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下,辽宁日报通过融媒创新报道,与受众进行情感沟通,建塑并深化了新时代的辽宁精神。其传播策略主要体现为复用情感模型强化情感定向,奠定情感基调;通过共享记忆连接,促进精神认同;借助英模文化驱动,引发共情关注。其实践经验对地方党媒探索情感传播和区域精神建塑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党报;融媒报道;区域精神;情感传播;辽宁日报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4-0054-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一般课题“辽宁精神的视觉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lslktyb-091
区域精神是某一地域范围内的行为主体,在长期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中所形成的具有共性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当今,党报媒体面对新宣传语境的变化,也在不断利用新兴媒体技术、内容样态、话语方式传导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建塑富有特质、风骨与灵魂的区域精神和形象。但是,融媒体的内容生产具有自身特性,应注重三个考量维度:信息含量、情感含量、观点含量。内容生产者和用户之间是信息传播共同体、情感交流共同体,也是价值判断共同体[1]。由此可见,进行情感含量信息的传播以及与受众共建情感互动关系是融媒体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情感传播的重要内容。情感传播是指“传播活动主体思维采用情感逻辑架构和指向方式”[2],对传播主题、内容、體验等信息进行情感化编码和输出,并与受众之间形成情感共通的过程。这些情感信息往往暗含观点,并借助图文、影音、交互、游戏等多媒体形式,调动受众的视、听、嗅、味、触等全感官,通过情绪感染和形象化说理等方式实现说服传播的目的。
一、辽宁日报融媒报道建塑区域精神的情感传播策略
“现代宣传是一种持续一贯的努力,旨在制造或形塑事件,以影响公众与特定视野、观念、团体之间的关系。”[3]2018年以来,辽宁日报围绕重大主题和社会热点,先后策划了30余项大型融媒报道(系列报道)。这些报道通过制造或形塑事件,利用情感传播的“软性”和“柔化”优势,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和激活受众对信息的认知接受、情感体验和意义共建。凝塑并深化了以“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发自强”为内核,以辽宁历史、辽宁意志、辽宁思维、辽宁风范为外延的新时代辽宁精神。
(一)重复情感模型强化情感定向,形成情感基调
在说服性传播中,重复是一种有效的宣传策略,其目的在于通过频次强化,使接受者能够有效获知某一信息、观点、态度。辽宁日报在融媒报道中,通过基本情感模型的重复运用,强化情感定向,为建塑区域精神奠定了积极乐观、引人向上的情感基调,营造了相应的舆论氛围。情感定向即情感的效价,是传播主体将情感价值附加在其他行为体、理念和符号与事件之上,形成一种喜欢或厌恶等的情感表达[4]。
从情感社会学角度来看,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特纳将人类的情感主要分为“满意—高兴”“厌恶—恐惧”“强硬—愤怒”“失望—悲伤”四种基本类型。其中,“满意—高兴”为积极情感,其他三种都是消极情感。但是,消极情感并非都是坏的和不可取的,需要结合不同情境、传播内容、传播目的进行恰当运用,使情感传播得以合理激发、抒发和转化。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普拉切克通过“情感轮盘”将人类情感分为接受、惊奇、恐惧、伤悲、厌恶、期待、愤怒和愉悦八种类型[5]。两者的共同点是利用基本情绪以及情绪叠加生成次级情绪,形成情感传播的多种图景。在媒体传播中,这种情感模型主要是通过传播者对情感表征内容的选择和重新组织予以实现的,并通过情感模型所形成的情感定向,激活受众的价值判断,促使感知并生成意义。
