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安琪
摘要彼得·斯莱德说过:“凡是有儿童游戏的地方,就有戏剧。”儿童从2岁半时就开始与他人一起玩假装游戏,此后的几年里这种游戏迅速增多。模仿是儿童从儿童时期即已具备的天性,他们天生喜爱假装、模仿、幻想、编故事,基于自己的经验,以自己的生活为源泉,通过游戏与扮演来学习所有的事物,表现自己的生活,特别是有关人类行为以及世界的运作方式。①因此,童话剧表演就成了幼儿最喜欢也最合适的一种学习方式。
关键字:儿童;童话剧;真实;发展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299
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天性的活动,是幼儿完全自主自发全身体投入的活动。②童话剧是儿童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它结合了童话与游戏的特点,让幼儿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来再现儿童文学作品,是综合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和表演等一系列的艺术手段来表现的。童话剧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幼儿在学习表演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幼儿能够认识物体的本质、特点和关系,获得初步的自然知识;还可以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关系的理解,逐步了解、掌握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物关系的行为准则。童话剧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
我们幼儿园自08年起一直通过童话剧这一活动载体,在合作表演童话剧中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同时我们还充分挖掘剧本的元素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故事价值元素,为幼儿表现创作自己的剧本、做道具、当导演以及上台表演,鼓励幼儿为了剧场演出这一目的进行设计、对话、表演等一系列的创造工作。③可以说,童话剧表演是各种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的整合,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全部浸润在童话表演活动中,是一个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好载体。
一、聚焦:随机偶发事件
在儿童的生活、游戏、学习以及一些日常活动中,孩子们会因为某个共同的兴趣或好玩的事件,进行讨论乃至在表演区进行表演。于是,我便想,可以以此为契机,站在儿童的立场,选取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以及经验发展,形成童话剧班本课程,让儿童成为童话剧的“主语”、“主体”,获得真实快乐的发展。
我们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
“傅老师,我有个新的故事想讲给小朋友们听,可以吗?”吴炎东蹦蹦跳跳地走到我面前问。我说:“当然可以咯,但是你也要去问问小朋友的意见!”于是,吴炎东站在前面大声的询问:“小朋友们,你们想听我讲故事吗?”小朋友们正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听他一喊,立马安静下来,说:“我想听,我想听。”于是,吴炎东就给小朋友们讲起了这个故事——《狐狸送枕头》。
听完这个故事,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支新茵面带同情地说:“傅老师,我觉得小鸡好可怜啊,都快被吃光了!”
“我最不喜欢熊和狼,他们不帮助别人!”成成恨恨地说,说着还跺跺脚。
“我不喜欢狐狸,他最坏!总是偷鸡吃。”皓皓愤愤不平得说。
“我觉得狗大哥最好,因为他帮助别人。”范昕妤说。
短短的一则故事引来了幼儿七嘴八舌的议论。在表演区中,孩子们对这个故事仍比较热衷,讨论着谁来扮演里面的角色与对话......孩子们对《狐狸送枕头》这个故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创作愿望,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童话教育的契机。
二、判断:故事价值所在
(一)文学价值
《狐狸送枕头》在艺术表现上较多地继承了民间故事艺术上的一些特殊手段和表现方法。该故事情节以单线发展,即“狐狸偷鸡——小鸡寻求帮助——送枕头——帮/不帮”的形式展开,不蔓不枝,脉络清晰,但主线发展又并非呈直线状,而是起伏变化,峰回路转且趣味性强。例如:故事中小鸡们将自己的遭遇告诉熊大哥、狼大哥时,熊大哥和狼大哥都表现出了对狐狸做法的不满与憎恶,而小鸡们也以为熊大哥和狼大哥会帮助他们,正当它们满心欢喜之时,狡猾的狐狸分别送了它们一个枕头,导致剧情反转,熊大哥与狼大哥改变说辞,不再为小鸡们主持公道等等。若当同伴间出现不公平现象的时候,是相互争论不休还是寻求他人的帮助呢?当个别幼儿欺负别人,不遵守规律,乱拿他人东西的时候,幼儿该如何面对呢?通过《狐狸送枕头》的故事便可以让幼儿明白:主动帮助别人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增强幼儿保护弱小的意识。这既具有故事结构上的单纯性,又有丰富的情节和细节,是一个具有童话教育价值的故事,也非常适合中班幼儿去表演。
(二)发展价值
在《狐狸送枕头》班本童话主题行进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复述故事、练习对话等一系列语言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语言内容,增强他们的理解与表达能力。通过与同伴合作设计剧本,完成故事到剧本的转换等活动也在发展其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景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我喜欢的小动物”、“小鸡晒太阳”、“小星星”、“狡猾的狐狸”、“我来制作”、“我想演......”等活动中,让孩子们说一说、画一画、跳一跳,通过共同讨论,创编各角色语言、动作、神态塑造角色以及制作道具、竞选角色、大胆表演,在丰富幼儿知识点的同时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为幼儿多方面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无形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执行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自主:改变故事教育策略
通过挖掘和分析《狐狸送枕头》故事的价值所在,“狐狸送枕头”这个故事能给孩子们带来创造的无限性,能增强面对邪恶的正義感和帮助弱小的责任感。由此“狐狸送枕头”班本童话主题活动应运而生。我和搭班周老师就《狐狸送枕头》这个故事,查看资料,进行课程前审议,并请年段长一起进行班本课程的研究,为幼儿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个性化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并希望收获一些经验。
活动中,教师和幼儿通过对故事内容的解析,了解故事中不同动物的性格特征,尝试根据图片进行讲述;制作狐狸送枕头故事剧本,创编与设计幼儿自己的狐狸送枕头童话剧道具、舞台背景、音乐、舞蹈动作等;制作邀请函、宣传童话海报并最后通过童话剧表演的形式公开演出......教师和幼儿一起走进狐狸送枕头正义的审判现场,共同演绎为弱小主持公道的正义故事。
(一)我的剧本我做主
通过几年的实践经验,我发现在文学欣赏中,儿童想象的丰富、对形象的感知以及对情节故事的创作是成人不可比拟的,他们往往会通过自己最直观的感受和想法表现在欣赏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展现故事中有趣、深刻的情节,这是儿童最真的行为,也是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天然优势。
在活动中,我惊喜地发现,虽然我们小朋友才中班上学期,但幼儿的创作能力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在设计狐狸出场时说的一段话,我是这样提问的:“狐狸发现小鸡睡着了,它要来偷鸡吃,它会说什么呢?”
