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宏观研究

2021-09-10 07:22吴文伟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

吴文伟

摘 要:山西省国土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6%,2017年末常住人口3 702万人、占全国的2.7%,地区生产总值1.55万亿元、占全国的1.9%,2017年城镇化率57.3%。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扭转发展疲态、推进全面振兴。稳中求进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山西省转型发展制定的工作总基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能源革命排頭兵、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等具有重要意义。推进构建功能完善、层次清晰、快速便捷、安全高效、低碳绿色的铁路网络,是优化运输结构、提高服务供给、支撑振兴崛起的关键所在。立足发展基础、聚焦发展要求、对比横向差距、找准存在问题、结合客货需求,对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优化完善山西省铁路网规划的宏观构思。

关键词:铁路网规划;中长期;网络格局;问题导向

1 发展基础

1.1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建成了“八纵八横”高铁主骨架中呼南、京昆通道的太原至西安段、太原至原平段,开工建设了大同至平原段、太原至焦作段等,山西与京津冀、山东半岛、关中平原、成渝、兰州-西宁等城市群的对外高速通道基本形成,省内快速联系也得到了强化;建成了瓦日铁路等,完善了“晋煤东输”通道。2017年,山西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 317公里(比2013年增加1 531公里),其中高铁592公里(比2013年增加457公里)。铁路网密度3.4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

1.2 服务品质提升明显

2017年山西省铁路客运量7 664万人次(较2013年增加1 370万人次),占全社会客运量的28.8%,较2013年提升约10.7个百分点。铁路客运品质显著改善,舒适性和便捷性不断增强,2017年高铁客运量2 584万人次,占铁路客运量比重达33.7%,较2015年提高8个百分点。2017年山西省铁路货运量止跌反弹到达7.5亿吨(较2016年增长15%),占全社会货运量的39.4%。铁路货运结构持续调整,2017年集装箱发送量1 537万吨(较2013年增加1 243万吨),年均增长51.2%。

1.3 国际班列常态开行

2017年2月山西省正式开行中欧班列,目前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5个国家的10个城市,已实现了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为山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了重要载体。

1.4 运输组织效率提升

运输组织得到进一步优化,提高高铁干线整体效率,采用交路套跑、开行立折动车组列车,缩短动车周转时间,有效提升动车组和车站到发线使用效率。大秦铁路重载技术创新发展,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有效提高输送能力,降低了运输成本。

2 发展要求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对山西发展给予了高屋建瓴的全方位指导,提出了“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五大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运输结构等。这些都要求铁路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构建便捷高效交通网络、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为振兴山西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聚焦深化转型发展要求看,按照中央对山西发展的战略部署,要建设“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需要充分发挥铁路的内联外引和互动合作作用,加快构建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家发展重要引擎间高品质多层次的联系通道;优化构建对外快速便捷的联系通道,便捷沟通全国其他主要城市群;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主要节点的联系;提升在区域均衡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完善“一核一圈三群”间的快捷联系,强化“一核一圈”的辐射能力、发挥通道集聚效应,形成与新型城镇化布局高度融合的铁路网络。

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看,推动山西振兴发展,需要加快转换增长动力,由粗放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文化旅游等战略性支柱产业,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物流集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创新驱动经济新引擎,要求铁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升服务供给质量,补齐短板,加强与城镇、产业、物流等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素的深度融合,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充分发挥服务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同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期盼铁路客货运有更好的服务体验,有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要求铁路满足多样化、便捷化、品质化、智慧化等运输需求。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看,推进绿色发展是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大气、土壤污染治理挑战多、水环境污染大。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化调整运输结构等目标要求,尤其是在人口和经济高度聚集、客货运输需求旺盛的地区,需要铁路充分发挥好大容量、安全绿色的骨干优势,扩大铁路有效供给,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和质量,更多承担公路转移货运量,优化城市绿色配送多式联运系统,构建绿色交通新体系,为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3 横向对比

山西省铁路网与相邻的河北、河南、陕西、内蒙以及中部地区的江西等省份相比:路网密度较高、人均里程中上,山西省路网密度仅低于河北、人均里程指标仅次于内蒙;高铁覆盖不足、发展相对滞后,山西省地级市高铁覆盖率偏低,高铁运营里程仅高于内蒙,与其他省份差距较大,高铁占比仅11%;对外标准不高、路网地位不强,太原与北京、上海等主要核心城市出行平均耗时相对较长,郑州、西安及南昌均基本形成“米”字型高铁格局、路网地位优势明显;货运负荷较大、客运需求受抑,铁路货运主要以煤炭运输为主、货运负荷较大,客运需求受到抑制,客运负荷不足陕西的1/2、河南的1/3、江西和河北的1/4。

4 存在问题

按照山西省发展战略要求、落实大气及水污染防治、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要求,区域铁路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4.1 对外高铁通道质量有待加强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后,山西省对外将形成“5方向6放射”以太原为中心“大”字形高速通道格局:北向利用大张高铁联通京津冀等城市群,利用大同至集宁高铁沟通呼包鄂榆城市群;东向利用石太高铁联系京津冀、山东半岛城市群;南向利用太焦高铁衔接中原、长江中游等城市群;西南向利用大西高铁对接关中平原、成渝等城市群;西向利用太原至绥德高铁连通宁夏沿黄、兰州-西宁等城市群。

