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兰英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于暴力行为产生的作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且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护理措施对暴力行为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统计1周、4周、8周发生的暴力事件次数可知,在预见性护理措施不断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后呈现出暴力行为发生率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在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工作时,可运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暴力行为发生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护理效果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类疾病范畴且发病原因不明,患者经常会发表现出思维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等且精神方面的活动与周围的环境十分不协调[1]。精神分裂症患者还会受到精神症状的影响而产生伤害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且对患者自身与家族和社会产生较大的危害[2]。因此,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需要利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达到促进患者病情好转的目的,以下内容针对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给予预算性护理措施对患者暴力行为具有的干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间收治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患者年龄资料显示年龄范围处于19-65岁之间,计算平均值为(42±23)岁;男性患者为45例,女性患者为31例;文化程度资料显示出19例患者为小学学历、30例患者为初中学历、27例患者为高中及以上学历。纳入标准为均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且存在暴力行为。
2方法
针对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及具体的护理内容为:(1)了解患者病史。患者入院后与患者交流分析患者实际状态、与家属交流了解患者日常行为,根据了解的内容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另外,根据详细的交流对患者实施风险评估工作,评估的内容应包括自杀倾向、暴力行为严重程度、出走机率、是否存在噎食与跌倒现象。其中,在评价暴力行为严重程度时应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若评估值在6分以上需要与患者家属签署高危患者告知书。(2)遵照医嘱用药。根据医生针对患者开具的用药方法给予患者给药护理过程,在向患者发药时要严格检查药物是否按照医嘱、患者是否服用药物,在患者用药后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3)实施针对性护理。护士要与患者加强沟通力度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并针对不同的患者实际制定出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于高危患者要加大管理力度与沟通力度,尽可能掌握患者内心需求并合理化满足需求,若不能满足则要与患者采取引导式沟通。针对暴力冲动患者的护理需将其安置于重点病室重点观察,并对患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分析及时发现暴力先兆,根据分析的结果积极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安抚。若安抚工作无效可采用保护性约束措施,但是在应用时要严格掌握约束指针避免对患者产生伤害。(4)实施安全护理。做好病房区域的危险物品检查工作,实施危险物品定量放置且对患者应用过程密切观察。若患者为高危患者应由护士应用危险物品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5)心理护理。患者经常会处于幻觉与妄想状态中且会因为幻觉与妄想而产生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需要护士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在实施时避免与患者争论而引发患者情绪激动,若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可引导患者运用语言或者非破坏性的行为进行发泄。另外,在交流中要运用积极向上的内容引导患者的思维,促进患者的思维也朝向积极向上的方向思考。(6)康复护理。掌握患者具有的兴趣爱好且根据兴趣爱好安排患者开展相应的活动,可促进患者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活动中且受到活动的感染而降低不良情绪。(7)健康指导。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制定出合理化的健康宣教内容,在健康宣教中要指导患者如何健康的生活与健康的与他人交流,促进患者降低思想中存在的暴力冲动。
3 结果
经统计患者入院1周、4周、8周发生暴力行为次数后,入院1周产生暴力行为共55例(72.37%)并開始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入院4周发生暴力行为共16例(21.05%);入院8周发生暴力行为共5例(6.58%),从数据可知预见性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患者在治疗积极性方面也显著提升且未存在严重性的暴力伤害事件。
4 讨论
精神分裂症在我国的发生率较高且未明确出引发此疾病的因素,但是存在较多的诱发因素会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症状[3]。当患者患有此疾病后需要较长的治疗过程,并且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4]。由于患者会受到精神症状的影响而产生暴力行为,在治疗患者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的将暴力行为降低至最低,需在治疗中配备有效的护理方案。
本文针对预见性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具有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从研究结果可看出此护理模式应用后显著降低了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原因是护士在护理患者时能够及时了解患者内心需求,并采取顺从患者的措施引导患者的思维朝向健康的方向思考,显著降低了患者内心存在的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受到精神症状的影响而产生暴力行为,会伤及自己与他人需在治疗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暴力行为进行干预促进患者情绪的好转,将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于患者治疗中后达到了这一目标可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参考文献:
[1]徐琼,张钰成.预见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防范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3):132-133.
[2]许芳,王兆芹.预见性护理在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21):101-102+111.
[3]王小露,张旭.预见性护理在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5):125.
[4]卢佳佳,魏琳.有暴力行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6):127.
(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