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活动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1-09-10 07:22:44杨桂香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口语小学

杨桂香

摘要: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之一,而听、说能力又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小学阶段,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不强,难以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严重阻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以其图示的发散或递进式结构,丰富的色彩、图片、文字在激活学生思维并在辅助学生就相关话题进行语言交际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活动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整理听力信息,进而帮助学生完成流利的口語输出,提高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本文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概念以及它对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并以具体的教学单元为例,阐述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以此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活动

一、前言

小学生在学习使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时,容易存在一定的外语焦虑(Foreign Language Anxiety)。口语是一种双向语言交互活动,需要交际双方的相互合作协同。“在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学习动机越强,信心期待越大,焦虑感越低,学习者的口语能力发展越快”,因而,提高学习兴趣,克服外语焦虑,加强与同伴的交互协同,对于小学英语口语的学习非常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常见的口语教学课堂组织形式,有利于给予学习者更多语言练习的机会。思维导图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其独特的架构知识的方式应用于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其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优势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的概念由托尼·博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是基于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由关键字、符号、颜色、曲线等元素组成,在直观呈现大脑思维过程的同时,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挖掘了右脑的潜在技能,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在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之间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实现左右脑的协调发展(从李方等,2010),把传统的单向思维变成多维发散的思维,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借助思维导图能形成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网络,有益于系统、分层次地组织信息,改变了以往机械记忆效果差,容易感到疲劳的弊端,能使学习内容形成长期记忆,达到不易忘、易提取的效果(邹菁,2010)。

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分为计算机软件绘制和手绘两种。手绘思维导图比较简单,不受设备限制,可随堂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从一个中心图像或词汇开始,突出主题,利用曲线向四周发散出多个分支;每个分支的关键节点可以再作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呈现出逻辑的树状结构。在教育领域,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将思维导图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在国内,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效果的研究呈上升趋势。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优势

2.1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思维导图的色彩、图画、线条、关键词,能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分运用左右脑机能,调动多种因素参与思维和记忆。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在表现形式上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科版-广州用(三起)-五年级上册Module 2 Abilities Unit 3 I can swim very fast.词句板块的思维导图(见图1-1),该课时主要学习表示能力的词汇和句型,教师用一条小章鱼为中心图像并注以关键词“can”以及本课主要句型“What can we /you do? I can ...”,以小章鱼延伸出的多条手臂表示它掌握多种技能,由此鼓励学生:“Never too old to learn. Then you will be gifted in many ways.”这样的思维导图是立体的、具象的,而且信息是丰富有趣的,能将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整合在一起,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这样的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趣味性增强,学生能根据导图大胆表达,他们可以说出I can sing. I can sing well. I can dance. I can dance well. I can swim very fast.这些句子,甚至可以在小组交流活动时结合身边的事物、联系自己的生活,尝试连贯说出一段完整的话语,“In my family, I can sing well. My father can drive. My mother can cook delicious food. In our class, Jiamin can swim very fast. Xiaoling can draw cartoons. Our teachers can help us learn. Everyone has his own gift.当学生能表达出这样的话语,证明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2建构知识网络

传统的口语教学,往往是通篇背诵或者教师列出几个简单的关键词,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有些教师甚至在语篇阅读环节后,直接让学生进行复述,这样的方式下,由于对语篇内容缺乏有效的提示,学生很难记住整篇内容,即使有几个关键词,由于缺乏逻辑关联,口语表达也很难流畅。思维导图把文本知识显性化,言语信息图像化,围绕中心主题展开分支,能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便于学生掌握整个知识架构,其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结构特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材料进行比较,并能按照意义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找出课文中主要和次要的内容,并用自己的方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使用英语口语时,不仅有话可说且知道从何说起。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词汇是语言的三个基本组成单位之一,是语言交流的基础部分。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lkins)曾用这样的话来概括词汇的重要性:“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可见在英语学习中,掌握词汇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听、说、读、写以及其他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能力有限,而且缺少语言环境,缺乏良好的学习策略,往往是孤立地、机械地去学习和记忆单词,效果并不理想。而思维导图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它能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把新知识纳入或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加速知识获得的过程,是一个有力的助记工具,能将知识模块化,使学习内容进入长期记忆的状态。

