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229
新时代学龄前幼儿教育工作,是社会(家庭)和幼儿园一起对幼儿进行的多重教育工作。只有构建完善的幼儿家庭教育体系,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幼儿教育要求,才够促进幼儿的良性成长。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幼儿家庭教育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幼儿家庭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地区,大多是留守儿童,即使不是留守儿童,很多父母缺乏新时代新的幼儿家庭教育观念,存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其言行无法给予幼儿好的榜样,于是对幼儿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农村地区幼儿家庭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农村地区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包办代替,使幼儿产生严重的依赖性
在进行幼儿家庭教育过程中,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够让幼儿适应基本生活技能,增强其身体素质,同时还能促进其智力发育,培养坚强的意志。但是从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来看,很多家长认为幼儿较小,不愿意让其做任何事情。例如,当幼儿园安排一些亲子活动、或者利用家庭现有材料小制作活动、或者在家庭协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时,很多家长认为幼儿不懂还耽误工夫,不如自己动手包办了事。又例如,幼儿入园离园来说,每个孩子都配有“书童”,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为幼儿提书包拿生活用品,幼儿从不动手这种包办式的教育方式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不利的造成了幼儿严重的依赖心理。在幼儿园的一些实操活动中往往遇到困难就退却,导致“老师我不会”,成了幼儿的口头禅。
2.放任溺爱,使幼儿产生较大的随意性
目前我国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还是居多。整个家蔟对幼儿过度迁就,对其言行也缺乏必要的约束,造成了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很难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自私自利,蛮不讲理,唯我独大。这样具有较大随意性的孩子,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齐抓共管,才能让幼儿及时融入集体。
3.拔苗助长,使幼儿失去思维的渐进性
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够有所成就,尤其是农村家长更时希望幼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心中的起跑线,就是幼儿应该提前学习更多书本知识才能够提升智力,因此,在幼儿很小的时候就逼迫其学习书本知识、背诵数字、唐诗等等,完全没有考虑到幼儿自身理解问题和生活经验。甚至有些家长,在他们的心目中,评判一个幼儿园的好坏就是看该幼儿园有没有提前进入小学阶段的知识学习,即有没有教幼儿学拼音、加减法、识字等等。但是他们不懂得,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潜移默化的吸收新的生活经验的教育规律。此种拔苗助长的做法,使幼儿失去了知识吸收的渐进性,极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完善新时代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对策
1.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
对于家长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言传身教,让幼儿一起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同时对于其身体发育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引导孩子自己穿衣服、吃饭、收拾玩具等,让其能够有独立的自理能力。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講究原则,不能任何事情就迁就,不然就会让其形成不良意识,持之以恒才能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爱劳动的优良品德,从小养成幼儿自尊、自重、自强的性格。这样的幼儿成人后,才能正确对待挫折,适应社会。
2.正确对待幼儿的优缺点,培养幼儿良好思想品质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一些家长爱子甚切,孩子的举手投足都觉得是最美好的,只看见孩子之优,不见孩子之劣。而另一些家长则相反,对孩子的要求太高,追求完美,总见孩子之劣,不见孩子之优。总体来看,这两种认知观念都是偏颇错误的,这类家长没有对于孩子的优缺点进行深入分析,也就在教育上缺乏正确的对待方式。
我曾经带过一个幼儿,他父母都在外务工,三岁前都是外公外婆带的,老人对孩子过度溺爱让其形成了不良的习惯,一旦不满足他,不顺从他,就会哭闹不止、满地打滚。我和其外公外婆沟通后,老人们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宠溺造成了孩子任性,反而却认为自己家的孩子很好,是老师没有表扬,耐心不够造成的。后来我与孩子的父母进行沟通,分析孩子的现状之后,其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毅然辞去远处的工作,陪伴在幼儿的身边,身体力行的给孩子以榜样,慢慢地让孩子回归正常轨道。因此,我深深认识到,在对幼儿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对于其优缺点有深入认识,并且通过针对性的方式来培养其品质。
3.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是重大的。每一个幼儿自身的智力、能力及兴趣都有较大的区别,家长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兴趣,通过对兴趣进行培养,并且根据其心理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才能够促进幼儿良性发展。另外,由于家长对幼儿实行超前教育,导致进入小学一年级后,老师上课讲的某些知识,孩子已经接触,略有所知,孩子就会认为学习太简单,久而久之,养成幼儿上课不认真听讲,坐不住的坏习惯。因为孩子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反之则拔苗助长,得不偿失。
在我所教过的班上,有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有个孩子叫豆豆,性格文静内向,她母亲告诉我,她女儿已认识几百个字了。三岁的孩子能认几百字,不知幼儿和家长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我班上的其他家长听说此事羡慕不已,纷纷效仿。但就我对豆豆的观察,该幼儿平时不爱参与小朋友的活动,口语表达能力不强,没有幼儿常见的好奇感。另一个幼儿叫明明,也是三岁,明明的妈妈没有教孩子识字,而是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做游戏等。听故事、做游戏是幼儿特别感兴趣的。明明虽不识字,但性格活泼开朗。
从上面两个幼儿家庭教育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个母亲重视“苦学”书本知识,另一个母亲重视幼儿情趣开发,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幼儿的学习主要应当是通过在积极活动中感知和体验周围环境,自然地而非强制性地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利用社会资源,宣传幼儿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帮助家长树立现代幼儿家庭教育观,以促进新时代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保障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
湖北省宜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洋园区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