
在一次阅读课上,笔者为学生带来《小王子》这一名著。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并没有读过,甚至没有听说过这本书。实际上,这是一本是很适合儿童读的短篇小说。因此,课上,笔者首先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随后将提前准备好的文本片段分发给大家。该片段是小王子遇到点灯人和商贩的故事,意在让学生了解点灯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认识到“省时要合理”的道理。在学生阅读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交流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并在学生兴致勃勃之际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觉得《小王子》的结局会是什么呢?”随着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纷纷发散思维,展开了讨论,如有的学生认为小王子会留在地球,有的学生认为小王子会回到自己的星球,还有的学生认为小王子会继续旅行。尽管学生的想法不一,但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名著结局的探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名著閱读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四、倡导个性阅读,加深名著认知
名著阅读教学倡导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即倡导个性阅读[4]。基于此,教师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安排阅读内容,并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从而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不仅要树立个性阅读榜样,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还要延伸每位学生的阅读学习广度,也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收集课外名著信息,并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5]。如此一来,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必然也会提高,并在逐步拓展阅读范围的过程中加深对名著的认知,形成良好的名著阅读感知体验。
个性阅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以学生为主体所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6]。在名著阅读教学中,为了给学生选择合适的名著,笔者首先为学生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涉及学生想要看的名著内容、名著形式、名著国界等。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分类,并为学生挑选了适合他们的名著,故事类的有《一千零一夜》《狼王梦》,游记类的有《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优秀教育类名著则选择了《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当然,笔者所选择的名著是适合小学生读的版本,以便于学生更容易读懂。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名著,切实加深了对这些名著的认知。
结 语
综上所述,名著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意蕴,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和整体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从而使学生逐渐感受到名著的魅力所在,进而在循序渐进中促进小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黄河洋.课内外有效衔接畅游阅读之海: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作文),2019(03):18.
刘雯珺.让心灵读书[J].文学与人生,2006(02):31.
宋晓瑛.培养自主阅读,畅游语文殿堂:关于小学中年级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J].读与写(上,下旬),2018,15(16):84-85.
苏嫚嫚.基于名著阅读的小学语文教学探微[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73.
马菊红.小学语文开展名著阅读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65.
张小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策略的应用[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10):25-26.
作者简介:张艳红(1982.10-),女,湖南长沙人,现任玉潭街道大街岭小学班主任,小学一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