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194
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还不成熟和完善,而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最为活跃,但是对于是非的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确保小学生树立良好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思辨话题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比较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针对思辨话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思辨兴趣
情境创设是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创设不仅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情境让学生更深入的对道德观念和法治理念产生理解和认同。情境创设是符合当下小学生学习意愿、学习环境的教学方式,其灵活性和多样性的教学特点可以促使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辨析能力的有效增强。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如当前日本想要往太平洋中排放核污水,这种行为是否安全?对于日本的这种行为学生们是支持还是反对?当学生充分发达自己的意见时,通过两种不同的意见可以让学生进行两个小组的分组,再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组织一场思辨活动,通过让两方学生充分的阐述各自的关点来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思辨话题进行情境创设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思辨的兴趣和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二、深度挖掘,增强学生核心素养
在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要加强学生的道德观念以及法津意识的培养,同时还是以增强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和基础的。而想要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则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对思辨话题进行深度的挖掘,以更深层次的含义和道理来激起学生探究思辨性话题的欲望和兴趣。当学生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有效的运用到思辨性话题中时,既可以通过激烈的辩论促使学生的政治素养得到极大提升。例如,虽然我国近些年一直在大力发展国货、改革国货,但是当前国货质量与日本、韩国相比,还是有很多国民比较认可日本和韩国的产品,所以也就出现了前些年国民疯狂去日韩带货的风潮。随着我国国民成为日本最大的消费主力军后,有些人则认为我国与日本存在国恨家仇,所以不应该去日本购买产品,我们应该坚决的抵制日货。那么,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我们到底应不应该购买日货?我们到底需不需要抵制日货?小学生的思维是很直观的,在没有了解我国的建国历史时,可能对于是否购买日货以及是否需要抵制日货的概念并不清晰,但是当教师向学生讲解了我国的建国史以后,学生在带有民族情绪的情况下可以主观意识更倾向于不购买、坚决抵制。但是这种情绪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理智的,所以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更客观、理智的来看待这件事情。其实这一思辨话题涉及到了很客观的政治因素,而正是这一点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虽然爱国意识固然重要但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则要求学生必须客观的按照法律為基础的进行。
三、激烈思辨,提升学生责任担当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思辨性话题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针对话题进行激烈的辩论,不仅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同时还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形成自我意识的良好习惯。例如,对于国民去日韩疯狂购物的表现我们应该怎么看这个话题,教师通过这个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激烈辩论,有的学生认为经济和政治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应当尊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选择商品的权力,但也有学生认为从日本侵略我们国家开始,到近现代日本一直帮助欧美国家打压我国,严重的阻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所以我们也应该坚决的抵制日本,不应该购买日本的产品。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应当给予积极的点评和尊重,但是教师还是应当引导学生以科学、正确的观念来看待这件事,经济与政治是分开的,我们不能阻国民选择更好的商品的权力,只能鼓励发展国货促使国货自立自强,只有产品好了消费者还会选择国货,而不是一味的让我们的爱国情怀为那些质量不合格的国货来买货。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学生也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担当能力。
总结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理性思维、法治意识、道德观念以及政治认同,从而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价以及价值观,促进小学生培养分析、推断、判定以及思辨的能力。而思辨话题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有效开展,既迎合了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特性,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从而促使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进而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和顺利完成,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