分析和归纳辽宁日报融媒报道的情感模型可知,报道中重复运用了较多“满意—高兴”模型和较少的“强硬—愤怒”“厌恶—恐惧”情感模型。在“践行新时代辽宁精神”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我的故事”系列融媒体报道中,主要采用满意—高兴的情感模型,以榜样型志愿者、建设者的亲身经历代入,形成了循序渐进的积极情感定向。即从充满希望、心怀热爱的低强度情感,到感恩成长、忠诚实干、见证辉煌、自豪参与的高强度情感,再到引发大家凝心聚力、担当责任的爱与友好的互动情感,使平凡大众的情感得到唤醒和激发,为践行辽宁精神的宣传奠定了聚力奉献、忠诚实干、勇于担当的情感基调。在再塑辽宁文化形象和探寻文化根脉的报道中,《向世界叫响辽宁文化》将较多“满意—高兴”与较少“强硬—愤怒”的情感模型叠加,实现了对区域形象的重新审视和自我确证。通过探寻牛河梁先民智慧,挖掘河海文明价值,延伸闯关东精神,以及追踪辽塔遗迹、红山文化、民艺精粹的文化,不断复现“满意—高兴”的情感模型。通过“高兴+惊奇=欣悦”“期望+高兴=乐观”等情感定向,体现了“探究—感激—自豪—崇敬”的积极递进情感定向。在对满族先祖奋斗历史和执政智慧的审视中,则运用了“强硬—愤怒”的情感模型,体现了“平息—安抚—正义”的因果情感定向,总体形成了积极乐观、自强实干、引人向上的意义指向。引发网友形成“有这样一块土地,真值得骄傲”的地域身份认同和“骄傲、自豪、震撼”的群体自豪感[6]。在纪念抗日抗战和国难历史书写中,报道主要通过悲喜对比选择和重组的情感表征体,借助强烈的情绪和情感碰撞,激发受众的神经感知和情绪感受。《独家记忆》《1895—1945中国东北角之文化抗战》《江两岸》等报道,主要运用“接受(失望、屈辱)+悲伤(悲愤)=顺从”情感模式,突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使东北人民身陷苦难的境遇;运用“接受(失望、屈辱、牺牲)+悲伤(悲愤)=抗争”“强硬(厌恶)+愤怒=憎恶(藐视)”的情感指向,表现了志愿军、关东人民、仁人志士、爱国媒体人、文艺工作者对侵略行为的痛恨,体现了其团结抗战的英勇行为。在正向情感表达中,主要运用了“满意—高兴”模型,以及“期望+高兴(热情、信念)=乐观(自豪)”的情感定向,体现了志愿军和抗战人民心怀信念、追求正义、欢欣鼓舞的情感,将消极情感转化为积极情感,传达希望、感激、敬畏、自豪的积极情感定向,使辽宁精神的内涵在历史延宕中得以连通和深化。
从情感传播的特点来看,情感模型的运用并非机械化重复就能达到效果,需要借助“真”,即情感表达的真实性、情感表达的恰当性和情感表达的真诚性,在传受共通中促使受众有效理解和接受情感定向。因此,辽宁日报在报道中遵循“在抽象与具象之间,侧重具象;在小众与大众之间,侧重大众;在雅致与通俗之间,侧重通俗;在感悟与体验之间,侧重体验”的取向[7],使情感传播可读、可感、可信,实现了与受众情感的接近、契合、共振。在情感表达的真诚性上,辽宁日报部分报道打破了单向性和居高临下的叙述语态,与受众平等对话、讨论和互动沟通,引发大家对家园建设、精神塑造、脱贫攻坚等话题的热议;还通过开放性的报道思维,借助媒体事件策划,引发社会情感动员,吸引观众参与到报道中或者让报道延伸到现实中去的具身实践,使情感定向与传播更为扎实有效,促进了传受角色的互换以及传受情感的共通共享。从受众参与反馈来看,《向世界叫响辽宁文化》《江两岸》《大地情书》等系列报道,在情感表达真实性、恰当性和真诚性上优势明显,不仅有较高的到达率,也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二)通过共享记忆连接,促进精神认同
“媒介记忆能够将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有效连接和整合,还能够将历史记忆、新闻记忆和艺术记忆进行综合再现和还原,成为连接、沟通人类一切记忆的纽带、桥梁和平台。”[8]辽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辽宁日报在融媒体报道中,注重挖掘“可传承的、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依然具有‘活性’的,能够产生持续影响力的符号”[7],通过文化记忆、历史记忆等共享记忆的连接,与受众共建“情感—记忆共同体”,促进区域成员的身份与精神认同。