“我是一只狐狸,今天晚上我肚子饿了,我要来偷鸡。”王梓瑜一边说一边摸摸自己的肚子。(王梓瑜知道用第一人称来表述,并会用直观动作表示肚子饿的状态,我及时肯定并表扬了他。)
果果说:“哈哈!我是一只狐狸,我的肚子饿的咕咕叫,这里有一群小鸡,让我来填饱肚子吧!”(果果说的更加完整和传神,我们当即给予他热烈的掌声。)
在他们的带领下,幼儿们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轻松而欢快。很快,孩子们设计了第一幕其他小动物的台词,也正是因为这些台词是幼儿自己设计的,所以他们掌握起来十分容易。
孩子们还尝试自己的语言——绘画的方式,自发组织队友,讨论故事角色、情节发展,并将故事分成多幕将故事《狐狸送枕头》分幕转化成图夹文剧本;通过亲子共编的方式,家长们和幼儿一起商讨自己的小剧本,帮助幼儿借助自创的图夹文剧本,熟悉不同幕的角色台词对话和情节,初步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表现剧本中的角色对话,并将幼儿与家长共同创作的剧本,展示布置在“我设计的剧本”主题墙中和表演区中。
(二)我的环境我创设
在童话剧“狐狸送枕头”班本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对幼儿提出的兴趣点进行了分析和谈论,并通过各种途径梳理出了区域环境创设、主题环境创设、表演环境创设等相结合的主题坏境形式。
1.区域环境创设
在表演过程中,孩子们纷纷提出需要表演道具和服装,于是给家长们发送求助信息,家长们踊跃提供了在生活中可操作制作的材料和工具。例如纸板、KT板、PVC管、各种颜色的布、家中不需要的头套等。在阅读区,投放孩子们自己创作的“狐狸送枕头”的书,故事中相关动物图书以及学会保护自己的书籍,孩子们通过阅读,能用连贯的语言向其他幼儿描述图书内容;同时投放白纸、记号笔、彩色笔等,提供幼儿想象的空间,创编故事与对话,制作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书。在表演区,幼儿自主选择表演内容,自主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活动,表演过程中自行讨论剧情以及对话内容,并会主动向美工区进行订单投放,各个区域互动、联动。在美工区,由于表演道具制作的需要,孩子们纷纷提出需要提供纸筒、光盘、纸箱、彩色纸、剪刀、双面胶、记号笔、水彩笔、蜡笔、颜料等。在合作区域,需要运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各种动物头饰、披风、挂牌等。
2.主题环境创设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孩子们一同设计了故事线索图,帮助幼儿布置主题墙“狐狸送枕头”,建构主题框架,预留出空白;展示幼儿表征的剧本,布置“我设计的剧本”主题墙;引导幼儿学习制作图谱,将故事进行分幕表演和表征并将幼儿创作、绘制的剧本以及幼儿表演的照片布置在表演区中;将童话剧的完整剧本布置在主题墙上,并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参与表演制作童话剧《狐狸送枕头》,将幼儿制作好的邀请函布置在主题墙上,将幼儿表演童话剧的照片布置在大海报上,展示在班级门口。
3.表演情景创设
在日常活动中,幼儿自主到表演区进行表演,幼儿根据自己的角色讨论如何上下场,并熟悉各个角色的候场位置以及队形的变化并轮流变换角色,积累舞台表演的经验;利用海绵垫铺设大舞台,将已完成的自制舞台道具,例如:树木、花草等自行组合摆放,创设舞台背景;用绘画的方式填写今日剧目、剧情、表演者等,教师与幼儿邀请其他班的幼儿前来观看并不断丰富表演经验。
(三)我的剧本我表演
美国文学理论家乔治·普莱认为在幼儿接触文学作品的时候, 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将现实生活和艺术世界区分开来, 甚至时常将艺术中描写的人物、事件当作真实的现实来感知。心理学研究也证明, 特殊的情感发展特征导致3~6岁的幼儿很容易混淆虚构梦幻的童话世界和现实中的世界。④孩子们对于主角的代入感较强,往往能与主角产生相同的情感共鸣。
童话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的,他们的性格通常也是十分单一化的,这样使得儿童在接触童话的时候,很容易对其中某个人物喜欢或者是讨厌,也很容易把自己幻想成童话故事的男女主人公。
在区域自由表演的环节中,幼儿根据《狐狸送枕头》故事中角色的安排,剧本的情节发展,自选角色,但迟迟没有开始表演,原来他们在角色分配上发生了争执。有好几个小朋友一直在争夺小鸡的头饰,“狼”和“熊”则没有人愿意扮演。我问:“你们怎么还没有开始呢?”范昕妤说:“他们几个都想演小鸡,没人愿意演狐狸、狼和熊。”“那怎么办呢?你们再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开始表演呢?”可当区域结束了,他们都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于是,在评价环节,我们开展了“谁是最美的”的表演辩论赛。角色的美与丑,都是故事中必须有的,这样才能互相衬托出角色的形象。如果没有狐狸的狡猾,就衬托不出其他动物的善良和淳朴。并且很多著名的演员都是演了反面角色而大获成功的。无论你是正面还是反面角色,只要你演的像,就是最大的成功,這就是表演。
孩子们都有些心动了,悄悄议论着。后来,王梓瑜小朋友慢慢地举起了手说:“傅老师,那要不我来试试吧!”
