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钊
1 引言
跨栏是指在特定距离内完成一定数量栏架的跨越,具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性,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术,还需要稳定的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因此,在初中阶段做好跨栏训练研究,针对学生恐惧心理进行深入分析,有效开展教学指导,对于保障学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2 初中跨栏训练的恐惧心理表现
初中学生在面对跨栏训练常常出现的恐惧心理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从起跑到跨越第一栏架过程中,由于面对障碍物存在害怕摔跤或者注意力不够集中等情况,造成心理紧张,呼吸节奏紊乱,在跨越时出现犹豫,动作僵硬,肢体不协调,表现为逃避过栏或者减速等现象。二是连续跨栏阶段,由于学生对于跨栏技术掌握不牢固,且着急完成动作,常常出现扫栏、跳栏或者直腿攻栏等现象。
3 初中跨栏训练恐惧心理的成因
3.1 学生自身因素影响
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是影响跨栏训练的基本因素,初中学生面对跨栏的恐惧主要是由于对跨栏技术动作掌握不熟练,面对自身运动能力与跨栏技术要求之间的差距,害怕在跨栏练习中出现撞栏、摔倒等情况,同时,学生在进行跨栏练习时,由于逃避心理错失练习机会,进一步加大自身与其他学生之间的能力差距,将会造成恐惧跨栏训练的消极循环。
3.2 训练方式方法影响
体育教师的训练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训练效果,只注重技术训练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引导,使训练内容无法贴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严厉的批评等将会进一步加重学生对跨栏的恐惧,使学生弱化训练热情,产生应付甚至逃避跨栏训练等情绪。
3.3 训练内容影响
跨栏训练中栏架的数量、高度设置均会使初中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在较快的速度下完成栏架的跨越,由于担心会出现打栏、摔倒或者碰撞等现象,使学生不自觉产生畏难与恐惧,进一步加重身体机能的僵化。同时,跨栏训练作为一项技术性的运动内容,在任何一个跨越环节出现衔接不顺,都将会影响整个跨栏过程与节奏,其技术的复杂与精密等特性也成为学生训练信心不足,出现恐惧等情况的重要原因。
4 初中跨栏训练中克服恐惧的有效策略
4.1 展现运动魅力,建立积极心态
为了有效消除初中学生对于跨栏训练的恐惧,需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着手,通过有效展现跨栏的运动魅力,使学生对训练产生一定的积极心态,增强跨栏训练的勇气与自信。
体育教师可以在跨栏训练初期,利用视频、图片或者文字等形式向初中学生展示跨栏运动的发展历程,介绍著名跨栏运动员的成长历程与训练经历,使学生充分了解跨栏运动的魅力,理解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内涵,建立勇于迎接挑战,不畏困难的信心与信念。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跨栏比赛的视频或者跨栏训练相关的纪录片,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跨栏成功的喜悦与训练过程中的艰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训练心态,强化自身的意志力。
4.2 做好基础训练,增强身体素质
跨栏训练的有效性以学生身体素质为基础,因此,做好学生的跨栏基础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建立学生训练自信的必备内容,只有帮助学生有效增强了身体运动基础能力,才能使学生灵活应对跨栏训练中的协调性、敏捷性等问题,减少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从而弱化学生对跨栏训练的畏难与恐惧。
体育教师可以适当加大基础训练内容,在跨栏训练前,组织学生开展压腿、短跑以及跳跃等素质训练,尤其是跨栏训练中身体的关键部位,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练习,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与关节灵活性,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跨栏专项训练,并不断肯定学生的进步与提升,使学生在获得肯定的过程中,建立跨栏训练的信心。
4.3 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训练质量
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初中学生跨栏训练心理与效果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教师做好训练方式的创新与优化,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接受情况,通过合理调整训练的内容与难度,使学生逐步消除恐惧,提升跨栏的运动能力。
在跨栏训练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技术开展跨栏的技术指导,通过慢放、放大细节等方式,更加直观地呈现动作要点,帮助学生有效把握跨栏要领,减少由于盲目造成练习恐惧的发生。另外,在实际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调控栏架的数量与高度,降低学生对训练内容的恐惧感,结合学生性别、跨栏基础水平与运动能力的差异,分批次,合理划分跨栏训练的内容,在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原有层次的栏架跨越后,再对栏架的高度与数量进行合理调整,提高训练难度,從而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标准的跨栏训练。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跨栏训练分解训练与组合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在训练初期,按照跨栏动作将其分为起跨腿与摆动腿等不同过栏的训练,在学生基本掌握后对其进行组合,使其完成双腿协调过栏训练,之后逐步加入栏间跑等训练内容,使学生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跨栏技术。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