《向世界叫響辽宁文化》《我的访城事》《最辽宁》《辽宁·城忆》,记者Vlog《一起出发》《时间的风景》《辽宁跨越·数描》《重温辽宁缔造共和国工业史上的第一》等融媒报道,利用接近性价值与受众进行记忆连接。在地理接近上,策划者选择了辽宁独有的文化遗产、改革成就和精神智慧等内容进行溯源和展示,强化了辽宁“高光时刻”的记忆点,增强了传受凝聚力和自豪感;在心理接近上,聚焦辽宁文化基因挖掘、文化形象刻板化探赜、文化衰落反思等问题,激发传受主体性和反思意识;在利益接近上,引导辽宁人对自身遗产文化优势、产业经济潜力进行研判,形成集体共识和自信感。文化记忆具有储存和重建的功能。辽宁日报借助文化记忆传播,通过回忆者将自身置于对这些形象和知识进行掌握、分析、保持和改造的关系之中,实现文化模式再生产,使文化精神能够在不同代际间进行延续、传承和巩固。同时,辽宁日报作为媒体,也通过对文化与历史记忆的“刻写”创造了传受情感共同体,借助记者作为亲历者、寻访者、见证者,以及受众作为当事人的生动代入,使传受和代际的共同协调、连续性交际成为可能,也通过“我”—“我们”的身份共识,提升社会情感密度,即社会空间里人们之间交往的频率。强情感关系的密度高于低情感关系的密度,高情感关系的密度有助于增强区域成员之间的团结。
在历史记忆的书写中,“文化抗战”“纪念抗美援朝”系列融媒报道刻画了关东人民浴血抗战、志愿军英雄保家卫国的战争记忆和历史功绩。为了延伸记忆场景,再造媒介“记忆场”,这些新闻报道打破单一文本叙事的时空局限,通过口述历史、亲历现场、档案调用、情境再现等方式,在制造和形塑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带领观众重回历史现场,并通过记者的引领、寻访或参与纪念仪式,实现网络空间中的“身体共在”,使传受间在一次次历史重温和身体实践操演中相互影响,实现历史铭记和记忆共享。有研究表明,视觉记忆在情绪激发和传达方面相比语言更有优势。而融媒体恰恰通过全感官的调动,为受众创建了具有沉浸感的幻觉空间,能促使受众在可视化传播、情绪化感染和结构化构型的参与体验中生成意义。根据《江两岸——抗美援朝,辽宁人的牺牲与贡献!》的留言评论可知[9],网友在集体—官方记忆的框架下,自发形成了个体—交流性记忆的叙述。他们讲述个体记忆中亲人的抗战英雄事迹和经历,放大家庭记忆之中的细节和情感,强化了后代人的身份认同和精神传承,引发受众对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行为和英勇无畏精神的高度赞颂、敬畏、缅怀。尽管这种个体记忆是在集体记忆的框架下讲述的,但因其具有碎片化、个体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说服性传播变得更加真实、生动、鲜活,具有记忆点。通过约束规范,个体记忆成为新的集体记忆得以稳定保存。从互动仪式链理论来看,这种具有高度能量的情感连带,能够与读者、网友的身体的协调一致,相互激起参与者的神经系统,不仅仅形成了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的身份感,也能够为每个参与者带来情感能量。这种高情感能量有助于内化为“自强(自省)—自信—自豪”“忠诚—实干—担当”的意志品质,积淀和凝塑成辽宁人的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品格。
(三)借助英模文化驱动,引发共情关注
辽宁是英模辈出的地方,因此,英模文化是辽宁文化和辽宁精神的重要源泉和不竭动力。其内涵是指由古今中外在辽沈地区奋斗者们的共同品质、奋斗经历、忘我精神、共同智慧所积淀而成的精神文化。辽宁日报英模文化方面的融媒报道,主要聚焦“抗战英雄与平民英雄”“雷锋精神的传承发扬”“辽宁好人与道德模范”“驻村书记与脱贫攻坚”等内容,表达这些奋斗者们心怀信念、对党忠诚、事业为上、贡献卓著的共同品质和精神追求,塑造了辽宁的英模群像。在英模文化的引领和驱动下,“英模精神”的塑造呈现出“情绪感染—观点采择—共情关注”的情感传播路径[10]。
