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伟 李春丽 商颖玲 徐晓微 许英吉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学习的好坏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平台,学生能否能够掌握课堂知识,主要看教学氛围是否融洽。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比较注重课堂纪律,因此,教学氛围是比较严肃的,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很难激发学习兴趣,并且导致学习效率直线下降。在新课标的改革中,教师逐渐认识到课堂氛围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性,积极的为学生营造课堂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文本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意义,并且对营造课堂氛围进行策略上的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氛围
1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意义
其实教学的主要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互动的过程,教师只有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才能够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因此,积极地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将营造积极地教学氛围放在首要地位,通过活泼的课堂氛围来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枯燥乏味,并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并且,营造积极地课堂氛围,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借此教师可能够实时的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在学习当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教师也能够因此做出教学上的调整,以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2营造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有效措施
2.1转变教师角色,拉近师生距离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存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让学生本能地对教师产生敬畏。特别是心理还未成熟的学生,更是认为教师是严厉的代名词,从而在课堂中无法放开自我,表现自我。这样一来,小学语文课堂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讲台,只有教师参与的课堂是没有效率与质量的,并且会让学生在学习中觉得枯燥、乏味而无法或者不想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传道者,是学生踏入学习旅途的启蒙者,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要坚持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固然要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但是也不能把提高学生分数作为唯一的教学目的,不能把考试范围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样的教学既不会让学生感觉课堂单调、乏味,而且也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担任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者,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为未来语文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的的学习路途中显得尤其重要,教师要承担起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启蒙责任。因此,在课堂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将课堂打造成活跃、积极的课堂,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在中学的语文学习奠定兴趣基础。
2.2多渠道学习,提高自我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就必须要通过多渠道学习知识,提高自我教学能力与素养。这样才能灵活教授知识,打造积极课堂,营造活跃气氛,并且还能在课堂中面对各种教学状况采取应对措施。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自己还未任教时就努力学习师范技能。多数教师是师范学校毕业,在学校中,作为一名即将成为人民教师的师范学生,应当抓住学习的机会,学习教学理论,锻炼实践能力。还要努力学习相關专业知识,教师只有具有丰富、专业的学识,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做好职前培训,在新教师正式任教之前,应该重视一切能够提高自我教学能力的机会,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我教学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做好在职培训。教育局会统一组织教师培训计划。在培训中,各地优秀教师相聚于此,并且还会有优秀教师就某一课的内容上台进行教学示范。小学语文教师在这过程中要通过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审视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并勇于询问优秀教师解决办法或者应对措施。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抓住平时的学习机会,积极与其他有经验或者优秀的教师交流,了解他们在教学上的想法,将适用于自己教学的方法记录下来,随后付诸实践。在平时的教学中,学校也会时常组织一些教学活动,比如听课、公开课、微课等活动,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这些学习机会,积极学习,不耻下问,来提高教学能力。
2.3设计有效课堂导入
在开展课堂之前,教师还需要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其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主体性原则。新课程标准改革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其中“人”主要是指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共同努力,唤醒积极的学习情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应注重主体性原则,突出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第二,互动原则。互动是课堂生成性的重要体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互动一直处于边缘。由于学生一直过于依赖老师,独立思考能力逐渐下降,与老师的互动越来越弱,不利于独立探究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堂范围的构建要注重生活互动的生成,让学生在环境的刺激下产生说话和互动的欲望。第三,利益原则。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对一切新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是,由于传统的“一次一讲”教学形式的存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逐渐降低。因此,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应遵循兴趣原则,让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保持高昂的情绪,实现语文教学情感态度的有效发展。
3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兼顾语文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运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水平。实践证明,在理想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自由的学习氛围。假以时日,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和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律秀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6):165-166.
[2]黄梅兰.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策略[J].江西教育,2021(12):55-56.
[3]翟鑫.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