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明 白丽杉
【摘要】目的:浅析泮托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 PUCHC(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评价。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 2019 年 4月 -2020 年 4 月本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前 30 名入院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治疗,后入院的 30 名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口服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对比统计学意义成立 (P < 0.05)。结论:对消化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泮托拉唑治疗,不但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泮托拉唑;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067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panto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complicated with PUCHC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methods: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derived from April 2019 - April 2020 of peptic ulcer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the top 30 set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 oral omeprazole treatment, 30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after setting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ral diazepam tora azole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Pantoprazol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ulcer complicated with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ut als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Pantoprazole; Peptic ulce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在消化系統疾病当中,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根据相关调查得知,患有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大约占比 25%,针对消化溃疡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来说,其存在诸多临床表现,比如低蛋白血症、黑便、呕血等等,并且具备较高的致死率,倘若患者未能及时进行诊治,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抑酸药物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药物,应用 H2 受体阻滞剂可起到控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但该药物不具备良好的耐受性,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效果,而且在临床中不建议广泛应用,对此,部分医院为了快速解决以上问题,不断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泮托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的第三代,其不但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还能对胃酸分泌起到控制作用 [1-2]。现阶段,针对消化溃疡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主要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但并未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基于此,对患者病情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在临床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4 月本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比了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药物的治疗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计 60 例,最早入院时间为 2019 年 4 月,最晚入院时间为 2020 年 4 月。 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数相同(n = 30)。观察组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最小的年龄为 26 岁,最大的年龄为 55 岁,平均(32.12±4.02)岁;对照组最小的年龄为 34 岁,最大的年龄为 69 岁, 平均(41.06±3.1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该病症的诊断标准;(2)60 例患者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精神疾病者;(2)肺部感染者;(3)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4)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者;(5)存有其他合并症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奥美拉唑治疗,该药品生产于内蒙古白医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57338,用量方法:每次在患者静脉滴注 40mg,每天两次即可,持续滴注一个疗程。观察组给予患者泮托拉唑治疗,该药品生产于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67214,用量方法:首先在 250ml 浓度为 5% 的葡萄糖溶液当中融合泮托拉唑(40mg),其次在患者静脉进行滴注,每日滴注不可超过 1 次,持续滴注一个疗程,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一个星期 [3]。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主要判定标准分为无效、有效、显效和痊愈,患者在治疗一个星期之后,如果还发生呕血、血压降低、腹部疼痛、经胃镜检查后,仍然显示出血等情况,则表示无效;当患者呕血情况在治疗两天后停止,在一个星期后粪便呈正常状态,同时体能各项指标稍有恢复,包括血压指标和心率指标等,则表示有效;当患者呕血情况在两天后停止,在 5 天后粪便呈正常状态,同时体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值, 包括血压指标和心率指标等,则表示显效;当患者呕血情况在治疗 1 天后停止,在两天后粪便呈正常状态,同时体能各项指标全部恢复,包括血压指标和心率指标等,则表示痊愈。另外,患者的痊愈率、显效和有效率形成治疗总有效率。
1.3.2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消化系统、肾脏系统、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产生的各种数据均纳入统计学软件 SPSS23.0 中做进一步处理,计数资料应用(%)的形式表示,采用 x2 检验,均数 ± 表示(x±s,用 t 来检验,(P < 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如表 1 所示,观察组患者痊愈、显效、有效的人数分别为 14、8、6, 总有效率为 93.33% ;对照组患者痊愈、显效、有效的人数分别为 10、6、 6,总有效率为 73.33,经对比,统计学意义成立(P < 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概率
如表 2 所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 3.3%、 20%,经对比,统计学意义成立 (P < 0.05)。
3 讨论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在随之变化,致使我国人们患消化性溃疡的人数不断上升。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当中,最为常见的即是上消化道出血,并且其也是临床中急危重症中的一种,不仅如此,其发病机制与多方面因素存在较大的联系,比如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精神因素、抗血小板药物、Hp 感染等等 [4]。胃内酸性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消化道出血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能愈合上消化道出血现象,并且血小板的聚集以及凝血功能也会受到胃内酸性环境的影响,此外,人体胃白蛋白在酸性影响下,如果胃内 pH 达到 1.0-4.0 的状态下,胃蛋白酶会被激活,从而溶解调体内血凝块;如果胃内 pH 处于 4.0-6.0 的状态下,胃蛋白酶会出现失活状态,一旦胃蛋白酶处于 pH 在 6.0 以上时,就会发生不可逆性灭活,因此,有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就应该提高胃内pH 值 [5]。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即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患者胃酸分泌过多,当患者胃酸增高,受到胃蛋白酶作用时,消化道便会产生出血的状况。所以,该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要按照治疗原则进行,进而有效控制患者的胃酸分泌,提高患者胃部的 PH 值。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得知,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效果比 H2 受体阻断剂效果高于 8-20 倍,甚至更多,并且质子泵抑制剂不仅能长时间作用在人体内,同时也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消化道出血时可将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等作为首选药物,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主要用于胃壁细胞质子泵所在的胃黏膜壁细胞顶端膜,并把分泌性微管和胞质内的管状泡转化为亚磺酰胺的活性形式,在二硫键与质子泵的巯基的作用下,就会发生不可逆性,从而降低胃液中的酸含量,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经常使用泮托拉唑,该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消化道出血,同时也可以加快溃疡的愈合速度 [6]。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知,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P < 0.05,差异可满足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口服泮托拉唑,不仅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甘波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率评价 [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36(05):28+30.
[2] 陈荣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5(40):154+157.
[3] 李巧娥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24(34):5028-5030.
[4] 张志恒.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8(33):120-121.
[5] 欧阳洪林 , 龚隆辉 . 泮托拉唑联合碳酸铝镁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 [J]. 医疗装备 ,2020,33(21):80-81.
[6] 王正丽 . 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潰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36(2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