山西对外高铁通道基本承担多重功能、路网层次不高、能力有限,且大西、石太、太焦、大张等高铁速度目标值为200 km/h~250 km/h,标准偏低,与京津冀对接缺少高标准通道,中长网实施项目需按照350 km/h的标准建设、以提高质量;同时东南向与长三角城市群、西北向与呼包鄂榆城市群还没有高铁直接连通,需要补短板。

4.2 内部高快速网络需同步完善

根据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山西省将形成“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格局,其中“一核”为太原都市区,“一圈”为太原都市圈,“三群”为晋北、晋南和晋东南城镇群。太原都市区与晋南、晋北城镇群的联系利用大西高铁,与晋东南城镇群的联系利用太焦高铁,太原都市圈内联系利用石太高铁等。

山西省内高快速联系主要依托高铁干线,城际功能的服务频率、服务能力有限,且晋南、晋东南城镇群间的高快速铁路缺失,需要结合对外高速通道补短板的同时强弱项。

4.3 货运服务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目前山西省“一煤独大”的结构性矛盾还未从根本上解决,进出口贸易总额仅占全国的0.06%、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对应的铁路货运服务也存在结构性不足:2017年山西省铁路煤炭发送量6.3亿吨、比重高达84%,集装箱发送量1 537万吨、比重仅2%;2017年山西省中欧、中亚班列虽实现历史性突破,但全年仅开行10列,而同期全国开行达1万多列。

山西省已迈入转型综改、创新驱动的新征程,将形成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与更具竞争力的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格局,铁路需积极调整供给结构、支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高铁快运、冷链、商贸、电商等新型货运业态,加

快“一带一路”物流节点建设,构建“外集内配”绿色物流体系,并引导既有铁路货场向城市物流配送中心转型。

4.4 枢纽综合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随着规划新线引入,太原枢纽现有客站能力不能满足运输要求,动车检修及存车设施能力也不足。枢纽主客站与城市轨道交通等方式的衔接有待加强。2017年太原武宿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 000万、达到1 200万人次,进入全国繁忙机场行列,规划高速铁路需考虑引入机场,实现空铁联运、扩大机场的服务范围和影响力,打造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5 宏观格局

5.1 規划思路

战略导向、统筹发展。聚焦党中央、国务院对山西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强化对外的快捷联系、强化内部互联互通、强化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围绕空间、产业和城镇化布局,统筹构建与布局相适应的铁路网。

问题导向、优化发展。深入分析既有路网及上位规划铁路网布局,找准山西铁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补短板、强弱项、促融合、上水平”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铁路先行引领和综合交通骨干作用。

需求导向,有序发展。着眼发展需求,充分考虑既有路网、枢纽铁路资源能力利用,用好既有网络资源服务功能,避免重复建设;区分轻重缓急,合理确定线网布局、建设时序、建设标准,有序推动落实。

5.2 规划格局

5.2.1 客运网络格局

对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本次宏观规划主要优化了山西对外高速通道和内部互联互通高速通道,在既有、在建和上位规划高速通道的基础上,宏观规划提出:太原至北京高铁通道,强化对接京津冀;太原至上海高铁通道,快速直达长三角;太原至包头高铁通道,便捷沟通呼包鄂榆;西安至青岛高铁通道,联通晋南、晋东南城镇群,补强山西南部东出北上通道。

山西铁路客运网络将形成“8方向10放射”以太原为中心“米”字型高铁格局,在全国路网中的地位得到较大提升。

北向,大张高铁连通京津冀、呼包鄂榆等;

东北向,北京至太原高铁对接京津冀、辽中等;

东向,青银、西安至青岛等高铁联系山东半岛;

东南向,太原至上海高铁直达长三角;

南向,太焦高铁衔接中原、长江中游等;

西南向,大西高铁联系关中平原、成渝等;

西向,青银高铁沟通宁夏沿黄、兰州-西宁等;

西北向,太原至包头高铁连接呼包鄂榆。

5.2.2 货运网络格局

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山西省铁路货运将形成“两纵六横”普速干线通道布局(两纵:北同蒲+南同蒲、太焦,六横:大秦、京原、朔黄、石太+太中、瓦日、候西+候月)和以煤炭外运为主的集疏运系统,能满足未来运输需要。本次规划提出:结合山西现代产业和物流集群的发展,构建“物流基地+物流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高效衔接、安全绿色的网络,加快城市铁路货场向配送中心转型,山西铁路形成“干线运输+集疏运体系+城市配送”的现代物流网络。

6 评价

随着山西省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深入转型调整,对外开放高地的推进建设,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实施,在铁路客运方面,全省铁路客运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旅游、休闲、商务客流比重将呈现不断增加;在铁路货运方面,以集装箱为主的高附加值货物将呈快速增长趋势,高铁快运、冷链、商贸、电商等新型货运业态也将加速发展,“一带一路”国际班列开行稳步提高;山西省未来“8方向10放射”以太原为中心“米”字型高铁格局、“两纵六横”普速干线通道布局将从供给侧较好满足需求侧的要求,实现供给侧、需求侧的良性互动,并为未来更远时期的发展留有能力储备,为振兴山西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长期铁路网规划[R].北京,2016.

[2]黄民.关于新时代铁路发展改革的若干思考[J].铁道学报,2019,41(6):1-8.

[3]余巧凤,梁栋.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相关问题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17(1):5-9.

[4]杨栋,翁振松,王龙.充分发挥铁路作用,推进运输结构调整[J].铁道经济研究,2018(6):20-24.

[5]郭春江.新时期推进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新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18(1):21-26.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
基于问题导向的初中数学学习活动设计
问题导向的食品安全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用“数学”理解古诗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自能学习初探
计量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