第一,利用情绪感染,实现传受间的情感共通。辽宁日报在融媒报道策划中体现了三个反常规的策略“改仰视为平视,改正面为侧面,改宏大为细节”[11],打破了传统新闻报道的既定思维,使融媒报道更加亲切、生动、鲜活、人性化。首先,平视不仅意味着运用平等沟通的报道语态,也意味着运用平民化书写和个人化叙述的方式进行报道。其次,侧面描写和细节刻画意味着对历史、现实的还原和对微观叙事的运用,使报道由对事件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例如,平民化书写“老罕王”努尔哈赤的“创业路”,呈现了凡人的真性情,连通传受契合的情感点;针对历史中辽宁报人“执笔为枪、以笔抒情”“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和家国情怀,通过历史还原、档案证实、微观叙事,激发传受共筑爱国情;在“雷锋精神”传承过程中,通过雷锋战友、学生朋友、受帮助者、“雷锋精神”践行者等个人化叙述,结合物件、事件、场景等细节刻画和情境感染,塑造了接地气、有个性且富有人情味的新时代雷锋形象,并通过忠诚友爱的高能量情感引发爱心互助的互动行为;在“最美大学生”丁慧的报道中,呈现其救人成名后的烦恼—压力—抗拒—转变的成长历程,借助“人物弧光”激活受众的本真情感;围绕“抗疫”主题,生活化书写辽宁驰援湖北医护人员生命至上、大爱无疆的精神;纪实性表现外卖骑手的日常生活,传递温暖、信任、爱与希望。这种以视听元素和叙述方式形成的直接情绪感染,使英模人物变得更加生动、亲近、可感,有助于引发受众对英模的移情认同。
第二,通过情理交融的动员机制,用深层理知影响受众对观点的选择。在新闻报道中,传播者的观念表达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感。辽宁日报对英模文化的情感传播,并非一味依靠情绪激发,还通过情理交融的深层机制,借助“燃情”动员和“悲情”动员两种模式,使受众通晓事理和道理。其中,“燃情”动员模式主要体现在“雷锋精神”、抗疫最前线上;聚焦《辽宁精神》《追梦新生活》《青春正当时》《北国·一个》等报道中,其内容主要围绕“热血(青春)—坚定信念—追梦圆梦—影响感召”的叙述逻辑展开。通过怀揣梦想、乐观向上、信念坚定的主人公扎根事业、岗位,忠诚爱国、业绩突出,以自身行为影响带动身边人共同行动的闪光事迹,使受众理解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和心理逻辑,形成深层的心灵感悟和道德判断思维。而“悲情”动员模式则往往从问题、窘境、挫折开始,《辽宁好人》《大地情书》《“狠”声在外!铁法老马的爱》《爱国情——奋斗者》等报道,通过“困境阻碍—实干担当—和解(理解)—心灵感化”的模式,叙述主人公在曲折奋斗过程中攻坚克难、悲喜交织的奋斗历程。在“英模精神”的感染下,受众能理解英模的情感和行为逻辑,以认知共情提升道德理解力、判断力和审思力,提升理知觉悟和能力,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传播价值和责任意识。
第三,通过情感能量场的聚合与强化,引发共情关注。共情关注即能与他人感同身受并产生帮助他人的心理动机和意愿,体现了由认知、态度到行为转化的关键阶段。辽宁日报通过融媒报道《英模——你的力量》和“雷锋系列报道”实现了多维能量场的聚合。首先,通过对话和互动实现了情感唤醒。针对辽宁人为何自豪、如何评价辽宁人、如何和辽宁的“英模精神”对话、如何传承和发扬“英模精神”等内容,通过观众的参与和讨论激活情感能量场。其次,英模事迹的叙述运用了多角度、多维度的交叉评价和互动对话,形成了情感能量场的叠加。再次,在“雷锋系列报道”中,结合不同媒体、不同受众圈层、不同主题内容,通过移动地图、短视频、H5互动,长图解、文创设计、主题活动等实现媒体创新融合,使“雷锋精神”成为辽宁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得以传播和传承,使融媒报道成为跨时空、跨地域、跨文化群体共同参与的文化仪式,形成了高情感的互动能量场。此外,还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组织美院学生为英雄画像,传递青年人对英模的缅怀和敬畏之情。通过情感能量场不断叠加、扩大、延伸,凝聚个体力量,形成情感依赖,引发共情关注。从传播反馈来看,“英模精神”得到了辽宁人的点赞和高度认同。有网友表示“英模辈出的这片土地上,有热情,有担当”,表达了对英模文化的自豪和骄傲。也有网友表示“辽宁人首先要有辽宁精神,要有重塑辉煌的决心”“风雨我们共担,共荣我们共享,前途我们共创”[11]。可见,英模文化引发了共情关注,形成了成员共同建设辽宁的信心和共识。
二、辽宁日报融媒报道建塑区域精神的情感传播反思与优化
当前,从辽宁日报融媒体的传播实践来看,对区域精神塑造的创新性情感传播还有待提升和优化。
