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IRE的DOC+DPF微粒捕集连续再生特性仿真研究

2021-09-10 07:22贾传德苏俭杜健健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12期

贾传德 苏俭 杜健健

摘要:为研究柴油机后处理系统DOC+DPF微粒再生过程和再生影响因素及特性,在AVL FIRE 平台建立了DOC+DPF微粒捕集连续再生系统模型,通过计算DPF后NO质量分数和DOC+DPF前后的压降两个参数,与台架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研究了DOC-DPF微粒再生机理和再生过程,研究了DOC入口排气温度、CO浓度、排气质量流量、V(NO2)/V(NOX)、m (NOX)/m (Soot)五个因素对再生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增加排气的CO浓度、DOC入口排气温度、排气质量流量、m (NOX)/m (Soot)比值增大有利于再生过程,可有效降低残余微粒浓度;V(NO2)/V(NOX)比值增加,残余颗粒浓度有降低的趋势,但残余颗粒浓度值变化不明显。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 of diesel engine after-treatment system DOC + DPF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a continuous regeneration system model of DOC + DPF was established on AVL FIRE platform.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by calculating the NO mass fraction after DPF and the pressure drop before and after DOC + DPF and comparing with the results of bench test. The regeneration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DOC-DPF particles were simulated, and the effects of DOC inlet exhaust temperature, Co concentration, exhaust mass flow rate, V(NO2) / V(NOX) , m (NOX) / m (Soot) on regenerat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CO concentration, DOC inlet exhaust temperature, exhaust mass flow rate and m (NOX) / m (Soot) ratio is beneficial to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sidual particulate concentr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V(NO2) / V(NOX)ratio, the residual particle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but the residual particle concentration did not change obviously.

關键词:DOC+DPF;连续再生;残余颗粒浓度

Key words: DOC + DPF;continuous regeneration;residual particle concentration

中图分类号:U464.172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2-0001-04

0  引言

柴油机因具有经济性好、热效率高、可靠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柴油机排放的微粒和NOX对环境有害,成为柴油机排放控制的重点。随着排放法规的升级,我国及欧美等国对柴油机微粒和NOX提出接近零排放的要求。目前颗粒捕集技术(DPF)是最有效的微粒控制方式,当DPF中颗粒捕集到一定数量时需要再生,其中DOC+DPF被动再生无需额外的燃油喷射,可在低温下(约230℃)连续氧化碳烟实现再生[1],是一种结构相对简单、比较经济的再生方式。

DOC+DPF的减排特性方面,已有众多研究人员如谷雨、楼狄明等进行了试验研究[2-3]。在仿真研究方面,郑烨以GT-SUITE 和 AVL FIRE 软件为平台,建立颗粒连续再生CCRT 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一维GT-SUITE 确定模型基本参数,在FIRE中分别研究影响 DOC 和 CDPF 性能的主要因素[4]。牟洁姝是在 Boost 软件中搭建的 DOC+DPF 的再生控制系统的模型,余昳在FIRE平台建立DOC+DPF系统的三维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研究[5-6]。本文在AVL FIRE 平台建立DOC+DPF模型,对微粒连续再生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1  模型建立与验证

根据后处理器实际尺寸,在FIRE中建立DOC+DPF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然后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定义计算面、计算体,求解器参数设置,调试与仿真计算,计算结果分析等过程。通过调试模型相关计算参数,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分别对1600rpm10%负荷、1600rpm 20%负荷、1600rpm 30%负荷、1200rpm 50%负荷、1030rpm 60%负荷、1600rpm 70%负荷、1400rpm 80%负荷共七个工况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如表1。通过对比仿真与试验趋势一致性好,误差在许可范围,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后处理系统工作特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DOC- DPF微粒再生机理

在后处理模块DOC 和DPF反应模型采用软件提供的模型,具体如下:

在DPF中主要发生R4、R5、R6、R7化学反应,R4、R5反应温度为630℃ 以上,R6、R7反应温度为300℃左右,分析发现试验柴油机DOC入口排气温度范围为150~500℃,因此大多数工况下排气温度达不到R4、R5反应发生条件,DPF中主要发生R6、R7反应。其中反应R6和R7氧化微粒需要的NO2主要来源于两部分:排气中原有的NO2组分以及上游DOC中R3反应生成的NO2。

