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鑫宇 刘永
摘要:目的:研究钼靶摄影在乳腺钙化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市某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钼靶x线检查,出现钙化点的患者78例,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各39例,分析钙化点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其形态、大小、数目及分布情况的不同表现。结果:对比钙化数目、钙化分布位置以及钙化点直径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不同表现,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钼靶摄影在乳腺钙化性疾病诊断中可通过其钙化形态、大小、数目及分布情况来鉴别病变的良恶性,提高病情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钼靶摄影 乳腺钙化性疾病 价值研究
乳腺疾病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其中尤以乳腺癌影响较大。由于近些年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加剧,使得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乳腺癌在早期不易有明显的感觉,患者无法通过自身不适察觉,待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大多已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微钙化作为乳腺癌的一种特殊征象,有时甚至是唯一征象,因此,对于乳腺钙化灶的出现应引起重视,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对于降低乳腺癌的致死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通过观察钼靶摄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疾病中乳腺钙化点的形态、数目、分布位置及钙化颗粒直径的检出情况,探讨该技术在乳腺癌早期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成都市某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钼靶x线检查中存在钙化点患者78例,其中良性疾病39例,恶性疾病39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4.13±6.25)岁。
1.2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都积极参加乳腺癌筛查,并自愿承担检查费用;
(2)无严重的脏器损伤、器官疾病患者,生理功能均正常;
(3)患者精神正常,能够正常交流;
(4)年满18周岁。
1.3 排除标准
(1)处于妊娠期女性;
(2)体质过于虚弱,白细胞计数过低;
(3)处于急性化脓性乳房感染的患者;
(4)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数字化乳腺x线机,型号Navigator Plat。
2.2 分组方法
将78例乳腺疾病患者按照病变情况分为恶性组39例与良性组39例。
2.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数据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钙化形态、钙化数目、钙化分布位置及钙化颗粒直径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3 研究结果
3.1 乳腺良恶性病变与钙化数目
从表1可以看出:良性组病变中钙化数目<10占比明显高于恶性组(P<0.05),说明乳腺良性病变中钙化点数目多小于10;恶性组病变中钙化数目>20占比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说明乳腺恶性病变中钙化点数目多大于20。
3.2 乳腺良恶性病变与钙化分布位置
从表2可以看出:良性组病变中钙化点位于肿块外占比明显高于恶性组(P<0.05),说明乳腺良性病变中钙化点多位于肿块外;恶性组病变中钙化点位于肿块内占比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说明乳腺恶性病变中钙化点多在肿块内分布。
3.3 乳腺良恶性病变与钙化颗粒直径
从表3可以看出:恶性组病变中钙化点直径≤0.5mm占比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说明乳腺恶性病变中钙化点直径多在0.5mm以下;良性组病变中钙化点直径≥1.0mm占比明显高于恶性组(P<0.05),说明乳腺良性病变中钙化点直径多在1.0mm以上。
4 讨论
乳腺良性病变钙化多表現为粗颗粒,钙化总数较少,钙化点分布较分散,钙化直径多大于1.0mm,容易被观察到,密度多呈现低密度。乳腺恶性病变钙化点大多很微细,钙化总数较多,钙化点多聚集成簇分布,不易数清,钙化直径多小于0.5mm,不容易测量,有时需借助放大镜观察,密度多为高密度或等密度。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关键之一在于发现乳腺微小病判断其是否有恶化的倾向,以便达到及早诊断效果。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乳腺良性疾病中钙化点形态以粗颗粒状为主,颗粒直径多在1.0mm以上,且钙化点数目较少,常呈现零星分布,钙化点出现位置多在肿块外;乳腺恶性疾病中钙化点大多很微细,颗粒直径常在0.5mm以下,不容易被观察,钙化点数目较多且通常以聚集成簇的分布方式出现,钙化点多在肿块内出现。
参考文献
[1]孙丽莎,马春凤,纪玉妮.乳腺肿瘤的钼靶X线诊断及其摄影技术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9,24(06):165.
通讯作者简介:
刘永(1982-),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