首先,强化主题报道的周期引导性和话题性。当前,辽宁日报每年直接进行区域精神主题报道的数量相对不足,能够形成广泛参与并引发话题效应的报道还局限在个别主题上,而缺乏连续性和话题性是不利于形成快速裂变传播和情感能量的持续效应的。因此,辽宁日报每年可以利用规定选题和关联选题,结合情感触点形成话题效应,扩大区域精神情感传播的影响力。同时,可以利用受众共同关注某些事件的契机,以文化仪式传播影响个体,构筑情感共同体,使区域精神成为维持成员间团结的黏合剂得以巩固定型。
其次,策划导向和报道路径应兼顾“上下内外”。当前,辽宁日报在整体选题策划上所传递的内容以官方话语、官方记忆的内容为主,偏重权威性和引导性,而缺乏受众自下而上,作为主体所生产的内容和传播渠道。实际上,地方党媒在建设中可以适度吸收个体生产内容、个体话语方式,利用民间记忆、平民书写提升报道的个性、鲜活度和社交感,弥补官方宣传的缺憾,使区域精神建塑兼顾个体内化和集体外塑,自上而下专业生产和自下而上用户生产的路径,以内容价值和情感传播力促进主流媒体文化深入传播。
再次,要打造融媒报道特色产品,细分情感场景,提高传播精准度。融合新闻报道主要以用户思维、产品思维、互动思维、整合思维为导向,因此,辽宁日报除了大型主题报道之外,也可以借助融媒体思维和优势打造更具辽宁本土特色的“軟新闻”微产品。可以利用创意短视频、H5互动新闻、新闻视音频脱口秀等提升地方形象;还可以通过“北国”媒体的人格化设计,提升交流感和吸引力;对应不同主题、不同受众群体、不同平台,还应细分情感传播场景,丰富情感模型,增强记忆点,契合受众情感,以提升情感传播的精准度。
三、结语
区域精神的建塑是一个长期沉淀和积累的过程,而借助情感传播的“软性”优势,能使报道具有更强的感染力、记忆点和社会动员力。因此,对于地方党报来说,探索融媒报道中情感传播的新思维、新方法、新规律,尝试与受众共建高情感能量互动关系,对区域精神的建塑乃至媒体传播影响力的实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丁伟.关于移动优先的11条干货[J].新闻战线,2017(17):34-35.
[2] 李建军,刘会强,刘娟.理性与情感传播:对外传播的新尺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5,35(5):240-245.
[3] [美]爱德华·L·伯内斯.宣传[M].胡百精,董晨宇,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50.
[4] 郝拓德,安德鲁·罗斯.情感转向:情感的类型及国际关系影响[J].外教评论,2011(04):46.
[5] [美]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M].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3-16.
[6] 辽报君.辽报策划“向世界叫响辽宁文化”首期《女神你的微笑》,24个版面连成艺术长卷[EB/ OL].辽宁日报微信客户端,https://mp.weixin. qq.com/s/LdOAWlRdhyVwgOztlt_Ipw,2018-07-03.
[7] 王研.辽宁日报主题策划撬动地区发展的文化杠杆[J].记者摇篮,2019(01):3,5.
[8] 邵鹏.媒介记忆理论——人类一切记忆研究的核心与纽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6.
[9] 高智勇.抗美援朝,辽宁人的牺牲与贡献![EB/ OL].辽宁日报微信客户端,https://mp.weixin.qq.com/ s/mD2BO0_MAFD5mWb4Yd2RkA,2020-09-15.
[10] 吴飞.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05):64.
[11] 辽报君,请为辽宁人骄傲[EB/OL].辽宁日报微信客户端,https://mp.weixin.qq.com/s/0K0KMEXgN-J_FpCfnkFukA,2019-03-28.
作者简介:国玉霞(1975—),女,辽宁大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播、影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