为研究DOC- DPF微粒再生过程,在该模型上进行了模拟计算,仿真参数如下:氧气体积分数11.8%、CO质量分数5.91E-3、C3H6质量分数7.65E-3、NO质量分数6.67E-5、NO2质量分数5.58E-5、 排气流量0.05kg/s、排气温度456K、DOC载体初始温度700K、DPF载体初始温度700K、碳载量10g/L,仿真结果见图2。图2中横坐标为时间,图2(a)表示的是DOC载体温度变化,图2(b)是DPF载体温度变化,图2(c)是DPF中O2的转化率变化,图2(d)是DPF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

DOC内随着氧化反应发生载体温度由700K升高至900K,经20s后基本稳定。在DPF中约从20s开始部分碳颗粒开始氧化放热,30s左右温度开始升至约900K,颗粒物质量浓度降至1g/L。这是由于DOC - DPF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在DOC中CO和HC被催化氧化放出热量,可提高DOC内部温度,同时提高进入下游DPF的排气温度,所以DPF载体温度受到上游DOC高温排气的影响而逐渐升高。当DPF内温度达到反应需要的温度条件,DPF中可以发生R4、R5反应,碳颗粒开始快速反应并释放热量,排气温度继续升高,氧气转化率急剧增加,颗粒物质量浓度明显减少,完成再生过程。

2.2 再生影响因素及影响特性

为研究再生特性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在仿真模型基础上主要从DOC入口排气温度、CO浓度、排气质量流量、V(NO2)/V(NOX)、m(NOX)/m(Soot)五个因素进行研究。由于碳颗粒与NO2发生连续氧化过程速率较稳定,为减少计算时间,仿真反应时间统一设定为80s。

2.2.1 DOC入口排气温度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在DOC中NO的氧化反应与温度关系密切,根据排气温度的范围区间,设置排气温度分别为400K、500K、600K、700K、800K、900K,分析温度变化对DPF中颗粒再生的影响,设置DPF初始碳载量为12g/L、排气中颗粒物质量分数为1.02E-4。仿真结果如图3,可知随DOC入口排气温度升高,残余颗粒浓度呈下降趋势。DOC内NO转化率在600K附近达到最大,NO被氧化生成的NO2数量最多,NO2数量增多,增大了颗粒物氧化的再生过程,从而使残余颗粒物浓度降低。

在温度为700K时NO转化率虽然不是最大,但在高温下部分碳颗粒与氧气发生氧化,使残余颗粒浓度降低。在排气温度为800K时,部分颗粒物与氧气反应,残余颗粒浓度迅速下降。碳颗粒数量减少后,氧化放热量减少,温度降低,再此条件下,颗粒物既与O2发生氧化反应,也与NO2发生氧化反应。在排气温度为900K时,颗粒物与NO2发生氧化反应受到抑制,与NO2的反应降至较低水平,颗粒物主要与O2发生氧化反应[7-8],颗粒物残余浓度接近为零,再生较完全。

综上可见,增加柴油机尾气的温度有利于颗粒物再生,DOC和DPF靠近发动机排气歧管安装、对处理器和排气管路进行保温、DOC和DPF一体封装等措施都是有利的,可增加连续再生的持续性和高效性。

2.2.2 CO浓度

根据前期研究可知,排气中CO和HC氧化后使DOC中排气温度升高[9],DOC的这种温升特性对DPF中颗粒再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解温升特性对再生的影响规律,分别设置排气中CO体积浓度分别为150ppm、1000ppm、2000ppm、4000ppm、6000ppm,颗粒捕集器初始碳载量2g/L,尾气中微粒的质量分数为1.2E-6。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CO浓度范围从150ppm变化到6000ppm时,DOC中排气温度的增加值在0-70℃ 之间,残余颗粒物浓度在由1.55g/L降低至1.50g/L左右,残余颗粒浓度变化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CO氧化放出热量,使排气温度升高,排气温度增加越多,在 DOC中NO转化生成的NO2越多,NO2与颗粒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降低了残余颗粒物浓度。

2.2.3 排气质量流量

本节分析排气质量流量对再生的影响,排气流量分别设为200kg/h、400kg/h、600kg/h、800kg/h,排气中各组分质量分数以1030rpm 60%负荷参数为基础进行计算,进气温度570K、初始碳载量2g/L、排气中颗粒物质量分数为1.2 E-6。仿真计算结果见图5,排气质量流量从200kg/h增加到800kg/h,NO 的轉化率降低,因为质量流量增加,流速加快,NO在DOC内停留时间减少,氧化反应时间减少,造成NO 的转化率降低。随着排气质量流量增加,残余颗粒物浓度降低,是因为当颗粒物浓度一定时,随着排气流量越大,排气中颗粒物的质量也越多,同时DPF中的NO2浓度和总数量也增加,可以有效氧化原有的微粒物,使得残余颗粒浓度降低。

