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
【摘要】我国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很多专家学者也对古典诗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因此古典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随着语文新课改的实施,古典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为了提高古典诗词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诗词,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词
引言:
虽然新课改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侧重学生的语文知识,轻能力,少情感,古典诗词在教学中与实际相背离,同时这也是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时容易出现“害怕”心理的原因。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古典诗词教学的效果,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古典诗词的体系入手,不断拓展,使学生逐渐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真正爱上诗词,才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一、构建体系
由于小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古典诗词的学习,因此对于诗词和诗人的了解等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因此在古典诗词教学中,通过结合学生之前所学的诗词等,为学生构建系统的诗词体系,可以启发学生对同一诗人不同诗词、同一类型不同诗人的理解和感悟[1]。例如教师在教授李白的诗词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李白的生平经历,然后将《静夜思》、《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这几首诗对比讲解,使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的情感变化。又如教师在教授同一类型的诗词时,可以对比不同诗人的作品,例如可以将《望洞庭》和《望天门山》进行异同对比。又如在讲解有关春天的诗词时,可以将《春晓》和《春夜喜雨》进行对比,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春天美好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春天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二、拓展古代汉语知识
由于我们所教授的古典诗词都是古代诗人利用古代汉语进行书写的文学作品,虽然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学过简单的古典诗词,对于其中的古代汉语有自己的认知和储备,但是由于低年级年龄的特点,难以深入理解和研究所学古典诗词中的古代汉语知识,因此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着重讲解其中的古典诗词,使学生对古代汉语有一定的积累,在自主阅读中可以正确了解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授古典诗词中要巩固学生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如在教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一首诗时,教师可以单独拎出“收”和“妻子”这两个词然后请学生说出这两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首诗的内容猜一猜这两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样学生会进一步明白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字词的区别,了解“收”是“收复”的意思,“妻子”是“妻子和儿女”的意思。长此以往,学生会明白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古代汉语中的词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并且会逐渐积累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异同,在今后遇到这类的词语时,会准确了解其所表达的正确意思。
三、知识迁移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中不仅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还体现着当时社会的背景和文化等,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2]。如在进行文化常识的迁移时,讲到王安石的《梅花》,教师就可以融入岁寒三友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常识积累;由于教师在教授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可以向学生拓展西施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讲到有关“月亮”意象的诗词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解诗人将自己情感寄托到月亮意象上的演变过程。虽然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内容看似和古典诗词的教学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但是对于学生的文化常识、诗人生平等知识都起到一定的积累,也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古典诗词的教学中。
四、拓展积累背诵经典名句
中国流传下来的古典名句数不胜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拓展与所教古典诗词相关的经典佳句,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积累。例如教师在教授《泊船瓜洲》这一内容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学会背诵和默写经典佳句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搜集与这首诗主题、情感等同样精彩的经典名句。这样不仅会加深学生对所学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水平,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品味。如教师可以以作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与王安石有关的古典诗词,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等,然后引导学生整理搜集来的经典名句,并尝试背诵。无论是从哪一个方面进行拓展延伸,教师都要教会学生鉴赏诗词、品味作者情感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古典诗词积累,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赏析古典诗词的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诗言志,歌咏言”,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不仅仅是诗人的志向、情感,更包含了当时社会的背景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因此小学生作为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阶段,在拓展古典诗词教學中要为学生构建系统的体系,利用古典诗词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和常识积累,培养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丽丽.浅论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00(A02):P.254-254.
[2]吴凡.让中国古典诗词"下凡"——浅析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重点及教学方法[J].语文课内外,2020,000(01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