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精彩

2021-09-10 19:02班玛木初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作业

班玛木初

摘要:实际生活和教学息息相关。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和数学有关的知识,且这些数学知识大多数是人们在初中学到的。由此可见,初中数学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生活中的知识和实际案例融合到教学中,必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讨论了如何将生活因素融合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028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语言。当学生进入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也要转变。初中的知识体系相较于小学更为复杂,比如,初中数学内容增多,题目难度加大,对教学水平要求较高。出于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将初中数学与生活相联系,一方面有助于实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针对生活化教学,结合教学实践,可以提供以下几条经验供人参考。

一、营造相关情境,从外部环境潜移默化进行生活化教学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东西都与数学密切相关。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钻研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根据此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并将他们整合在相关教学活动中。在初中教授数学不仅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并且还需要与学生相处的情商。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数学教育需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和“做最实用的数学教学。”

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准备好相关教学用具,并且提前提醒学生带好直尺和三角板。上课期间,教师给学生播放国内外著名建筑的图片,逐渐吸引学生的兴趣,由此引入立体图形这一概念。通过播放埃及金字塔、法国凯旋门、中国长城与天坛,引入圆锥、长方体、圆柱以及不规则体的概念。教师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立体图形,比如地球仪的球体,文具盒的长方体。学生逐渐发现,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是这些规则的立体图形组成,生活化教学的目的达到,为深入学习立体图形做了准备。

今天,大多数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已达成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的共识,并运用在教学内容中。通过寻求周边环境中的物体,教师可以创建一个现实的生活化教育环境。其目的是激发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教师的引导锻炼发散思维能力。

二、开展数学实验,从生活中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实验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种行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但是,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数学实验时经常会受到教学条件不够等因素的困扰。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很长时间,则缺乏发散思维的学生将无法增加对课堂的兴趣。显然,这明显会对学生水平的提升造成阻碍。因此,教师需要将生活内容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以便学生能够以最自然的方式参与。

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实际应用》一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笔、尺和课本等资源,发挥自然界的有利条件,偿试测量教学楼的高度或一棵杉树的高度,目的让学生能将抽像的数学知识向生活实际转化。首先,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准备相应的工具,紧接着指导学生分成小组,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时间及适当位置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整理成表格,再计算出实际物体的高度,鼓励已经完成的小组帮助其他未完成的小组;最后将每个小组的方法进行小结和归纳。对完成得较好的小组及方法非常有创意的小组给予奖励。

初中数学的实验课主要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以及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初中数学知识的传授需要从已有经验出发开展生活化的社会实践,缩短普通学生与数学之间的心理距离,减少学生对于数学的恐惧感和厌恶感,使得初中数学更加生活化。

三、科学布置作业,使作业形式更加多样化

作业是巩固知识体系的必经之路。从能力考察体系角度来看,作业的布置形式不只局限于书面作业,更应该融入生活化的作业。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开展一些课外社会实践。知识是不断演进的,作业形式也应该不断更迭,才可适应快节奏社会。

在学习《经济类应用问题》时,教师需要提前给学生布置一些社会调查的任务,比如说时令水果和返季节水果售价是多少,批发价是多少,一天能够卖多少斤。提前将售价、进价、利润的概念引入。紧接着将学生自愿分为小组,让每个学生分工,选定一种水果,比如说苹果,一个学生调查市面上苹果的售价,另一个学生调查进价,剩下的调查斤数。同时又让学生思考,如果售价提高,斤数是否会减少,利润是多少。最终整理汇总调查成果,进行小组汇报,展示成果,把经济问题与数学相结合。

布置课外实践类作业,一方面是尽量将初中数学知识生活化,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意识。生活化作业的目的是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佳,让学生时时刻刻与数学接触,明白数学的常用性与普遍性,最终不仅是提高学生的书面成绩,更重视学生其它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和课程标准相符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简而言之,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无时不在。初中数学的教授一方面以中考为导向,另一方面是对学生世界观的初步构造。数学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并最终在日后改造世界。实现生活化数学是教育领域的一大目标导向。将成绩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加以考量,使学生认识数学,爱上数学,并且最终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相统一。

参考文献

[1]唐琦.挖掘生活素材,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例谈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J].科学中国人,2015(27).

[2]全紅.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

壤塘县南木达中小学校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化作业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快来写作业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