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传播对太极拳推广的启示

2021-09-10 06:14王凤姣张飞
当代体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市场需求瑜伽太极拳

王凤姣 张飞

太极拳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尤其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集中体现,处处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厚重的韵味,不仅有着丰富的传统内涵,更有着不断创新的基础和底蕴。经济的腾飞发展,教育对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高品质需求,都是太极拳在国内更好推广和发展的重要背景。而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印度的瑜伽这样一种舶来品在国内目前流行的程度和市场影响力,太极拳在国内的推广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1 太极拳推广的现状

1.1 定位不够精准,市场导向不够全面

不管是在美国、欧洲、大洋洲还是东南亚等国家,各种太极拳学习组织纷纷在当地成立。人们普遍认为太极拳可以促进身心协调,减轻和缓解心理和生理压力,能够让个体不断的找到平衡、踏实稳定,最终达到真正的身心健康。而在国内的发展,虽然太极拳的推广和传播有着非常浓厚的历史发展基础以及扎实的经济基础、教育基础和健康需求,但除了以传统太极拳培训为主,进行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之外,大多是以养生为主题。且大众对于太极拳的认知出现导向偏差,认为是老年人的运动方式。虽然在高校中普遍都有开设太极拳相关选修或公共课程,但很难形成深刻认知,更难让学生养成坚持习练的习惯,太极拳在国内的发展存在挑战。

1.2 太极拳内涵文化的传播,系统性不强

太极拳不仅仅包含着技术层面的学拳健身,还需要从中领悟中国传统哲学的奥妙和智慧。其三大理念为“太极共生,生命整体,圆道运动”,这与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及传统哲学思维相符,也是太极拳能够更好推广和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而目前在太极拳传播和推广过程中,内涵文化传播较为单一,只停留在健身健心、实现平衡的方面,如何将太极拳的内涵文化系统地融合到大众生活方式中,融合到不同年龄群体的健康需求和文化自信需求中,是太极拳在传播和推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挑战。

1.3 科研成果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力不足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学术网站平台检索以“太极拳”为关键词的检索结果发现,关于太极拳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太极拳推广体系、发展策略、问题对策等研究领域,关于太极拳对于不同群体的“身、心健康”的实验研究非常欠缺,科学研究的成果对于太极拳的在不同群体中“市场需求”的影响力也不够充分。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合理的推广体系、发展策略都很难真正落到实处。

2 印度瑜伽传播的现状及成功经验

2.1 宣传定位科学

瑜伽传播定位科学,其以科学健身理念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契机,适应市场需求的宣传手段。首先不仅从生理层面有各种益处,从心理层面也有很多,且受众面广泛,强调男女老少任何人都可以习练,无形的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人群和传播受众面非常的广泛。瑜伽走出印度,第一站并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更注重用科学的视角和手段研究生命健康,且同样有着宗教信仰的欧美国家。印度传统瑜伽是带有非常浓厚的宗教性和哲学性的,在走出国门的时候,更多的确是突出其“健身、健心”改善生命质量的功效,让非本土的瑜伽习练者更多的把瑜伽作为一种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带给身边的更多的人。

2.2 以科研成果助推市场需求

在印度瑜伽被应用到医院,参与疾病的防治,众多的学者将科研的目光聚集在“瑜伽、冥想、阿育吠陀、自然疗法”等对于人体生理结构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研究,甚至对于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世界范围内普遍高病发率的慢性病的治疗都有相应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些有效实践,也让越来越多其他国家的学者开始关注并投身到关于“瑜伽与健康”的研究中。通过“科学研究”这样一个载体,用科学的手段去证明了瑜伽能夠带给人们的益处。这对于瑜伽的推广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2.3 “文化共鸣”落地有声

瑜伽,其含义为“一致”、“结合”、“和谐”,不管是瑜伽文化中蕴含的哲学观,还是应用在实践中关于“生命健康”的养生观,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非常多的共鸣。印度传统瑜伽中“梵我合一”的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非常相似,且印度传统医药学阿育吠陀和我国的中医理论也有非常多的共通之处,虽然各有优势,但总是能让受众找到文化的层面的“亲切感”。

2.4 本土化能力突出

虽然传统印度瑜伽的分类就是4大类,但是在推广过程中,衍生出来众多流派和体系百花齐放。最早在传入欧美国家时生理层面的应用上,充分结合西方的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的观点,满足欧美民众对于健康的认知和需求。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欧美瑜伽”系列,如阿斯汤加、阴瑜伽、高温瑜伽等。而瑜伽在传入中国之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和推广之后,也逐渐掀起了瑜伽中国化、瑜伽本土化的浪潮。

2.5 宣传力度深远

瑜伽走向世界,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2014年9月,印度总理莫迪在第69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提出设立“国际瑜伽日”的建议,同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并宣布每年6月21日为“国际瑜伽日”并受到175个成员国支持。这是印度多年来在联合国取得的罕见成就,也以“瑜伽”建立了与很多国家的文化外交,在瑜伽“走出去”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有力的传播作用。

3 瑜伽传播对太极拳推广的启示

3.1 精准定位,引领市场导向

太极拳在国内传播的历史发展基础是得天独厚的,而随着经济基础、教育基础和健康需求的不断发展,其现实发展基础也非常扎实。因此准确的对太极拳传播的受众进行分类,致力于传播内容结构的重新构建,针对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打造适宜的传播体系,引导太极拳传播的市场导向,是非常关键的。

3.2 依托文化底蕴,挖掘市场需求

太极文化是中国人看待宇宙、自然、社会、群体、自己和他人间的思维方式,也是解读宇宙、世界、自身的密码,十分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展现强大的包容性、共享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其文化背景首先是被国人接受和认可的。从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进行宣传,增加太极拳本身魅力,将其作为特色文化挖掘和塑造其独特的文化吸引力,在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的“软实力”,也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3.3 引导科学研究,助推成果转化和市场需求

对于太极拳的深入发掘和研究,不仅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学术问题,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当中让大众建立起文化自信的一个战略问题。科研方面的加强,不仅仅要将太极拳和教育、体育等方面横向的紧密结合起来,更应该从生理、心理的角度结合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学科进行纵向的深入研究。通过高质量的应用研究,助推成果转化契合市场需求。

3.4 加大宣传,全方位助力太极拳的推广与传播

从产业化发展的视角结合市场导向加大宣传的力度是非常直接的一个手段,但更应要从政策上加大对太极拳推广的宣传的重视程度。通过太极拳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让更多的人有机会真正的了解到太极拳内涵和价值也是太极拳推广与传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对于承载着太极拳传播的传播主体的鼓励与保护,对于传播主要内容的体系化建设,以及对于传播渠道的开发,都是需要有强大的政策支撑作为依托,才能够更好的全方位助力太极拳的推广与传播。

(作者单位:1.云南民族大学;2.贵州省普定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市场需求瑜伽太极拳
A Private Practice
迎接瑜伽日
2018年一季度中国理财市场需求潜力地区排名
亲子瑜伽有魔法
动物中的瑜伽高手
面向市场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
冰上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