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雨花台》与课程思政理念的应用结合

2021-09-10 16:13徐鹏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4期
关键词:雨花台课程思政课堂教学

徐鹏

摘要:认识理解“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

通过“课程思政”这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有效地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设计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课堂教学

带领学生们从围读剧本,到不停的排练,再到成功演出。重现历史的过程中,有震撼、有激动、有共情、有感动,收获满满。整部话剧时约90分钟,共6幕,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南京的一座监狱中,即将出狱的共产党人恽代英身份被叛徒暴露,与此同时,国民党得知党内存在代号为“保尔”的共产党特工。恽代英等共产党人面对严酷的审讯坚贞不屈、顽强斗争,不仅守住了“保尔”的秘密,还将重要情报送出了监狱。最终,在慷慨激昂的《国际歌》歌声中,烈士们手挽手迈向熊熊烈火。无不感动,无不为之动容。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过,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而当时牺牲在雨花台的烈士中有很多人也正是大好芳华。16岁的袁咨桐、17岁的石璞、17岁的曹顺标,还有恽代英、冷少农、许包野等等,当中还不乏有书香门第、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让他们为了同一个信仰----共产主义而无所畏惧,慷慨赴死!“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唯靠我自己!”通过艺术效果强烈的舞台表现形式将观众带入沉浸式学习历史教育中。此次红色艺术课堂把厚重严肃的百年党史用令人耳目一新的舞台艺术鲜活展现,给学生们奉献了一场雨花英烈精神洗礼。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感受中国文化,感受中国自信。

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即使在国民党暗无天日的监狱中,被敌人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依旧心怀家国大义,没能让审讯者们从他们嘴里得到红色特工“宝尔”的真实身份,还把情报在层层封锁中传递给了党组织。为了共产主义,为了全天下的人,他们大义凛然地走向了雨花台,用自己微不足道的磷火焚烧了整个旧中国,烧出了一个新中国。《雨花台》讲述了雨花台就义的烈士们为了信仰,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体现出来的信仰力量和人性光辉,从不同侧面歌颂了雨花英烈信仰至上、对党忠诚、舍生为民、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让学生们深刻的懂得了,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崇尚英雄,传承和发扬雨花精神,更加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意志!

通过此次话剧的制作,回顾了雨花英烈的历程,带着同学们走进历史,走进我们的英雄人物。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激励着同学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信仰至上、对党忠诚、舍身为民、勇于担当”,雨花英烈事迹所蕴含的红色基因,凝结成这部舞台艺术精品,整场话剧以声传情,以情动人,通过沉浸式的教育体验,引导学生们铭记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学习党史,汲取奋进力量。这也是以舞台艺术作品弘扬雨花英烈精神的一次良好实践,将充分发挥雨花英烈精神在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励青年人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剧中的恽代英与战友们一道,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最终英勇就义。自南京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最集中的殉难地,先烈們英勇斗争、不畏牺牲的革命壮举,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期间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强调“要用好用活这些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演出现场,学生们用故事的形式、艺术的手法、生动的表演,配以大量多媒体展示,把雨花台烈士在舞台上完美呈现。英烈们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深深震撼打动了全体观众。大家表示,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红色文化,让我们得到情感上的滋养、思想上的启迪、道德上的教育和价值上的引领 ,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加强化忠诚担当,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必胜信心和磅礴力量。“总书记谈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剧《雨花台》展示得淋漓尽致,我们全民族有了这种信念的力量,就会形成十九大说的一种‘磅礴的力量’。通过这种红色文化的弘扬,能够唤醒全民族这种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共产党人作为革命者不要丧失了根本精神,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新征程当中,我觉得我们更需要弘扬或者是践行雨花台英烈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革命的精神,一往无前的精神。一定要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我们根本的政治担当。”“雨花英烈们都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这是何等的力量,这就是信仰的力量!通过话剧《雨花台》的排演,使学生们明白信仰是高远的,信仰也是朴素的,信仰还是甘甜的。”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通过话剧《雨花台》的演出,让我们更加了解了雨花英烈事迹所蕴涵的信仰、忠诚、为民、担当的红色文化基因,也是激励我们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力量源泉。以艺术的形式塑造好雨花英烈群像,弘扬雨花英烈精神,使之深入人心、传之久远。

整场演出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对在场师生进行了一次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话剧《雨花台》中塑造的烈士群像,大多正是青春年华,他们的信仰与选择,让青年师生们深有共鸣。

演出结束时,师生们全体起立,用经久不息的掌声向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致以崇高的敬意,师生们纷纷表示,话剧《雨花台》用艺术的形式展现了雨花英烈精神,让大家共同经历了一次震撼与感动的精神洗礼,雨花台英烈们为当代青年树立了精神的引路航标和人生的学习榜样,必将激励大家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和保持崇高理想信念。这种坚忍不拔、永不背叛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特别是我们现在进入到发展的新阶段,更需要这个精神来支撑我们的工作、学习,进一步激发师生的道德情操、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的建设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话剧《雨花台》在中央党校演出:南京日报 2012-3-14

[2]不能忘却的英魂史诗 话剧《雨花台》2017南京首演2017-05-05 凤凰江苏

本文为四川传媒学院2020年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项项目: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四川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雨花台课程思政课堂教学
常宴铭
异曲同工之妙
南京雨花台公共园林的历史变迁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徐昆及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