通过比较、判断的方式,让孩子们扮演其中故事中的角色,让儿童的全身器官( 眼、耳、口、手、脚) 都参与到表演中去, 穿插跳、唱、说等多种形式。激起孩子的兴趣, 在表演中情绪高涨, 气氛热烈, 情感得到了真实流露, 并通过在平时的扮演中肯定、鼓励、赞扬幼儿在表演中肢体、神态、语气等,同时在教师教学的潜移默化中告诉孩子这不是你自己的样子,你是在模仿、表演,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以及他人的评价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在表演中获得成功感。
(四)我的表演我进步
本次班本剧《狐狸送枕头》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故事出发,以幼儿为主体,自主进行童话主题活动,给予幼儿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随着童话剧活动的开展,他们收获颇多,获得了更大的进步。
通过活动,孩子们对于童话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童话故事中学习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也知道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从而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在活动中,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自制道具、邀请函、海报等,使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创编对话、台词、舞蹈动作等,在教师提供的开放情境之下用表演的形式释放情绪情感,重整认识经验,升华并完善自我,在认知迁移中拓展孩子们的思维,在想象创造中提高孩子们的能力。通过本次童话剧展演,丰富了孩子的幼儿园生活,让孩子们了解童话,走近童话,培养孩子们从童话中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我們的爸爸妈妈们,也将我们的班本童话表演看在眼里,通过本次童话剧活动中,他们发现了自己孩子在唱、跳、画、演中的变化和进步,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巨大潜能。希望我们能继续这样有意义的活动,给予幼儿展示自我的平台,帮助发现孩子们更多的闪光点,让他们进步、成长,体会成功与欢乐,成为每个父母心中独一无二的好孩子。
四、反思:班本童话实施启示
我们从曾经的教师带领幼儿排演一部剧,到现在以班本主题活动的形式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从孩子的被动接受,到幼儿自发与家长一起共同体验。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中班幼儿是角色对话、表演与创造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通过童话班本剧的剧本情节的创编,情景的创设,小舞台的表演等,孩子们对童话故事的兴趣显著增强,且语言水平也大大地提高,他们的词汇开始丰富,喜欢与家人及同伴交谈,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追随孩子的兴趣特点。孩子们通过自己选择剧本,选择主题、自行分工、自己组织表演、扮演角色等,学习、表演、创造故事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发,游戏情节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多元,还出现了以物代物等替代想象行为;他们还喜欢和同伴一起表演,与同伴交往能力增强,学会了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还获得领导同伴和服从同伴的经验。
——教育理念的践行落地。回望中我也看到了自身捕捉教育契机、生成策划活动方面的提升和进步,作为教师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和发现儿童,追随儿童的脚步,引领儿童用眼睛去审视世界,用耳朵去聆听幼儿自己的声音,才是基于儿童立场的真教育。通过班本童话剧的开展,现在,我们更加喜欢倾听孩子的心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诱发真正的、有效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创造性的童话剧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小媛.《幼儿园童话剧主题课程——基于儿童经验的班本课程(中班)》[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范淑英.让幼儿戏剧回归孩子——对幼儿戏剧教学的研讨(新教师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2,(15).
[4]科研论文.幼儿园童话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策略.[J].豆丁网.