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以主题的形式学习、梳理和归纳单词,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工具,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对单词的记忆效果。下图是三年级上册关于“body”这个主题的思维导图实例,孩子们在导图的帮助下,对人体部位的单词一目了然,尽收脑中。

又如四年级上册学习衣物类的单词时,我们引导孩子运用思维导图对这些漂亮的服装按季节、性别进行分类,激发起浓厚的兴趣,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天马行空的描绘着自己的思路。

按照爸爸妈妈(男女性别)给衣服分类的:

按照季节给衣物分类的:

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方便我们对每一个年级、每一个模块乃至每一个单元的教材内容以及相关词汇进行梳理和归纳,使词汇教学变得脉络分明、一目了然,学生容易学习和接受。我们希望通过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图文并茂,以图促学,从词汇入手,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激发学习潜能,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英语语言能力,最终达到整体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二)思维导图在语篇教学中的运用

在英语语篇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一起或者学生小组之间一起制作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分析,可以使复杂的内容变得清晰,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的内容,更容易记住所读材料。在教学中,我们首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包括找出段落的主旨句,概括段落的大意。找到主旨句之后,我们还要求学生学会找句子中心词,这样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简明扼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从文章中捕获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阅读和概括能力显著提升。

在五年级下册Module5 Safety这一模块当中,孩子们学习了Children’s Safety Dos and Don’ts,包括有居家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和外出安全等多方面的安全知识问题,涉及面广,句子繁多,如果靠单纯的记忆,会感觉很散。我们尝试以“How to stay safe?”为主题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这样可以使知识围绕主题展开记忆,全面而集中,孩子们做得很好,也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又如六年级上册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的内容比较散落,为帮助学生理清上下文的关系,更准确地理解过去时态的运用,我们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语篇教学。在制作思维导图时,通过线条和色彩、关键字、符号和图片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效降低学生阅读课文的困难。

在学生初步感知思维导图后,教師可在一定的情景下,发挥小组互动的作用,共同制作思维导图,培养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例如在学习五年级travel这一主题时,让学生自主讨论,旅游要注意什么,围绕着哪几个问题开展话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制作思维导图。

应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词汇教学还是句型操练,再提升到语篇教学中,教师主要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线索提示,或帮助学生在其思维陷入僵局时找到出路,大部分的学习都是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及分享来实现。这样既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通过上述的课堂实践,我们强烈的感受到思维导图对学生的记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思维导图通过清晰的结构,分明的层次,加强了对信息的组织和管理,帮助了学生记忆。关键词和图像的应用,大大加强了联想,增进了记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是作文过程的核心,只有抓住思维这一条主轴,作文才能有深度、有广度。英文写作对于刚刚接触写作不久的小学生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大多数小学生面对英文写作没有思路,甚至完全不知道如何下笔,思维导图的引入解决了这一难题。

六年级下册Unit5 Dr. Sun Yatsen一文中,围绕历史名人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展开话题,主要语法知识点是动词过去式的运用,课后要求学生用过去时态描写一位历史名人。我们通过思维导图Mindmap的演示,逐个展开细节,训练学生对语言的观察力、概括力和理解力,帮助学生在解读语篇细节的同时感知语言知识与规律。引导学生将课文的主要内容用思维导图概括如下: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语言规律,联想记忆课文,并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整体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我们趁热打铁,让学生按照思维导图的提示,自己动手写一位熟悉的历史名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孩子们感觉英文写作不再是那么困难和可怕的事情了。

事实证明,运用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培养写作能力和技巧,是科学和有效的方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多维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网和增强学生的语言创造性。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优化了课堂,还创新了教与学的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使用英语进行有“信息沟”的口语交际的主人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主动探究、乐于探究,不断生成,教学相长。思维导图主题明确,线索清晰,经脉分明,能将各种零散的知识和观点等汇合成一个系统,允许学生自由联想、尽情发挥,让他们在英语课堂上善讲、乐讲、敢讲,为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供了平台和机会,它已经成为学生发言的依靠和抓手,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博赞.2009a.思维导图[M].叶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从李方,等.2010.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教育科学论坛(7):51.

[3]邹菁.2010.运用思维导图转变英语学习方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8):36.

[4]陈敏.思维导图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1):36-41.

[5]吉桂凤.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发展规划2018年度课题《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活动中的应用与研究》研究论文。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口语小学
酒中的口语诗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18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学生天地(2017年10期)2017-05-17 05:50:44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23:37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2:26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