2.2.4 V(NO2)/V(NOX)

在柴油机原排中NOX主要由NO和NO2组成,其中NO约占90% ,但由于和微粒发生连续氧化反应的有效成分主要是NO2,因此本部分通过改变尾气中NO2与NOX体积浓度的比值即[V(NO2)/V(NOX)],观察原排中[V(NO2)/ V(NOX)]比值对微粒再生的影响。保持NOX的体积浓度为2000ppm不变,体积浓度比V(NO2)/V(NOX)分别取1%、10%、20%、30%,进气温度为700K,DPF初始碳载量为2g/L。

结果如图6,可以看出,随V(NO2)/V(NOX)比值增大,残余颗粒浓度降低,但残余颗粒浓度数值上变化并不明显。通过图6中DOC的NO转化率曲线可以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在V(NO2)/V(NOX)比值为1%时,原排中NO2浓度较低,DOC中NO转化生成NO2的转化率为0.44左右;但随着V(NO2)/V(NOX)比值增大,NO的转化率降低,即DOC中NO转化生成NO2的量减少,最终通过转化得到的NO2与原排中原有NO2两者的总和基本保持稳定,造成在DPF中残余颗粒浓度虽然有降低的趋势,但变化不明显。

2.2.5 m(NOX)/m(Soot)

排气中NOX总量与颗粒物氧化再生有关,该部分研究NOX與Soot质量比对再生的影响。设置DPF初始碳载量为0g/L、DOC入口排气温度700K,排气中NOX与Soot质量分数比值[m(NOX)/m(Soot)] 分别为15、30、100、500,排气中NO/NO2体积浓度比为9:1,计算结果如图7。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排气中NOX与Soot质量比由15增加到500,颗粒物残余浓度降低,这是因为排气中NOX浓度增大,NO2浓度也随之增加,NO2相对于颗粒物呈现过剩状态,参加氧化反应的颗粒物较多,残余颗粒物浓度处于较低水平。通过观察DPF中NO2的转化率得出,随着排气中m(NOX)/m(Soot)比值增加,参与氧化颗粒物的NO2的量变少,NO2的转化率迅速降低。主要是由于颗粒物数量有限,过量的NO2没有参加反应,因此要求在排气中m(NOX)/m (Soot)比例要适当,NOX过多也会造成NO2的排放升高。

3  结论

①排气经过DOC后,NO2浓度增加,排温有一定增加,有利于下游DPF的微粒再生。

②DOC入口排气温度对再生过程影响明显,在排气温度低于800K时,主要是NO2参与的微粒连续再生过程,高于800K时,微粒与氧气发生氧化再生,再生速度加快。

③增加排气的CO浓度、排气质量流量、m(NOX)/m (Soot)比值增大有利于再生过程,可有效降低残余微粒浓度;V(NO2)/V(NOX)比值增加,残余颗粒浓度有降低的趋势,但残余颗粒浓度值变化不明显。

参考文献:

[1]帅石金,刘世宇,马骁,等.重型柴油车满足近零排放法规的技术分析[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9,10(01):16-31.

[2]谷雨,周圣凯.小型非道路柴油机前置DOC对DPF被动再生影响的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2):10-12.

[3]楼狄明,李泽宣,谭丕强,等.DOC+CDPF对重型柴油车颗粒物道路排放特性的影响[J].环境工程,2018,36(06):90-94.

[4]郑烨,乔信起,李新令.生物柴油发动机的催化型连续再生系统的仿真研究[J].柴油机,2019,41(02):1-7.

[5]牟洁姝.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再生控制系统仿真及控制策略设计[D].重庆大学,2016.

[6]余昳.连续再生式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的仿真与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7]张业新,苏庆运,王姿姿,等.Pd和K共负载的Mg-Al水滑石基氧化物同时去除碳烟和NOX[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2,18(01):56-61.

[8]马荣,何超,李加强,等.NO2对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特性的影响机理[J].车用发动机,2013(03):71-74.

[9]贾传德,何超,李加强,等.氧化催化器对柴油机NO2排放影响的仿真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3(04):46-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